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36.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老城有巷(许学琪) 的原始碼
←
老城有巷(许学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老城有巷'''<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79530/pexels-photo-137953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老城有巷》'''是[[中国]]当代作家许学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老城有巷=== 榆林老城有九十九条巷子。外地朋友来榆林,总要陪着在大街上走一走,看六楼骑街,观民俗展览,青街灰瓦,杏旗招展,门店林立,人流熙攘。 “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闻”。城北雄踞镇北台,城南耸立凌霄塔。大街位于东山脚下,南北通达。从南至北依次是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六座城(牌)楼跨街,六楼面南据北,彩梁画栋。风雨沧桑,韵味凝重,规制宏伟,盛极一时,为全城中心。雨水从城东山上流下,经暗渠和各条巷子向西注入榆溪河。沿街东西两边,商贾富户,起楼造房,砌墙成院,院间成巷,巷巷通达,遂成民居奇观。 每一座老城都由数不清的楼房瓦肆组成,由无数的巷道牵连,了解知晓楼房和巷道的历史渊源,就能摸到城市清晰的[[肋骨]]。榆林老城有哪些有名的巷子呢? 钟楼巷,又名宽巷。钟楼东西有上下二巷,东高西低。为全市中心之中心。 新楼巷(星明楼)新民楼处,巷子西口曾有榆阳书院。 八狮巷,延绥镇城守备署所在地,上下辕门各镌石狮四个,故名。 李学士巷,出过一个李姓学士的,才华出众,远近闻名。 曹辣肉巷,有曹姓卖辣肉烹调技术一流,在此居住。 贾盘石巷,贾姓石匠,擅长凿碾碫磨。 绣鸡巷,此巷里曾经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婆姨,能描会绣,以丝绣的[[锦鸡]]最为出名,故而得名绣鸡巷 常官巷,常姓官员居住于此,廉政爱民,人皆敬之。 芝圃巷,原为花圃,植芝育兰。 水圪坨巷,东山洪水历年冲刷,地面凹凸不平,常有积水,行走困难。 苇则巷,地势较低,积水成洼,芦苇杂生。 解放巷,明代榆林卫守备衙门所在地。清雍正8年(1730年),改设榆林县,称县官巷。1949年6月1日为庆祝榆林解放,更名解放巷。 吕二师巷,吕姓兄弟二人皆为学师。毛泽东主席题有“榆林吕二师下巷”牌匾一块,仍存。 凯歌楼巷。凯歌楼雄据当街。下上有巷。 磁器巷原有磁器店一处。 豆腐巷,普惠泉水做成的[[豆腐]]白嫩细腻,集中了一批豆腐作坊。 挂面市巷,郭姓做挂面师傅所做挂面非常闻名。 马店巷,成化年间后期曾有骡马大店。 肉市巷,东段临街有卖肉市场。 大碾房巷,此巷有过最大的碾米房而得名。 定慧寺巷,原有定慧寺,原榆林二院为该寺旧址。 大有当巷,原有大有当铺,“南北当铺当东西”。 客人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不是[[北京]]的风物风俗吗?是的,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称。明清时期,有不少京官来榆林做官履职,镇守边塞,他们依京城民居格局,建起四合院来,成为建筑风尚的引领。城中富家大户争相模仿,大量的四合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这片[[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蔓延生长。院落之间成为过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砖铺石砌,多直少弯,各具特色,京味十足。 里弄巷道,无数的雪落下,雨打去,风吹来,鸟飞过,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迎来东山朝日,逝者的挽歌却不曾留住西去的流云。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横的街,纵的巷,勾连老城繁华,蒸腾市井氤氲,人们在巷子行走,巷子在风雨里隐忍。家长里短,爱恨情仇,战争厮杀,一一陷于冰冷的墙体这中,不着痕迹,无处找寻。 榆林民俗博物馆,凭了[[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参观。不逢节假日,博物馆里游人稀稀落落,小院显得很是幽寂。这是一处官宦人家的老宅,位于大街西边。进得院来,正北是三间正房,当中客厅,有榆林民俗婚嫁模型,栩栩如生。东西各有卧室,因北地苦寒,都盘了土炕。取暖用的是地暖,干净卫生。炕桌、木柜古朴可爱。最妙的是两间卧室靠窗部分凸出类似阳台,三面临窗,明亮异常。冬日黄昏,[[夕阳]]斜斜入室,一房明黄而倍感温馨。南边三间倒座的瓦房旧时为小辈主人居住,现在改作展览室,陈列了一些民俗物件,帐簙算盘,斗合称戥,瓮罐坛碗以及各类生产器具。东西偏房,旧时为下人住所,狭小逼窄,也盘了土炕。 老城不老。这里的瓦肆民居,巷道街衢,演绎无数了风云,见惯了经年烟尘,在历史的深处向你我走来,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深情款款,不着一言。<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许学琪,男, [[陕西]]绥德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老城有巷(许学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