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7.1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竹叶眼子菜 的原始碼
←
竹叶眼子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竹叶眼子菜001.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3610050781&di=99b85aabf99015e7955bfc822160b67b&imgtype=0&src=http%3A%2F%2Fimg0.imgtn.bdimg.com%2Fit%2Fu%3D1538252620%2C389460542%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 [http://fabales.blog.sohu.com/85648285.html 图片来自搜狐网] ]] '''竹叶眼子菜'''([[学名]]:'''PotamogetonwrightiiMorong''')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浮叶或沉水草本植物。根茎发达,白色,节处生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具长柄,稀短于2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南北各省区。生于灌渠、池塘、河流等静、流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除供观赏外,全草还可作为饲料,亦能入药,具清热明目之功效。 * 中文名: 竹叶眼子菜 * 学 名: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 * 别 称: 箬叶藻、马来眼子菜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沼生目 * 亚 目:眼子菜亚目 * 科:眼子菜科 * 属:眼子菜属 * 亚 属:眼子菜亚属 * 种: 竹叶眼子菜 * 同义学名: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 * 命名者及年代: Morong,1886 ==产地生境== 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南北各省区。生于灌渠、池塘、河流等静、流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 竹叶眼子菜喜光照充足,其喜温暖,较耐寒,在18-25℃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 多年生浮叶或沉水草本。根茎发达,白色,节处生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不分枝或具少数分枝,节间长可达10余厘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具长柄,稀短于2厘米;叶片长5-19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圆而具小凸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浅波状,有细微的锯齿;中脉显著,自基部至中部发出6至多条与之平行、并在顶端连接的次级叶脉,三级叶脉清晰可见;托叶大而明显,近膜质,无色或淡绿色,与叶片离生,鞘状抱茎,长2.5-5厘米。穗状花序顶生,具花多轮,密集或稍密集;花序梗膨大,稍粗于茎,长4-7厘米;花小,被片4,绿色;雌蕊4枚,离生。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 解剖特征:茎具皮下层,皮层中具有散生的机械束;维管柱为“多束型”,具多条木质管道;内皮层由。型和U型细胞所组成(O-U型);叶柄及花序柄中均具有散生的机械束。 ==繁殖方法== 该种植物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4-6月进行。亦可采用播种法进行育苗。 竹叶眼子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沉水植被中的优势种,在野外条件下主要依靠断枝繁殖,很少发现它的实生苗。干藏3个月后未处理种皮的种子发芽率极低,撕破种皮后显著地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在水基质条件下,25°C最适宜竹叶眼子菜的萌发,光暗周期对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冷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8个月时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竹叶眼子菜的种子不耐贮藏。 ==栽培技术== ===缸养=== 当在室内进行水族箱装饰时,宜选用直径3-5毫米的砾石作为栽培基质。如条件不允许,也可使用经过淘洗的粗砂作为栽培基质。在操作前的3天左右,最好给小苗追肥一次。如不与其他水生植物混栽,所用容器通常为中型水族箱,注意摆放地点应保证植株能够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将栽培基质铺入箱中,其厚度为5-7厘米。可先注入适量水至栽培容器中,然后即可种植。 ===管理=== 竹叶眼子菜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栽培,注意盐度不宜过高。水体的pH最好控制在6.5-7.8间,即呈微酸性至微碱性。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少,生长旺盛阶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即可。若环境荫蔽,则植株生长较差。室内栽培每天给予8-10小时的人工光照,也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其根茎可在冰层下的不冻泥中顺利越冬。最好不要使用农药对它们进行灭杀,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该种植物虽为多年生,但容易老化。在一般情况下,其观赏时段自成形后每年可达3个月以上,如不进行更新,其连续栽种不宜超过2年。当植株出现明显衰败迹象时,应该予以更新。 ==病虫防治== 在实际栽培中,竹叶眼子菜不易患病,但会遭到长腿叶甲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在露天水养时,常会招致蚊虫孳生,可在水塘中投放一些小型鱼类,以清除孑孓。 ==主要价值== 该种植物适合室内水体绿化,除供观赏外,全草还可作为饲料,亦能入药,具清热明目之功效。<ref>[https://www.cndzys.com/yinshi/changshi/1699062.html 竹叶眼子菜的功效与作用]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5 植物分類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竹叶眼子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