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03.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第1號交響曲 (布萊恩) 的原始碼
←
第1號交響曲 (布萊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第1號交響曲 (布萊恩)'''<br><img src="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2/019/70/0020197051.jpg&v=58b936e5&w=348&h=34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7051 圖片來自books]</small> |} '''《d小調第1號交響曲》'''是[[英國]]二十世紀作曲家[[哈維格·布萊恩|布萊恩]]的作品,又稱為「'''歌德'''('''Gothic''')」。創作於1919年至1927年。這首作品的長度及所需的演出人數,於1974年曾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列為演奏時間最長和所需人數最多的交響曲<ref>[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longest-symphony?fb_comment_id=773491462726183_1222203727854952 Longest symphony],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官方記錄。</ref>。縱使現時已有其他作曲家所寫的交響曲,長度和演奏時間都比本曲為長,不過若只論曾作公開演奏及被灌錄成唱片的話,仍以本曲為紀錄保持者。 全首交響曲由兩部份組成,而每部份則再分成三個樂章(即全曲共有六個樂章)。第一部份為純樂器演奏,時間約為40分鐘;第二部份則加入聲樂,演奏時間超過一小時。總演奏時間約為115分鐘。樂譜於1932年由位於[[萊比錫]]的 Cranz 出版社發行,1976年再由United Music Publishers重印成袖珍總譜。不過兩者的錯誤卻非常多,另外亦沿用舊的編號,把本交響曲稱為第2號交響曲(作曲家於1967年把自己的交響曲重新編號,《歌德交響曲》被編為第1號)。 值得一提是,1928年作曲家以本樂曲參加當年由Columbia唱片公司所舉辦,為紀念[[舒伯特]]逝世100周年的作曲比賽,在[[英國]]賽區得到第二名,獲得了50英磅的獎金;並獲推薦到[[維也納]]作總評(決賽的評判包括了[[卡爾·尼爾森]]和[[格拉祖諾夫]]等人),但最終得獎作品則為[[庫特·阿特伯格]]的第6號交響曲。 作曲家將此曲獻給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理察·史特勞斯]]。 === 第一部份 === * [[木管樂器]]: ** 1支附加[[短笛]](只在第二樂章使用),4支[[長笛]](第3長笛兼任短笛,第4長笛兼任短笛及[[中音長笛]]) ** 2支[[雙簧管]],1支[[柔音雙簧管]],1支[[英國管]],1支[[低音雙簧管]]) ** 1支E調高音[[單簧管]],2支B調單簧管,1支[[巴塞管]],1支B調[[低音單簧管]] **3支[[巴松管]],1支[[低音巴松管]] *[[銅管樂器]]: **6支[[圓號]] **1支E調[[短號]],4支[[小號]] **3支[[長號]] **2支[[低音號]] *[[敲擊樂器]] **2套[[定音鼓]] **最少5名敲擊樂手,負責[[鈸]],[[小鼓]],2個[[大鼓]],[[三角鐵]],[[鈴鼓]],[[鑼]],[[木琴]],[[鐘琴]] *[[鍵盤樂器]]: **[[鋼片琴]] **[[管風琴]] *[[絃樂器]]: **2部[[豎琴]]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 第二部份 === *[[木管樂器]]: **2支[[短笛]],6支[[長笛]] (其中一支兼任[[中音長笛]]) **6支[[雙簧管]] (其中一支兼任[[柔音雙簧管]],另一支兼任[[低音雙簧管]]),2支[[英國管]] **1支E調高音[[單簧管]],5支B調單簧管 (其中一支兼任第2高音單簧管),2支[[巴塞管]],2支B調[[低音單簧管]],1支B調倍低音單簧管 **3支[[巴松管]],2支[[低音巴松管]] *[[銅管樂器]]: **8支[[圓號]] **8支[[小號]] (其中兩支兼任E調[[短號]]),1支低音小號 **3支[[長號]],1支低音長號 (兼任第二倍低音長號),1支倍低音長號 **2支[[上低音號]],2支[[低音號]] *[[敲擊樂器]] **2套[[定音鼓]],2個[[大鼓]],2-3個[[小鼓]],[[:en:long drum|非洲長鼓]],2個[[鈴鼓]] **2個[[三角鐵]],6對[[鈸]],[[鑼]],[[:en:klopotec|木製小型風車]],雷鳴器,1組鐵鍊 **[[木琴]],[[鐘琴]],[[管鐘]],降E音[[鐘]] *[[鍵盤樂器]]: **[[鋼片琴]] **[[管風琴]] *[[聲樂]]: **4個獨唱 ([[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2個雙混聲[[合唱團]](分為:第一合唱團A、B;第二合唱團A、B) **童聲合唱團 *4組後台樂隊 (只在第5及6樂章使用),每組需要: **2支圓號 **2支小號 **2支上中音長號 **2支大號 **1套定音鼓 *[[絃樂器]]: **2部[[豎琴]] **20位第一[[小提琴]] **20位第二[[小提琴]] **16位[[中提琴]] **14位[[大提琴]] **12位[[低音提琴]] 然而,作曲家容許在不影響音色及分辨性下,可以減去2支小號及第2倍低音長號 == 首演 == 由於它需要動用旳表演者實在過份寵大,首演要待至1961年6月24日於[[西敏宮|西敏寺大教堂]]內的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由指揮[[布萊恩·費發斯|Bryan Fairfax]]及大量業餘樂手作首演。1966年由[[:en:Adrian Boult|布特爵士]]所領導的BBC交響樂團在[[倫敦]]皇家亞爾拔堂的演出才是第一次由職業樂團所演奏。當時布萊恩已經差不多近90歲。演畢時,全場都為布萊恩鼓掌。 2010年12月22日於[[澳洲]][[布里斯班]]昆士蘭表演藝術中心舉行,由John Curro指揮昆士蘭青年交響樂團(Queensland Youth Orchestra)的演出。是樂曲首次在英國境外的公開演出。,也跟上一次的公演更相隔長達30年。 2011年7月17日,樂曲由英國廣播公司威爾士國家樂團(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等多個團體,在布拉賓斯(Martyn Brabbins)擔任指揮下,再一次在英國[[逍遙音樂會]]中演出。這次演出,其實早於2010年12月時已被英國多個音樂網站開始流傳,更指將會成為開場音樂會。最初,英國廣播公司拒絕評論有關的報導。不過,隨著官方網頁於4月14日正式上載各場節目預先後,有關傳聞亦最終獲得證實。<ref>[http://www.bbc.co.uk/proms/whats-on/2011/july-17/5] BBC Proms 節目介紹</ref>雖然這一場音樂會並非為開場音樂會,但無論演出日期、指揮和演奏樂團則完全吻合(樂隊則除了原來的英國廣播公司威爾士國家樂團外,還加入了英國廣播電台音樂會樂團(BBC Concert Orchestra))。而座位門票亦在5月7日網絡開售後10分鐘之內便沽清。 == 編制 == 本交響曲的樂隊編制非常寵大。其中木管樂器最少需要32人;26位銅管樂器手;19位定音鼓及敲擊樂手;以及超過80名絃樂手;多名鍵盤手;另外亦需要4組台下銅管樂小組;4個混聲合唱團及兒童合唱團。布萊恩同時亦使用多款古樂器(柔音雙簧管、巴塞管)及現代變種樂器(倍低音單簧管、低音小號、倍低音長號)。而第一部份所需要的樂手較少。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第1號交響曲 (布萊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