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87.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端午情结(上官建国) 的原始碼
←
端午情结(上官建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端午情结'''<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664893/pexels-photo-1366489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4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追端午情结》'''是[[中国]]当代作家上官建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端午情结=== 隐约记得40年前从事汉语文学学习当学生时,《古代文学》课程结业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试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选自战国时期楚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九章》中的《湘夫人》一诗。《湘夫人》是写湘君相约湘夫人但最终未能[[见面]]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深情。 至于我在考场上是如何搜肠刮肚旁征博引作了怎样的回答论述,实在记不清楚了。但是,屈原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倡导]]举贤授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却屡遭保守势力诽谤打击,被楚怀王疏远,又遭楚顷王放逐,最终因痛切国家日益危殆,理想无法实现,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所表现出的为国为民誓死抗争,以身殉国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长久地留在华夏儿女的记忆里。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屈原于约公元前278年殉国,至今已经2300年了。无论黄河南北还是荆楚大地,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和礼仪,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代又一代老辈人都会向晚辈讲述五月五日这天,同其他节日有什么不同。 五月的熏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花朵,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平畴沃野麦穗飘香,处处朝气勃勃。就连我们家院子里的那株石榴树,也在青枝绿叶间点缀着许多绚烂夺目的殷红花朵,给节日[[增添]]热烈气氛。按照我们当地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门上都贴老虎画像。那时候,身为教师的父亲要我画老虎,没有虎样作依照,我就画家中养的那只大黄猫,照猫画虎进行描摹。一支铅笔,几张粉练纸,先用铅笔勾勒出那只猫的卧姿、坐姿、走姿和跳姿。一种姿态画一张纸,然后打开蜡笔盒,取出黄色、黑色、橙色等颜色的蜡笔,在纸上涂抹出不同的色彩。父亲说,猫和虎在动物中虽属一科,但有许多不同。虎耳不能像猫耳那样尖,虎是百兽之王,额头纹络有个像“王”字图形。我在父亲的指导下[[认真]]修改。端午节哪天,我把画好的“作品”用糨糊粘贴在大门和各个房门上。 上小学时,不仅我每年端午节前画虎,我的同学也画虎。有的在家里画,有的在学校画,互相观摹取长补短,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五月五日一大早,那些“作品”被张贴出后,远观近瞅孩子们画的那些“福虎端阳”,既有出自儿童之手的稚拙华美,又有承接着历史久远的风尘厚重,更蕴含着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期盼。福虎镇宅压邪,神圣而又耐人寻味。 在端午节日里,给门侧插艾的风俗已经从古代传到现在。南朝梁时的王筠在他的《五月望采拾》诗里写道:“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可见端午节采艾自古就有这种风俗。艾是一种散发着辛辣清香气味的草药,我家院子里就有一丛,茂密青葱鲜绿可爱,而且年年割,年年发。端午节前前来割艾草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要把艾拿回去剪成段,浸泡在温水中洗脚、擦退,有的人要迎合门侧插艾可防疫病的习俗。家中小孩要在手腕、脚脖系红线,寓意拴住好管。同时还要佩戴母亲用花布缝制的内装麝香、卫生球粉末的“香布袋”,鸡、猫、狗、鸭,葫芦石榴,形形色色的“香布袋”各具形态,馨香扑鼻。大家说:“佩戴香囊,百病不生。”寄托着老辈人[[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 这天,家家都要用清水浸了糯米和红枣包粽子,母亲包完粽子还要忙着炸油条、蒸包子,并且嘱咐我,一定要给住在村西大口井边的张家大奶奶送端午。大黄杏根本不用买,我曾在《井边有棵甜杏树》那篇散文中写到的张大奶奶承诺,年年给我们几个曾偷过她家杏的混小子送杏,老人家一口唾沫一根钉,说话算数,年年端午节都会来送来香甜可口的大黄杏。我也遵照母亲的嘱咐,给张大奶奶送端午节多种吃食作为回报。人心都是肉长的,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端午节这天的中午时分,邻人们都相互[[赠送]]各自的美味佳肴,一碗一盘,一钵一篮,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笑语盈门,浓浓的邻里情弥漫在村间的大街小巷。 无论从古代人或者现代人的视觉来看,端午节都是纪念屈原引人哀思的节日。屈原是先秦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谱系中的核心内含之一。 从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次发生的传播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惜一切代价外方输入、内防反弹,把拯救每个患者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才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疫情防控“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好局面。作为生活在共和土地上的中国人,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 反观西方那个以“民主”、“普世价值”自我标榜的霸主国家和它的追随者,拥有全球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条件,却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今,他们国内种族矛盾激烈冲突,枪支泛滥民不聊生。金钱、利益、揽权是当政者的唯一追求。在国民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已达数千万、死亡已超过百万的国势危殆下,“日薄西山”的颓势已经显现。 正如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他的《马克思全集》第232页指出的那样:“当人类出现疫情大流行,资本主义就会暴露出种种弊端,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来看,瘟疫也是资本主义的丧钟。”马克思的预言,必然会实现。 现在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悼念伟大爱国者屈原的方式依然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也铭记在我的心中。 傍晚时分,西边蔚蓝的天空高悬着一轮弯弯的月亮。我带了香表蜡烛出了村,来到荷花塘边,摘下一红一白两朵莲花,走到汾河岸边,用丝绳系在花蕊间点燃后,我把莲花灯轻轻地放在水面焚香燃表,虔诚叩拜。只见莲花灯火闪烁着微弱的光亮,渐渐离开岸边,随着轻波微浪的推动,向河的中心飘去。在淡淡的月光下,莲花灯带着[[古老]]的气息,带着我对屈子的[[深情]]追念,顺着河湾漂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无独有偶,故人甘明河先生也用他擅长赋诗填词的方式,表达他对屈子的悼念深情,题曰: 相思引·端午感怀 五月田畴麦渐黄, 丰盈金穗满包浆。 门庭悬艾, 端午粽飘香。 汾水鸣咽思屈子, 忠魂远去志不亡。 莲灯闪烁, 钩月照贤良。 七绝·端午 汾水波涛碧浪翻, 奔腾呼啸诉臣冤。 酿蒲插艾包香粽, 邀月倾杯悼屈原。<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端午情结(上官建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