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0.253.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耆那教 的原始碼
←
耆那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耆那教</big>''' |- |<center><img src= https://imgs0.zupu.cn/zupuls/p74/1dc7ddb3-a5c8-465e-8561-87b5cab6425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zupu.cn/lishi/20191014/205481.html 来自族谱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7CEEB"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耆那教 '''外文名:'''Jainism '''起 源:'''古印度 '''创立时间:'''约公元前8世纪 |} 耆那教(qí nà jiào ),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ref>[https://www.zupu.cn/lishi/20191014/205481.html 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族谱网 </ref> ==开端== 耆那教(英语Jainism;汉语拼音qí nà jiào),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 该教有独立的信仰和哲学。相传该教有24祖之说,其中多数无可考证,至第23祖[[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至第24祖[[筏驮摩那]]时(Vardhamana ,前599年—前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佛]]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舍婆]],但无可考证。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又译白史婆)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后者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家庭,属[[刹帝利]]种姓,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佛教称他为[[尼乾陀•若提子]](意译离系亲子);耆那教徒称他为[[大雄]](Vardhamana Mahavira。?-前475年)。 ==发展历史==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约公元前8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a)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 大雄于公元前599年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 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公元前568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啥]]。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 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耆那教在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其领导人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称郎迦派运动,此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后来于1652年又出现了以[[罗瓦吉]](Lavaji)为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Sthanakavasi),继续从事宗教改革。与此同时,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改革运动,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筑富丽堂皇的寺庙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张。其主张遭到以[[特罗般提派]](Terapanthi)的强烈反对,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他们成了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著名的[[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三个财团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在印度约有教徒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七谛说== 耆那教提出[[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六个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姓、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教义== 在早期耆那教中,第23始祖白史婆最早提出耆那教的教义,即不敬神,反对种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不歧视妇女等。 在筏驮摩那(即大雄)在时,其进一步完善了耆那教的教义,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非婆罗门教所说的神创论。世界同时在时空上也是无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变化。一切物质都包含两种因子,即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说,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随意的,无原因的,由自我决定的。善恶轮回,反对杀生献祭。 此外,耆那教也有“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还有“五戒”,即不伤生、不诳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财。耆那教教徒主张苦修,通过苦修来达到精神上的永久解脱。 由于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因而得到了一些王公贵族和平民的支持,但是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耆那教徒不事农业和其他行业,因此商业成了耆那教徒的选择。 ==视频== <center> ===耆那教曼荼罗=== {{#iDisplay: h051331e423 |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 270 其他宗教]]
返回「
耆那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