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55.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缩衣节食勤耕桑(周振华) 的原始碼
←
缩衣节食勤耕桑(周振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缩衣节食勤耕桑'''<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7626066/pexels-photo-27626066.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缩衣节食勤耕桑》'''是[[中国]]当代作家周振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缩衣节食勤耕桑=== 李绅,这位白居易的交游密友,一生最大的亮点是他的诗歌。其代表作《悯农》诗二首之一的《锄禾》,诗句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从此,也让这个国度的人们对节俭这一概念有了极为理性、生动、感人至深的思考与理解。 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中国来说,公民的修身和节俭是一切事业的前提。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提醒人们要时刻节俭,切勿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一粥一饭汗珠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节俭是美德,更是责任,是一种民族的担当。我国虽地大物博,但资源是缺乏的,中国人何止要在舌尖上需要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什么时候都需要[[努力]]做到勤俭节约,不珍惜和节约资源的民族,是早晚要吃苦头的。 “补丁”,在上世纪那段贫穷的年代,是对勤俭节约的最好诠释。"补丁"是指补在破损的衣服、鞋帽或其他物品上面的以使原物品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补丁的[[选择]],可以是同类物品,更多的是近似物品,只要功能上过得去,可延续物品的使用价值,能将就就将就,能凑合就凑合。实在没有,用些代替物也可以。比如黑衣服上,补块蓝补丁;小姑娘的花袄上,补块素补丁;麻袋破了,补块帆布;笸箩漏了,缝块羊皮都无妨。人穷志不穷,艰苦朴素仍可做大事,建设我们的国家。 早年,我们很少看到穿着不带补丁衣服的人,而现在我也很难找到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人。 记得小时候,每次上山割柴,镰刀刺破了手指,就将衣服上的“补丁”扯下来,包扎伤口。等血止了,摸着衣服上露出的洞在那儿呆呆地纳闷,怎么一切物件全打着“补丁”?也好,要不拿什么包扎伤口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说起来很[[轻松]]的顺口溜,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特征。 有谁知道,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旧军装洗得都发了白,补丁摞补丁,仍不下身儿。这套穿了四、五年的军装,到底有多少补丁呢?警卫员数了数:大大小小,有十六块! 电视剧《毛岸英》的导演刘毅然在接受朱军采访时说,该剧的拍摄真实度很高,相当一部分实景都是在中南海里进行的,他亲眼目睹了主席生前所穿着和使用过的物件,几乎全带着补丁,毛主席的一双皮拖鞋打了多块补丁,老人家的睡衣居然有100多块补丁。这些要不是导演亲口所言,谁相信这样一位领袖竟如此节俭与朴素,但这千真万确。 而曾任毛泽东内务总管的吴连登[[回忆]]:“那时,主席的衣服旧了也好,破了也好,他都要让我们为他反复缝补。毛巾等物品也是一样,到了我管主席家的时候,好多东西就很难补了。没办法,一件物品已经是补丁摞补丁,再拿到外面补,确实让人感到很为难。有时把主席的衣物和洗脸用的旧毛巾什么的,送到总后服装研究所去补,回来后没用多长时间,就又不行了。我们总和洗衣房的工人讲,这些东西一定要人工洗,千万不要用洗衣机。后来工人们就用一个大盆,水里撒上肥皂粉,将要洗的物件泡上一段[[时间]],用手慢慢按,洗好后,从盆里往出拎时不能过猛,拧时劲不能过大,不然拎上来就可能又出现一个大窟窿。对这些不好对付的物件,只得采用特殊的办法,就是用网兜将它们兜起来,把水控去,再打开晾干、缝补、熨平。” 