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5.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緬甸內戰 的原始碼
←
緬甸內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緬甸內戰'''<b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50/d75091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927/406644.htm 圖片來自ettoday]</small> |} '''缅甸内战'''是指在1948年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持续武装反抗活动。缅甸内战被视作当今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 == 历程 == 内战通常分为三个时期:[[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独立后议会统治时期]]<ref>[https://www.travel104.com.tw/myanmar/inter1.htm 緬甸聯邦],travel104.com.tw</ref> (1948年–1962年)、 [[冷战]]时代(1962年–1988年),自1962年[[奈温]]将军政变上台后的[[緬甸式社會主義|缅甸式社会主义]]时期、后冷战时代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政府(1988年–2011年)]]与现今的[[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2015年新当选政府]]时期。 === 独立后时期 (1948年–1962年) === [[克伦冲突]] 独立于英国之后,缅甸最大的两个反政府组织为[[緬甸共產黨]](CPB)与[[克伦民族联盟]](KNU)。两者在独立前曾与英国殖民政府作过斗争;然而,在[[日本占领缅甸]]的最后时日,这两个组织帮助英国军队与[[大日本帝國陸軍|日軍]]作战。 在独立后时期,[[克伦民族联盟]]寻求建立一个由克伦族治理的独立国家。这个拟议的国家包括了现今[[下缅甸]] (外缅甸)的[[克倫邦]]与[[克耶邦]]领土。现时[[克伦民族联盟]]已经将注意力从完全独立转为区域自治,以期在联邦制度下,能够在政府中拥有克伦族的代表权。 === 政变后时期 (1962年–1988年) === 在连续三届议会政府后,[[奈温]]领导的[[缅甸国防军]]发动了[[1962年缅甸政变|政变]],取缔议会政府,实行[[軍事獨裁]]。军政府随后被指控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内阁、政府、议会和少数民族政治领导人未经审判被逮捕拘留。在此期间,其他的少数民族组织开始形成诸如[[克钦独立军]]的更大的民族軍事組織,以回应奈温政府对联邦制度的否定。 1967年,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缅甸当地[[缅族]]与华人发生激烈冲突,导致1967年[[仰光]]等城市发生反华骚乱。许多华人在暴动中身亡,作为回应,中国据称于1968年开始向缅甸共产党提供后勤援助。 奈温主导的与反政府武装的两次和平对话(第一次于政变后,第二次于1972年)均已失败告终,部分原因是奈温拒绝接受[[多党制]]。谈判破裂后,政府军与少数民族武装重返战场,缅甸媒体以“他们回来了”(သူတို့ပြန်ကြလေပြီ)为头条广泛报道。政府大肆没收私有财产,并于1974年成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以[[一党制]]统治国家。在奈温将军26年的[[獨裁政體]]下,缅甸变成孤立的[[隱士王國]],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988年爆发[[8888民主運動]],全国范围的学生抗议活动致使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被军政府[[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所取代。 === 8888民主运动 === 1988年8月8日,学生们聚集在[[仰光]]街头抗议奈温的统治以及灾难性的[[緬甸式社會主義]]制度。抗议活动席卷全国,抗议于1988年9月18日结束,[[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LORC)取代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执政。 缅甸军政府声称约有350人遇害,而反政府组织宣称有数千人在抗议活动中死亡,很大一部分人的死亡归因于军方的行动。 这次事件后,军政府同意与某些反政府组织签署单独的和平条约。由于8888民主运动主要出于政治动机,少数民族组织没能从政治运动中的获得较多支持。20世纪90年代,缅甸国防军大力削弱了反政府组织,摧毁了大部分的基地和据点。 === 后冷战时期 (1988至今) === 2006年,[[缅甸国防军]]对克伦邦的克伦民族联盟(KNU)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势,造成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据估计,由于战事,政府强迫村庄移址,大约有五十万人被迁移。 2011年,缅甸国防军对[[掸邦]]的少数民族组织发动了一场名为“毅力行动”的军事进攻。在进攻期间,政府军从[[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与[[北掸邦军]](SSA-N)管区夺取了领地,SSA-N参与了大部分的战斗。这次攻势是为回应少数民族组织拒绝军政府的“一国一军”政策。 2014年11月19日,据政府统计,政府军袭击了[[拉咱]]附近的克钦独立军总部,造成至少22人死亡。 2015年2月至5月,政府军在掸邦北部的果敢开展了多次[[2015年果敢军事冲突|军事行动]],以回应[[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重新夺回[[2009年果敢軍事衝突|2009年失地]]的企图。 2016年10月9日,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袭击缅甸——孟加拉国边界的边防人员,造成9名边防军人丧生。 == 背景 == 在自英国独立之前,缅甸国内的数个反殖民团体在全国范围内抗议英国的[[英屬緬甸|殖民统治]]。二战期间,当[[大日本帝国]]承诺给予缅甸独立国家的地位([[日本佔領緬甸|受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權]]),并任命[[巴莫]]为[[國家元首]]后,这些团体更加显现其影响力。在此期间,诸如[[緬甸共產黨]]在内的左派团体与诸如[[克伦民族联盟]]在内的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被组建起来以反抗英国与日本的殖民统治。1947年,昂山与少数民族领导人达成《彬龙协议》企图平息敌对行动;然而,在昂山遇刺之后,独立后的政府并没有遵守协议,导致民族之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1948年1月4日,缅甸从英国获得独立。国内的共产党人和少数民族对[[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缅甸政府]]颇为不满,认为被不公平的排除在国家事务以外。 20世纪60年代初,缅甸政府拒绝接受[[联邦制]],并谴责在和平谈判中提出该采用该制度的缅共等组织。八十年代初,出于政治动机的武装衝突基本消失,而基于民族性质的衝突继续进行着。 数个组织与历届政府签订了停火协议,但在始于2011年止于2015年的[[缅甸民主改革]]后,这些协议很大程度上已经作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緬甸內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