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8.2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耶稣会 的原始碼
←
耶稣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耶稣会.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耶稣会</big>[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90304/20190304015218-1103261321_jpeg_600_546_76391.jpg 原图链接][https://wenwen.sogou.com/z/q890195264.htm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耶稣会'''([[拉丁语]]:Societas Iesu,简写为S.J.或S.I.)是天主教会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纳爵·罗耀拉与方济·沙勿略、伯铎·法伯尔等人共同于[[巴黎]]成立,重视神学教育、对[[教会]]的忠诚度以及向青年传教,发愿守贞、神贫,并要求会士对修会及圣座的命令绝对服从。 耶稣会除了协助祈祷、从事社工[[慈善]],拯救贫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兴学,他们首先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高中]],是现今世界最大的办学团体之一;培养出的[[学生]]除神职人员以外,也大多活跃于西方政界与[[知识分子]]阶级,著名者有[[笛卡儿]]等。现任教宗方济各即为耶稣会会士,为首位耶稣会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稣会大约有两万名会士,在超过112个国家活动,加入耶稣会比加入其它修会困难,要受到更长时间的考验。申请入会者可选择成为神父或终身修士,但两者的培育过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学]]学位,而且还要有另一项科目的大学学士毕业文凭。耶稣会特有的灵修方式称为“神操”,是罗耀拉所创。由于耶稣会重视[[教育]][[事业]],许多耶稣会会士拥有[[博士学位]]、甚至在大学执教 <ref>[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Jesuits.htm 耶稣会会士 (The Jesuits) ],陶理博士 《基督教二千年史》</ref>。 耶稣会格言是“愈显主荣”(拉丁语: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会徽下方是纪念基督[[信仰]]中钉死[[耶稣]]的三根钉子,上方的IHS则是耶稣希腊文写法(ΙΗΣΟΥΣ)的前三个字母(Σ的写法往后演变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稣是人类救主”之义(拉丁语: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与其他历史较久的修会不同,耶稣会无会衣,一般只在会士姓名后面加上“SJ”的后缀,以表明其身份。 ==历史== ===修会的成立=== 16世纪后,随着[[宗教改革]]的浪潮,[[天主教]]受到基督新教的冲击非常大,天主教内产生了一股维新改革的思想,耶稣会的成立即是这股维新势力的一部分。耶稣会是由[[西班牙]]巴斯克贵族依纳爵·罗耀拉(1491年-1556年)创建的。罗耀拉在潘普洛纳与法军战斗的战斗中负伤,在养伤中他阅读了各种宗教的小册子,从而引起了信仰危机。他决心改变过去那种寻欢作乐和惹事生非的生活,献身于为上帝服务中。 1534年,依纳爵·罗耀拉与其他6名[[巴黎大学]]的学生,在巴黎郊外圣但尼小教堂的地下室成立了耶稣会。宗旨即是由内部改革[[罗马教会]],同时希望能以此获得更靠近耶稣的地位。由于罗耀拉军事背景的关系,他规定修会的成员必须对教廷与修会绝对服从。 1540年,教宗保禄三世认可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个正式修会。此后,这个修会发展很快,不久就在多个国家活动。但在1759年,[[葡萄牙]]驱逐耶稣会,1762年,法国国会取缔耶稣会,1767年西班牙驱逐耶稣会,三国君主呼吁教宗取缔耶稣会,被教宗克莱孟十三世抵制。1772年,下一任教宗克莱孟十四世宣布取缔耶稣会。1814年,教宗庇护七世又予恢复 <ref>[https://www.amdgchinese.org/aboutus/china-impression/ 中國印象 ],耶穌會中華省</ref>。 ===教育=== 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对耶稣会士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体现在其系统教育与[[学习]]计划中。 耶稣会为使其成员能有效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特别注意耶稣会士的教育。此培训往往长达15年之久,学习各种[[语言]]、[[文学]]、[[哲学]]、神学、[[法学]]、[[医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在两年的见习期(noviceship)即初学阶段,入会人员要过着一种严格的耶稣会士生活,即祷告、团体生活、修有关[[历史]]、会宪、发愿等方面的使徒体验课,还有要做30日的神操课。 入会的初学生(novices)在结束了两年的初学培育,他们要公开发贞洁、神贫、听命三愿。发愿之后他就成为一个耶稣会世俗助手(lay brothers)或进入研究学者(formed scholastics)阶段,花3-5年研究文学和哲学,同时不断进行简单的发誓。此后,研究学者还要在特定的教廷职务上工作2-3年,通常是在[[中学]]任教。 这以后进入为期4年的神学研究阶段,接着是严格的考试;考试通过者可成为耶稣会正式会员。若要成为耶稣会[[神父]],还需有资格特别发第四愿:效忠教宗。 ==参考文献== [[Category:247 教會;社會神學]]
返回「
耶稣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