当时人们那种对待节约的态度是真诚的,质朴的,发自内心的,言行高度一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字面上似乎指的是缝补衣服,实际它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衣被也好,鞋帽也好,用具也好,统统都是反反复复地使用,缝缝补补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尽管这样,也挡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针线活儿好的,还[[特别]]讲究补丁布与衣服颜色的匹配,针脚缝得细密而均匀,带着补丁的衣服依然很得体,也很漂亮。如果家里缺少做针线活儿的人,特别是那些“爹当娘”的家庭,就另当别论了。 在那个补丁年代的大背景下,不管人们身上有多少块补丁,都司空见惯。如果猛不丁穿上件新衣裳,倒觉得很不自在。于是,就有人发明在新衣裳上缝几块不规则的“补丁”,然后再穿出去,心里仿佛才舒服、才踏实。 其实,不光是衣服打补丁,身上的其他地方也被补丁包围着,帽子、手套、袜子、鞋子,甚至布腰带都打着补丁。只要还能穿,还能戴,还能使,还能用,就尽量再缝再补。眼下“袜板”几乎见不到了,早年谁家都有几个“袜板”。大人的,孩子的,大脚的,尖脚的。袜子破了一定要补,因为袜子穿在脚下,更没那么多讲究,每双袜子都是补了再补,那时有千层底儿鞋,更不乏千层底儿的袜子。看吧,妇女们坐在街上聚拢聊天,十有八个都抱着袜板补袜子呢。 那时,小孩子们的“屁帘子”通常是“补丁聚会”,补了一层又一层,什么颜色,什么面料,都可以往上摞,这地方更将就,暖和就行,不必用什么好布料。孩子大一点了,特别是上学了,他们身上的补丁,就要相对讲究一些了。比如颜色、面料尽量协调一致,毕竟已经懂事了,知道美了。人们生活起居用的被子、褥子、枕头、毯子、毡子、炕席、凉席、门帘没有一件逃过打补丁的。小孩子们上学背的书包,用的手帕,捎干粮的小布兜,也都打着补丁。回想起那个睁开眼就是补丁的世界,我一点也不感觉有多不顺眼,心里倒是觉得很亲切,因为那是一种质朴的美,一种清纯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下地劳作时,人们身上穿戴的草帽、垫肩、套袖、围裙、护腿,以至头顶的雨伞,脚下的雨靴,都会见到一处或多处补丁。扁担裂了也要打补丁,通常用一块竹板,两头用铁丝绑在受伤的扁担上,阻止和延缓裂缝继续扩大。要说那时制作扁担的树木材料有的是,砍一棵碗口粗的树,就能出两条扁担。但人们还是习惯给它打补丁,大概受补丁风气所影响,扁担也不能例外。那时农村赤脚医生们的出诊箱,一背就是十年八年,挎带不知断了多少次,皮革经长时间的磨损,很破很皱,连颜色都褪了,最后缝补得像个文物。 锅碗瓢勺、水缸脸盆也少不了“修修补补”,那时候补锅锔碗的工匠,走大街串小巷,满处吆喝。人们纷纷带着“受伤”的锅碗瓢勺,请他们锔补,有给钱的,也有用粮食交换的。真不敢想象,刚才拿来的时候,还是七零八落的锅碴碗碴,经师傅的巧手一补一锔,竟然滴水不漏,又能用上几年。前些年回老家,不经意在一个破筐里发现几只打着锔子的碗和盘子,格外亲切,于是用报纸轻轻地包好,带回了县城的住处。时常看看,也是一种教育。 那时,谁家要是有辆自行车,可真是太稀罕了,自然当宝贝一样对待。一辆自行车传三辈儿,绝不夸张。因此,它也就成了修补频率最高的工具。座套经反复缝补,最后已找不到原来的模样,车条屡折屡换,但绝不轻易换个新车轮,除非瓦圈再也不能套住车条。自行车内胎打补丁是常事,可是外胎爆了,舍不得花钱,也要打补丁。于是找来一段旧外胎包在破的地方,骑起来咯噔、咯噔的,那叫一个不舒服。但毕竟省下几毛钱,因为每家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生产队为了节省开支,千方百计搞资源再利用,每年春秋两季还专门抽调手艺好的社员,对还有修理和缝补价值的工具进行修补,能省一分是一分,能省一毛是一毛。所以那时跨进生产队的场院,会看到满是打着补丁的笸箩、簸箕、箩筐、竹篮、木铲、木锹、口袋、苇席、鼓风机,就连人们盛修补工具的兜子,也都是补丁摞补丁。 过去很难看到或摸到一张嘎嘎新的钞票,张张都显得皱巴巴。如果留心,很多断开或缺角的纸币和各种票券也都打着补丁,看的出来,那时不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都在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 李商隐《咏史》有这么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在警示人们,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2020年8月12日<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周振华,字博际,号乐山斋人。[[北京]]昌平人。北京市昌平区文联名誉主席。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缩衣节食勤耕桑(周振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