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215.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罗隐 的原始碼
←
罗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罗隐 | 外文名 = Yin Luo | 图像 = | 图像 = [[File:T01a0dbf5e6daf89736.png|缩略图|center|[http://i1.qhimg.com/dr/200__/t01a0dbf5e6daf89736.png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9f3cd350102vjgg.html 来自新浪网]]] | 图像说明 = 罗隐|center | 出生日期 = 公元833 | 出生地点 = 中国杭州新城 | 逝世日期 = 公元909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诗人 | 知名作品 = 《谗书》<br> 《太平两同书》<br> 《说天鸡》 <br>《甲乙集》<ref>[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3212i/ 《甲乙集》 ]国学大师</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 '''<big>罗隐</big>''',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p> <p style="text-indent:2em;">[[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399747376796610&wfr=spider&for=pcl 九华山 ]百家号</ref>,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p> == 个人作品 == '''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雪》</p> <p style="text-indent:2em;">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p> [[File:U=3414125864,1691173590&fm=26&gp=0.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p> <p style="text-indent:2em;">《雪》 <p style="text-indent:2em;">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p> <p style="text-indent:2em;">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p> <p style="text-indent:2em;">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p> <p style="text-indent:2em;">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p> <p style="text-indent:2em;">《蜂》 <p style="text-indent:2em;">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p> [[File:123456.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p> <p style="text-indent:2em;">《鹦鹉》 <p style="text-indent:2em;">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p> [[File:U=1863490152,3633334956&fm=26&gp=02345.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p> <p style="text-indent:2em;">《西施》 <p style="text-indent:2em;">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p> [[File:U=2270963493,1603138356&fm=26&gp=0345678.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p> <p style="text-indent:2em;">《自遣》 <p style="text-indent:2em;">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p> <p style="text-indent:2em;">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p> '''散文''' <p style="text-indent:2em;">《英雄之言》</p> <p style="text-indent:2em;">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p> <p style="text-indent:2em;">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p> <p style="text-indent:2em;">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p> <p style="text-indent:2em;">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p> == 趣事 == '''酸死了'''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个财主得了一个孙子还不满足,他想再要几个,以图“儿孙满堂”。为孩子办“对岁酒”的时候,财主想讨罗隐讲一句“孙多”的应验话,就三邀四请他来赴宴。这一天,财主家宾客盈门,大摆筵席。财主特地叫厨师给罗隐办一席,做了满桌的“酸菜”。什么甜酸鲤鱼、甜酸排骨、卤酸扣肉等,真是五花八门,样样关酸。财主亲自陪罗隐入席。菜上来了,财主说:“小孙周岁,承蒙各位光临,特备水酒一杯,不成敬意。请!”众宾客举杯动筷,狼吞虎咽。老财主频频劝酒,满面春风,可是罗隐却酒肉不尝。财主问:“罗相公,这几道菜难道不合你的口味?”罗隐笑而不答,财主夹了一块甜酸鲤鱼送到他面前,罗隐不便推辞,夹起来就咬了一口,就皱眉喷鼻,嘴巴吸得啧喷地响。财主忙问: “这味道是不是酸(孙)多?一众宾客还不等罗隐回答,七嘴八舌地就答到:“酸(孙)多!酸多!”财主一听这阿谀奉承的吉利话,直乐得眉开眼笑,又夹一块卤酸扣肉送到罗隐面前,满以为他吃了也说句“酸(孙)多”。谁知罗隐一咬那块卤酸扣肉,叫道:“哎哟!酸死了!”</p> <p style="text-indent:2em;">真怪,宴席还没有散,财主的孙子果真死了。一场庆喜的“对岁酒”,竟变成了晦气的“丧家酒”。</p> '''路铺茶''' <p style="text-indent:2em;">挑担赶圩的人,常在途中的路铺(茶水店)歇息喝茶水。有时候即使喝了没有烧开的茶水,也不致于坏肚子,为什么呢?传说是罗隐的“圣贤嘴’说了这样的话:“路铺茶水不烧开,喝了肚子也不坏。”</p> <p style="text-indent:2em;">一次,罗隐经过一个路铺,当时天气十分炎热:他走进铺内歇息,向店主人讨碗茶水解渴。店主正往灶内添柴加火,说:“茶水还没烧开呢,请等一会儿。”眼看柴草快烧完了,可水还没烧开,急得店主团团转。他东找一些,西挪一点,但始终都没有把茶水烧开。罗隐见店主急得满头大汗,又加上自己渴得很,就说:“别找柴草烧了吧!”店主说:“茶水若不烧开,过往行人喝了,岂不坏肚子?”罗隐再也忍不住口渴,用木勺往锅里舀了一大碗,荡了几下,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店主担心地说:“等一会肚子痛,你可别埋怨我。”罗隐抹了抹嘴,笑着说:“放心,路铺茶水不烧开,喝了肚子也不坏。”</p> <p style="text-indent:2em;">说也奇怪,从此途中的路铺茶水,有时即使没烧开,过往行人喝了,也是不会坏肚子的。有些路铺的店主索性设置一桶生水,免费让过路人喝。</p> == 参考文献 == [[Category:唐朝诗人]]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罗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