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149.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的原始碼
←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jpeg|有框|右|<big>福建江夏学院(校园风光)</big>[https://static-data.eol.cn/upload/school/201915/1552643118_4799_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gkcx.eol.cn/school/2606?fromcoop=bdkp 来自 中国教育在线 的图片]]]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福建江夏学院]]党委直属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前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2016年10月20日改设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3月18日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其视作[[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以及人格培养、素质养成的重要环节。 ==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专职教师38人,[[行政人员]]3人。专职思政课教师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2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3人),讲师<ref>[https://www.sohu.com/a/128543718_614694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讲师?这8招必备!],搜狐,2017-03-11</ref>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3人);博士8人,占比21%,在读[[博士]]4人(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27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5人,占比92%;60后4人,70后16人,80后18人,平均年龄 43.4岁。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六个教研室:原理教研室、概论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心理教研室。开设五门本科思政课与一门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开设多门选修课或[[网络]]课程:《法律与人生》、《共和国重大事件解读》《身边的历史》、《通向美好生活》、《身边的幸福学》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度的责任意识与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投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之中,认真学习、传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自觉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我们秉承“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教育理念、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以思想传播为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工作目标,坚守原则、回眸[[历史]]、关注现实。我们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知识传授与思想传播的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异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贯通,思想教育与个案化解的互动,教学质量与学术素养的并重。 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学校第二批应用型学科建设行列。目前,学院设有[[教学]]、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有: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省教工委首批)及新思想研习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新时代人民信访思想研究中心(隶属省级信访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院)、“博思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教授工作室等;同时,开设“思想者微言”(“思微”)微信群和“柳绿思语”公众号等学术、工作交流媒体。 教学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行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与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水准和[[教育]][[质量]]。获得国家级“精彩一课”1项、优秀课件1项,省级“精彩一课”3项;省级重大教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省级网络课程5门;全省高校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1项,全省思政课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7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5项。 ==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本着教学、科研互动的原则,我们在[[学术]]科研上着力探索“三个层次、三个环节、三者联动”的科研机制,并已取得相应成效,即教授、副教授、讲师三个层面的不同科研定位与目标;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等三个环节的相互贯通;教学组织、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三者的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共发表核心期刊<ref>[https://www.sohu.com/a/411885661_120604158 SCI、EI、核心期刊的前世与今生 ],搜狐,2021-03-28</ref>论文21篇,获批省级以上课题1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省级重大课题2项,获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和省领导批示。 ==对外交流== 对外交流方面,马院教师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已取得若干学术组织的单位理事与个人理事或常务理事资格。主要有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分会、福建省哲学学会、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福建省伦理学会与福建省社会发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同时,马院教师先后在本校、省内外高校、地方政府和武警部队等开设了近四十场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新时代大国外交、国际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等专题讲座、报告,社会反响良好。 当前,马院全体教师正凝心聚力,在学校党委领导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在思政课发展的春天中不断奋进,实现教学、科研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视频== ===<center>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福建江夏学院航拍——魅力江夏</center> <center>{{#iDisplay:h0329f0t4qj|560|390|qq}}</center> <center>福建江夏学院《男孩》</center> <center>{{#iDisplay:l05675bd3g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