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8.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笋(雨中桂子) 的原始碼
←
笋(雨中桂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笋'''<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6162748/pexels-photo-616274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笋》'''是[[中国]]当代作家雨中桂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笋=== 小的时候,桐城老家是没有笋的。 其实这话并不对,因为老家有竹子,有竹必然就有笋了。只是那时人口多田地少,有数的田地都去种了庄家,腾给竹子生长的空间就很少,而这少之又少的竹子是要供全生产队家庭的篾制品(竹凉席、箩筐、簸箕……)制作的,所以,人们将竹子看得非常精贵,在他们眼里,每一根露头的笋自然就是一根做用场的竹子。 家乡的黄梅小戏《打猪草》讲的就是一个关于笋的故事:在竹林里打猪草的金花不小心碰断了两根小笋,她怕被人看见误会是偷笋的,便将它掩盖起来,但还是被看护笋的小毛看见,小毛一气之下,一脚踩破金花的竹篮…… 为碰断两根小笋,一个害怕被人看见,一个看见了大动肝火,可见这笋有多精贵了。 但乡下人毕竟淳朴[[善良]],何况[[年轻]]男女,经过一番解释,误会解除,乡里乡亲,“只要人意好,人好水也甜”,于是,二人间便演绎了一场后来全国人民都会哼唱几句的“郎对花姐对花”。 小时就喜欢这戏,小戏除了唱腔[[优美]],更有日常的[[生活气息]],在锣鼓“哐哐锵锵”的热闹声中,我们很容易就知道了一个[[道理]]:笋是要长成竹子派大用场的。 小时候,村子坡下叫罩脚的地方有一片竹林,现在回想起来,[[竹林]]其实并不大,从我记事到竹子消亡,好像也没有多[[茂盛]]过,只有傍晚[[麻雀]]归巢的时候,万千的麻雀在竹枝头攒动,叽叽喳喳,如千军万马,才显出竹林的[[浩大]]与[[宽广]]。 坡路边也有竹,细长细长,所以它冒出的笋也是细长细长的,等它张开新叶,我们小孩就每人掐一捧,将红的、白的、黄的小野花插进竹叶心里,招摇着它,漫野地疯跑。有一次母亲看见,很[[惊奇]],继而[[忧心]]地说:竹子开花是要死的。 后来竹林真的没有了,不过不是竹子开了花,而是因为铁路从村中穿过,搬迁的人家到那里安了家。 父亲种竹是哥哥们读书离开家乡后,那时塑料制品已盛行,人们对于竹的需求已经不那么强烈,所以我想父亲的种竹更多的是种一种心情吧。 老房子村西头有一小块自留地,父亲闲时将它翻挖了一遍,种上几棵竹子,来年春暖花开,地里便长出几根小笋。父亲[[细心照料]],几年下来,自留地便成了一小片竹园。 我第一次吃笋便是在那个时期。有天四婶叫母亲,说我们的竹园旁有一大把笋,大概是有人偷时看见了她,便丢下笋走了。那天母亲做了笋炒肉丝,笋没有过水煮(现在想来很神奇,那笋竟没有一点涩味),所以一直嫩绿着,再加上墨绿与白相夹的大蒜,整个是色香味俱全,我吃得肚子鼓鼓的,以至于晚上不能再吃第二顿。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雨中桂子,八七年出生于成都,医科大学毕业。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笋(雨中桂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