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8.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簡學義 的原始碼
←
簡學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簡學義.jpg|缩略图|右|230px|簡學義,來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eager/8356969397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flickr]]] '''簡學義'''({{bd|1954年}}),[[台灣]]建築師,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1980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其知名的建築中,清水混凝土材質與簡約的形式成為其主要特色,外界也將他比喻為台灣的[[安藤忠雄]]。 1995年被[[日本]]藝廊MA列入世界建築家581人,曾在2002年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北京]]「長城腳下公社」,後被[[巴黎]]龐畢度美術館收藏。代表建築有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北京「長城腳下公社」、台北市網球中心。其作品鶯歌陶瓷博物館獲「遠東建築獎佳作」及「台灣建築獎首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獲2012年「台灣建築獎佳作」、「國家建築金獎」;台北市網球中心獲2017年台灣建築獎。 ==經歷== *簡學義的父親是國內知名的福住營造廠負責人[[簡德耀]],叔叔是台灣廟宇建築師[[李重耀]]。1954年簡學義出生於台灣屏東,從小,經常跟著父親去巡視工地;1975年,就讀建國中學一年級時,他到永和的[[李德]]畫室學習;在高三時,簡學義迷上物理,考上東海物理系,當他準備南下讀大學時,李德送了一套羅曼‧羅蘭著、[[傅雷]]翻譯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給他,由此,簡學義走入文學世界,又進入存在主義和現代主義的閱讀門徑;大學二年級時,簡學義降轉建築系,遇到了張肅肅,他是台灣從[[哈佛大學|哈佛]]建築系畢業的老師,雖未直接教導簡學義,但他的行事和思想,卻深深影響簡學義;1984年從東海畢業,簡學義跟隨陳昭武建築師工作兩年<ref name="遠見>楊索,[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9988 以石頭寫詩 簡學義的留白空間],遠見,2005-02-03。</ref>。 *1987年,成立竹間建築工作室;1989年設計誠品中山店和陽明山簡宅,其中簡宅業主是父親,父親所期待的是蓋一座傳統三合院的傳家厝,但簡學義希望重新詮釋三合院的精神,兩人拉鋸六年,簡德耀完全棄守,家宅依照簡學義100%的理念完工<ref name="遠見/>;1992年,竹間建築工作室改名為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ref>[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dmr/200gen.htm 簡學義鶯歌陶瓷博物館設計分析]</ref>。 *2000年完成[[鶯歌]]陶瓷博物館,但在建造鶯歌陶瓷博物館時,由於工期延宕,又追加工程款,當時的台北縣長[[尤清]]幾度公開痛罵簡學義,並批評簡學義「設計什麼東西?花那麼多錢設計這種橋墩!」工程進行間,簡學義原所採用的灰藍色金屬框架,遭到工務局長自行改為粉紅色,簡學義最後自掏腰包重做;在這項工程進行收尾時,承標的營造廠眼見無利可圖,最後違約閃人,結果還是簡德耀帶著工班來義務做完,簡家父子兩人賠了將近三千萬在這座博物館<ref name="遠見/>,但這棟以清水混擬土打造的建築,並讓各式陶瓷在混凝土空間中,顯得輕盈溫潤,最終獲「遠東建築獎佳作」及「台灣建築獎首獎」肯定<ref name="設計">[https://event.hhh.com.tw/contest/2013/summit_d7.php 兩岸四地設計交流大賞2013]</ref>。 *2002年以[[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參加第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3年以同件作品獲邀收錄至巴黎[[龐畢度中心|龐畢度美術館]]<ref name="設計"/>。2004年以「台北101大樓 Natural Laundry Boutique」奪下日本JCD DESIGN AWARD Special Jury Award<ref name="設計"/>,同時他又奪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南投竹山的竹博物館設計案,2004年完工,其中台灣歷史博物館獲得2012年「台灣建築獎佳作」、「國家建築金獎」。 *2012年末,簡學義設計的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完工,是綠建築的典範,運用屋頂綠化提供綠色環境、以太陽能玻璃(褐橘色部分)吸收太陽熱能發電,遮陽後並可透光,和門廳中央為一筒狀天井,引入自然光之外,並加強空氣自然對流的煙囪效應,室內更成為攀岩的壁面<ref>[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29736 簡學義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準建築人手札網站,2013-09-18。</ref>。 *2017年打造台北市網球中心,建築中採半開放式的設計引入光、風等自然元素,打造屬於市民且容納各種動態活動的場域<ref name="la vie">[https://www.wowlavie.com/building_unit.php?article_id=AE1800713 專訪 / 在建築裡遇見人文風景!簡學義建築師:「我一直很想設計一座殯儀館。」],La VIe,Apr 8, 2018。</ref>,獲得「2017台灣建築獎」首獎,評審認為不但符合國際賽事高標準,更與民眾生活緊密結合,打破了傳統運動中心所給人的封閉感<ref>[http://forgemind.net/media/archives/3329 2017台灣建築獎出爐 台北網球中心獲首獎 台中歌劇院列特別獎],準建築人手札網站。</ref> ==探訪簡學義的建築作品== ===鶯歌陶瓷博物館=== 建築形式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 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 整體呈現質樸的美感。<ref>[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漫遊建築】台灣知名建築師]</ref> 建築設計「低調」的特色,讓室內的陶藝展品隨著陽光的變化 呈現出無限豐富的質感與面貌。 以臺灣二百年來燒窯技術及常民文化,建構臺灣陶瓷文化的主體性 和展示內容更以教育服務為導向。 結合資訊科技塑造各種情境,營造出一個融合戶外環境。 陶瓷展演舞台讓陶博館成為知性感性可親可遊的博物館。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位於台灣新北市鶯歌區,於西元2000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是台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致力於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工作,並提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透過舉辦各項活動、展覽、研習等,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興趣與關懷,提升鶯歌陶瓷產業及地方形象,推展現代陶藝創作,促進國際交流。