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2.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绿色工业 的原始碼
←
绿色工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q3.itc.cn/q_70/images03/20240227/3c3d0820df184e3f898ce78a597d6311.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760520620_12110687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绿色工业'''是中国的经济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518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ref>》(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ref>[https://www.sohu.com/a/500696857_121089534?_trans_=000019_wzwza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f>,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绿色工业是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其实质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因为一切工业污染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不当或利用不足所导致。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指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使工业产业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绿色工业体系 绿色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形态,是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生态化、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绿色工业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低投入、高产出,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从内涵上讲,它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按照资源禀赋构筑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的均衡工业体系;它要求实现生态发展平衡,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能源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循环工业体系;它要求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发展高端化、低碳化、生态化的现代工业体系。 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不仅是我们建设“两型社会”、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途径,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绿色工业的措施 1、改善工业结构和布局。由于产业生产和地区经济布局的不合理,不同地区重复建设、重复生产、重复引进现象导致了资源和生产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特别是对于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由于分散,无法实现经济的再回收、利用、处理。因此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产业布局政策,通过税率、价格引导各地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工业布局和现有工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和专业化协作,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形成以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沿边疆中心城市为依据,带动大的经济区域发展的互补式工业产业格局,特别要注意发展技术层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必须下决心加速淘汰技术工艺落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的落后生产方式。要对乡镇企业进行调整,促进乡镇企业提高技术档次,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对于钢铁工业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推动钢铁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对于建筑材料要开发推广节能和余热利用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优质水泥、平板玻璃和化学建材,发展玻璃钢制品和玻璃纤维池窑生产技术等;对于有色金属应该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综合利用能力,解决短缺品种,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2、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中都可能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发展清洁技术、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实行生产的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和总量控制,这样才能建立节能、降耗、节水、节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益。 在生产区域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三废排放标准,而实现排放总量控制。由于经济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生产企业,即使每个企业都按标准排放,排放累积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改革原料路线,选择使用清洁的纯原料或低污染原料,如有害杂质较少的铁精矿、洁精煤等;生产中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太阳能、电能等,要综合利用二次物料和能源,加强废品回收,减少废物的产生。 另外,要特别注意更新、替代有害环境的产品,大力发展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例如快餐盒的白色污染是一件令人相当头疼的事,必须采取措施禁止使用泡沫塑料饭盒,而用能化解的纸质饭盒取代。为此,要制定相关绿色产品的质检方法,对于绿色产品的生产、流通应从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予以鼓励和优惠,至少使绿色产品生产有利可图。同时应从行政、法律上对非绿色产品进行限制。 3、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生产同样质量、同样数量产品的前提下,技术水平越高,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就越少,从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低。 目前中国由于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为30%左右,先进国家则达到50%,中国木材利用率仅50%,化工原料利用率仅33%,矿产利用率大约40%—50%,城市水重复利用率仅20%,国外达70%—80%。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开发新的工业技术。通过先进的工业技术来降低能耗和物耗,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绿色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使先进的工业技术得到开发利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组织集体攻关,要研究开发微电子、电力电子、信息通道等高新技术,要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争取国际组织技术和资金的援助,推动中国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在工业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应该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处理剩余废料是保护环境的前提所在。环境污染很大程度是由于废弃物的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物质不变”,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有用,关键在于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找到一个成本较低的使生产者有利可图的工业技术,而这正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率为20%,而国外达50%—80%;废铝回收率为21%,国外达40%—70%。从可持续发展来讲必须实现废物资源化。在这里还必须注意的是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不应该加剧环境的破坏。 4、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企业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此,由于外部不经济现象的存在,企业自身不可能解决环境破坏问题,也不可能自觉实现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为此,必须通过国家进行宏观管理。 国家要制定和实施企业破产法,坚决淘汰和关、停、并、转那些资源、能源消耗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1996年国家明确规定15种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小皮革、小化工等5万多家企业必须在当年9月底以前关闭。这是相当重要的措施。但仅此还不够,国家还必须防止少数企业风头上关闭,风头一过又死灰复燃。 国家还必须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条例。坚决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环境保护战略方针;要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强化管理,以管促治”的环境保护三项基本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 国家必须利用一系列经济手段促使生产企业的管理“由尾部控制”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管理”,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由“单向发展”转向“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排污收费必须加大力度,至少应该使企业感到与其交费还不如自己治理合算,否则,有些企业宁可罚款也不愿意化钱治理。 我们还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内培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更好地进行国家对环境的合理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绿色工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