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0.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经济带 的原始碼
←
经济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q0.itc.cn/q_70/images01/20240312/e111211503504e99b968f13863dc34eb.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763595293_12112573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经济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化着,从最初的甲骨文<ref>[https://www.sohu.com/na/433723048_120596511 汉字小时候|一个文字,一段历史],搜狐,2020-11-24</ref>渐渐发展到了小篆<ref>[https://www.sohu.com/a/146069760_301850 书法丨原来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搜狐,2017-06-05</ref>,后来文化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了”汉字”这种说法。 ==名词解释== 经济带是指带状的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带状经济区的简称。其中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们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成本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标。 经济带的特点 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 ①客观性。经济带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 ②区域性和带状形态。经济带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带状条形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 ③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经济带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带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带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 ④开放性。每个经济带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通过复杂的物质流、信息流、人流与其他经济区保持密切联系。 ⑤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经济带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演变,经济区经历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前者表现为地区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后者导致区域范围和区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此需要重新划定经济区带。 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带”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带”。 我国的三大经济带 1.东部沿海经济带,涵盖了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这个经济带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2.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地区城市集群,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3.西部经济带,主要涵盖了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省份。这个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经济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