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1.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2.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3.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4.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5.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6.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7.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8.pn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09.pn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10.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鶯歌陶瓷博物館11.jpg|缩略图|鶯歌陶瓷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gallery>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 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 館前的水池象徵 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 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的是鯤鯓,比喻先民穿越海峽時 在海上遠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好像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 點出先民倏見臺灣島的驚喜。 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 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 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 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 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 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1.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2.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3.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4.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5.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6.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7.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8.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09.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File: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10.jpg|缩略图|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chenyang168.pixnet.net/blog/post/47547312-%E3%80%90%E6%BC%AB%E9%81%8A%E5%BB%BA%E7%AF%89%E3%80%91%E5%8F%B0%E7%81%A3%E7%9F%A5%E5%90%8D%E5%BB%BA%E7%AF%89%E5%B8%AB---%E7%B0%A1%E5%AD%B8%E7%BE%A9-%28%E4%B8%80%29] </gallery> ==設計理念== 簡學義關於空間思維的一段闡述:「設計是究極心靈的事,只有到達了才算真的完成,人們喜歡喋然訴說途中的景象,用盡了詞藻和所有的語彙,然而真正的感動,卻總是讓我們啞口無言。<ref>[http://www.mottimes.com/cht/interview_detail.php?serial=253 設計是去找到答案、去發現——專訪建築師簡學義],明日誌,2014-03-04。</ref>」他認為當建築趨向簡約,就能使人專注於當下,並透過空間氛圍感受文字、物質之外的深層意蘊。對他而言,建築因人們的生活需求而生,同時建築也因設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建築創造場所,讓人在生活當中更親近生命的本質、更豐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設計上,我們講的是提供一種空間氛圍,但其實建築師只要能適當處理空間機能,讓人在空間內更順暢活動,就能同時照顧到人的心理狀態。」在設計過程中,他不斷思考建築與自然的關係:「設計中不可能完全沒有人為的痕跡,但我們可以用平行於自然的方式,讓建築與自然產生關係,減少人為的雜訊。」<ref name="la vie"/> ==專訪==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9zv9P0ipuY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第四屆幸福空間亞洲設計獎 名人座談會-簡學義 }} ==外部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A%BA%E6%96%87%E9%81%A0%E9%9B%84%E5%8D%9A%E7%89%A9%E9%A4%A8-farglory-museums/%E5%BD%A2%E4%B8%8A%E8%88%87%E5%BD%A2%E4%B8%8B%E7%9A%84%E5%BE%98%E5%BE%8A%E7%B0%A1%E5%AD%B8%E7%BE%A9%E5%BB%BA%E7%AF%89%E5%B8%AB/3200786869937461/ 形上與形下的徘徊簡學義建築師facebook] ==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建築師]] [[Category:台湾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ditintro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簡學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