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6.1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老子·小国寡民 李耳 的原始碼
←
老子·小国寡民 李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老子·小国寡民'''<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e227c8b807074edfb61ead88d01669ba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老子·小国寡民'''这篇文章节选自《道德经》,此文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蓝图,体现出道家追求自然、简朴、和谐与自我满足的哲学思想。文中的理想社会模型,体现了老子对于减少欲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在和谐与满足的哲学追求;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理想社会形态的一种向往与构想。 == 原文 == 李耳〔先秦〕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译文 == 要使国家的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珍惜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列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认为(他们)吃得香甜,服装漂亮,住的舒适,满意(他们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 简析 == 这篇文章节选自《道德经》,此文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蓝图,体现出道家追求自然、简朴、和谐与自我满足的哲学思想。文中的理想社会模型,体现了老子对于减少欲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在和谐与满足的哲学追求;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理想社会形态的一种向往与构想。 == 李耳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ref>[ 老子·小国寡民]</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老子·小国寡民 李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