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95.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细菌转化 的原始碼
←
细菌转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细菌转化 </big> ''' |- | [[File:T0181f0f1cc6be69edf.pn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81f0f1cc6be69edf.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817988&sid=1922793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含有特定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从而获得了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这种[[现象]]称为细菌转化。自然界的转化现象,一般发生在同一[[物种]]或近缘物种中。 细菌转化方法已被引入其他[[生物]],例如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可将外源DNA注入到不具摄取DNA能力的生物中,使其获得某些新的特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细菌转化 外文名称;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 自然界; 的转化现象 特定基因; 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 例如; 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 =='''简介'''== 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含有[[特定]]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从而获得了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这种现象称为细菌转化。 例如,把[[肺炎]]双球菌RⅡ型无毒株和加热至60℃被杀死的SⅢ型有毒株,混合注射至小鼠体内,结果在小鼠体内出现了生活的SⅢ型有毒株,使小鼠患病死亡。并且这种具荚膜的有毒株能世代相传保持其特性。细菌转化现象最初由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F.Griffith)于1928年发现,直至1944年美国科学家埃弗里(O.T.Avery)等人才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从而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转化实验中,加热至60℃可杀死 SⅢ型菌,但菌内DNA未被破坏,其DNA中控制某些遗传特性(如形成荚膜等)的基因片段通过转化进入RⅡ型菌,从而使RⅡ型菌获得了形成荚膜等的特性。 后来发现转化实验在动物体外也能获得成功。已发现在许多[[细菌]]中均能发生转化现象。 转化成功率与某些因子密切相关,例如受体菌处于感受态阶段可产生感受态因子,是接受外来DNA片段的最佳时期,而钙离子、环腺苷酸(cAMP)等物质亦可大大提高转化率。 自然界的转化现象,一般发生在同一物种或近缘物种中。[[细菌]]转化方法已被引入其他生物,例如采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可将外源DNA注入到不具摄取DNA能力的生物中,使其获得某些新的特性。<ref>[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b77d1d2d9bb2e1ca27c90aa3a3c275f1 细菌转化],青夏教育 ,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细菌转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