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4.2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第二代戰機 的原始碼
←
第二代戰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第二代戰機'''<b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2327/d232710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27/1519835.htm 圖片來自ettoday]</small> |} '''第二代戰機'''是問世於1950年代末,以[[渦輪噴射發動機]]<ref>[http://mail.knu.edu.tw/mgyin/doc/course/09601/Introduction%20to%20Aeronautical%20%20Engineering/flight-7-2-engine.pdf 渦輪噴射發動機],mail.knu.edu.tw</ref> 為動力來源,追求高空、高[[速度|速]],並且裝備了[[雷達]]和[[空對空飛彈]]的[[戰鬥機]];代表性的第二代戰機包括[[美國]]的[[F-104星式戰鬥機|F-104]]、[[F-105雷公戰鬥機|F-105]],前[[蘇聯]]的[[米格-21戰鬥機|米格-21]]、[[米格-23戰鬥機|米格-23]],以及[[法國]]的[[幻象3型戰鬥機|幻象3型]]等型。 ==技術特點== 雷達在第二代戰鬥機上開始普遍使用,[[空對空飛彈]]成為[[機炮]]的另外一種選擇,對於[[飛彈]]技術與可靠度的過於信賴,導致部份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機種捨棄固定武裝,完全採用飛彈的武裝方向,而像是[[英國]]甚至一度打算以[[地對空飛彈]]全面取代有人戰鬥機的呼聲,這些思維都在服役的過程與[[越戰|區域衝突]]中得到驗證,結果卻讓工程師發現飛彈的不可靠性,使得這類思維後來得以修正。 [[法國]]生產的[[幻影III戰鬥機]]是非常暢銷的一款設計]] 第二代戰鬥機的發展路線延續第一代強調速度,實用升限以及操作高度等方面,尤其是最大飛行速度從[[次音速]],經過[[超音速]],一直到兩[[馬赫]]的範圍,這讓這個時期的戰機陸續出現了極端設計,例如作為高速卻短腿的[[攔截機]][[F-104]]、[[MiG-21]](後來證明它更適合[[纏鬥]]),甚至往後準備作為[[B-70]]護航機的[[XF-108]],其發展的經驗主要都來自此一時期。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後燃器]]在這個階段開始成為戰鬥機必要的裝備,空氣動力領域相關的研究成果也逐漸廣泛採用。除了增加[[後掠翼]]的角度以外,[[三角翼]]與[[幾何可變翼]]是另外兩類新型態的高速飛行機翼設計。而另外一項關鍵性的突破是機身採用[[面積律]]的理論來設計。這項成果首先運用在[[F-102戰鬥機|YF-102]]的原型機設計上,使得這架飛機能夠突破穿音速階段的[[阻力]]限制而躋身超音速飛機之列。 第二代戰鬥機發展時期的有一種武器的發展大幅度改變,許多國家的[[戰略]]以及部隊的編裝,那就是[[核子武器]]小型化,形成可以由戰鬥機攜帶的戰術性核子武器。由於戰鬥機體型的飛機都可以使用核子武器對付地面目標,這種低數量、高摧毀力的發展,刺激許多國家強化戰鬥機的攔截能力以及加深使用飛彈,以提早擊落攜帶核子武器的飛機的做法,使得擁有小型核子武器生產、部署與投執能力的國家的戰略與戰術方向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兩條發展路線最終整合成[[多用途戰機]],以美國的[[F-4幽靈II戰鬥機]]為代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第二代戰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