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50.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组织管理 的原始碼
←
组织管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24/acc3644ad83d4fba818bf1f8a44579dd.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09995224_76194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组织管理'''是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等,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的具体内容是设计、建立并保持一种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组织[[设计]]、组织运作、组织调整 。 ==基本解释== 企业组织管理是对[[企业管理]]<ref>[https://www.sohu.com/a/505837526_120219878 企业管理的五种职能和七大原则] ,搜狐,2021-12-06 </ref>中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等工作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有效地配置企业内部的有限资源,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构成的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其目的在于确保以最高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产生与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古典管理===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W·泰勒、法国的H·法约尔和德国的M·韦伯等人。这一阶段的前期,泰勒等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的企业管理理论,后期,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重点,探讨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 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出科学管理方法以追求组织的生产效率和合理化,因此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原则来指导和控制组织及成员的活动。 ===行为科学管理===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G·E·梅奥,F·赫茨伯格等人。他们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f>[https://cul.sohu.com/a/661318362_121644234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技巧必须掌握] ,搜狐,2023-03-31</ref>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这一阶段的理论重点研究了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人的个性和需要等等。 ===现代组织管理=== 产生于20世纪中叶,学派甚多,主要有以美国C·I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论、以H·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以F·E·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与权变理论和以E·S·巴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理论等等。 这一阶段理论的特点是吸收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精华,并且在现代系统论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要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效率取决于组织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C管理模式=== 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并将中国人文国学(为人处事之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量之法)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 这种以人为运营核心的、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的企业组织,简称为“智慧型组织”,由于它是继金字塔型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并且是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之大[[智慧]]的组织类型,因而取“CH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个智慧型组织命名为“企业C管理模式”。 “以人为核心”是构建智慧性组织的基本,是C管理模式的关键。 “以人为本”运营智慧性组织,是C管理模式的[[原则]]。 “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组织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法则,是C管理模式的特征。 ===企业组织系统=== 企业组织系统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用[[学术]]语言说就是:企业制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总和,主要是通过系统去管人,把人的潜力发挥巨大功能的规则系统。 《公司与系统》,是以长松咨询董事长贾长松为首的团队新提出的概念,意在解放老板,让公司、企业用系统去赚钱,构建持续增长的系统工程,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利润倍增、持续发展,成为系统型企业。 文化系统:企业精神文化量化、企业PK文化形成、MOT(关键行为)形成 组织[[系统]]: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组织机构与发展规划 薪酬系统:企业薪酬制度、企业管理者薪酬、生产系统薪酬、营销系统薪酬、财务系统薪酬、职能系统薪酬 绩效系统:公司全员考核体系构建、考核[[文化]]与考核制度、考核表、行为考核 人才引进系统:高级人才引进系统、招聘流程系统、招聘测评方法、人才五年规划系统 股权系统:[[股份]]合作合同、分子公司方案、高管人员方案、关键人才方案、股权购买方案。 ==工作内容== 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概括地讲,包括四个方面: 1、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活动,并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类别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 2、根据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需要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 3、规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职务或职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 4、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制度[[经济学]],“道”是理想与“器”是体制;企业管理的政策制度化,才能实施可操作性管理。 ==管理目标== 组织管理,应该使人们明确组织中有些什么工作,谁去做什么,工作者承担什么责任,具有什么权力,与组织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主要特点== 1、它是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的。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组织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内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以期顺利地达到组织目标。 2、它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既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又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物的关系。 3、组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原则== 1、除非特殊状况,交待事项只对下一级的直接部属,而绝不跨级指挥。否则今后受害受累的一定是你自己。 2、除非事先已协调有共识或遇紧急状况,否则绝不指挥其它平行单位的员工。 3、接受上级跨级[[指挥]]时,必定要及时回报自己的直接上司,让其第一时间了解状况。否则,今后你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4、交办员工工作或任务分配时,能多花点时间沟通,了解他对工作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想办法唤起他内心执行的愿意。否则可能不会有你想得到的结果。 5、交待部属工作时,应该尽量思考如何给予他更多的[[空间]]发挥。要让下属告诉你他是怎样做的,而绝不要做下属的保姆,也最好不要直接告诉他怎么做。 6、下达指示时,着重要求目标的完成,对过程不需要太多的限制。 7、当有人向你打小[[报告]]时,一定不要过于在意,也不要喜形于色,否则,你的组织文化就会烂成一锅粥。 8、考核评估下属时,不要只看事情的结果,一定要了解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否则,你的下属一定会投机取巧。 9、[[奖励]]下属时,绝对不要只会用现金,精神激励永远比物质激励更重要。否则,你的团队将会随时面临危机。 10、提拔下属时,绝对不要一步到位,因为爬得快的人一定会跌的很惨。否则,你就是害了他,也害了你[[自己]]。 ==参考文献== [[Category:540 社會學總論]]
返回「
组织管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