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5.1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竹瓦乡 的原始碼
←
竹瓦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竹瓦镇'''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地处[[浠水县]]西北部,东南与[[清泉镇]]相邻,东北与[[清泉镇]]相邻,东北与[[汪岗镇]]交界,西南与[[巴河镇]]相连,西北临巴水河,镇人民政府距浠水县城区2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3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竹瓦镇户籍人口为72131人。 明清时期,竹瓦镇境域属蕲水县义门南乡。2001年,撤乡并为竹瓦镇。截至2020年6月,竹瓦镇辖1个社区、54个行政村,1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竹瓦正街29号。 2019年,竹瓦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 汪岗镇交界,西南与巴河镇相连,西北临巴水河,镇人民政府距浠水县城区2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3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竹瓦镇户籍人口为72131人。 明清时期,竹瓦镇境域属蕲水县义门南乡。2001年,撤乡并为竹瓦镇。 截至2020年6月,竹瓦镇辖1个社区、54个行政村,1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竹瓦正街29号。 2019年,竹瓦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竹瓦镇] </ref> ==历史发展== 明清时期,竹瓦镇境域属蕲水县义门南乡。 1947年,属浠水县竹瓦区。 1958年,设立竹瓦公社。 1987年10月,分设竹瓦镇和朱店乡。 2001年,撤乡并为竹瓦镇。 '''行政区域划分''' 截至2011年末,竹瓦镇辖竹瓦1个居民委员会,莲花、石佛、叶花林、官塘、跃进、梅坪、双塘、龙山、周埠、胡安庙、东宝山、宝龙、会龙山、熊家湖、翠云潭、林山寺、古云庵、杨庄、百里岗、汪家窑、走马岗、柳树铺、双路、长庙、孔岗、燕山、柳坳、仙阁、水库、何冲、王岗、朱店、易凉亭、铜锣山、铁路、五丰、渡槽、冷水山、江家圈、马家窑、童凉、平岭、千亩、桃园、石洞、九坪、可店、六坳、熊堑、海地、火龙、东方红、放马墩、张茅、农科所55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竹瓦镇辖1个社区、54个行政村,1个村级单位:竹瓦社区、莲花村、石佛村、叶花林村、官塘村、跃进村、梅坪村、双塘村、龙山村、周埠村、胡庵庙村、东宝山村、宝龙村、会龙山村、熊家湖村、翠云潭村、林山寺村、古云庵村、杨庄村、百岗村、汪窑村、走马岗村、柳树铺村、双路村、长庙村、孔岗村、燕山村、柳坳村、仙阁村、水库村、何冲村、王岗村、朱店村、易凉村、铜锣山村、铁路村、五丰村、渡槽村、冷水山村、江圈村、马家窑村、童凉村、平岭村、千亩村、桃元村、石洞村、九坪村、可店村、六坳村、熊堑村、蟹地村、火龙村、东方红村、放马墩村、张茅村、农科所生活区; 镇人民政府驻竹瓦正街29号。<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历史沿革] </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竹瓦镇地处浠水县西北部,东南与清泉镇相邻,东北与汪岗镇交界,西南与巴河镇相连,西北临巴水河,镇人民政府距浠水县城区20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3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竹瓦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小丘起伏,西北一带较为平坦。境内最高峰位于张茅山,海拔235米;最低点位于柳树铺村斗家湾,海拔29米。 '''气候''' 竹瓦镇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温湿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年平均275天,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 '''水文''' 竹瓦镇境内属长江流域,巴水河从东北宝龙村人境向西南流经境内15.3千米,在走马岗村出境,主要支流有大沙港、熊湖高排。 '''自然资源''' 2011年,竹瓦镇有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0.7亩。 '''自然灾害''' 竹瓦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和冰雪冻害。洪灾年均发生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8年,田地淹没8000余亩,房屋倒塌400间,伤亡13人,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300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竹瓦镇辖区总人口7.6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552人,城镇化率63.8%。另有流动人口9000人。总人口中,男性40249人,占52.9%;女性35875人,占4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6078人,占99.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5人。 截至2017年末,竹瓦镇常住人口为48625人。 截至2019年末,竹瓦镇户籍人口为72131人。<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地理环境] </ref> ==经济== '''综述''' 2011年,竹瓦镇财政总收入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0万元,增值税285万元,企业所得税15万元。 '''农业''' 2011年,竹瓦镇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农业总产值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2%。2011年,生产粮食5.2万吨,人均683千克,其中水稻4.9万吨,小麦485吨。棉花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4204吨;油菜播种面积4.8万亩,产量0.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2.3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6.5万头,年末存栏2.6万头;家禽饲养量256万羽。 '''工业''' 2011年,竹瓦镇工业总产值7亿元,比上年增加4.8%,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4.3%;拥有工业企业1779个,从业人员1万人。 '''商贸''' 2011年,竹瓦镇有商业网点678个,职工1万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 '''金融业''' 2011年,竹瓦镇境内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上年增加20%;各项贷款余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邮电业''' 2011年,竹瓦镇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5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862万元。<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经济] </ref>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竹瓦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050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8所,在校生4200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780人,专任教师1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高中1所,在校生765人,专任教师136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8.7%,比上年增长6%。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竹瓦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5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文化专业户8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竹瓦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床位1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4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45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竹瓦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1户,人数309人,支出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长33%;医疗救助9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21人次,共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54户,人数2953人,支出2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长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35人,比上年增长16%。敬老院2个,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15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竹瓦镇有邮政网点1个,代办所4处。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5万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8个。<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社会事业] </ref>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竹瓦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1950吨;镇区主要道路两则铺设排水管道25千米。 '''供电''' 2011年末,竹瓦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40台,总容量1.4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0.25亿千瓦时。 '''燃气''' 2011年末,竹瓦镇镇区有加气站1个,煤气用户5658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竹瓦镇有京九铁路过境,有桃园铁路货运站1座;省道柳界公路过境,有公路客运站1座,日过境班车40次,年客运量60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竹瓦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多以楠竹为瓦的竹瓦村得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竹瓦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