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8.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社会学概论 的原始碼
←
社会学概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6/M00/7D/79/p4YBAFqdahOAfavjAABCevvHz5w362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74018/5296063375/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社会学概论'''》,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9781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阅读使一个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132866_476211 什么是时代的知识结构——汤胜天],搜狐,2016-11-04</ref>,全面提升人文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06238408_558455 陈丹青: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搜狐,2017-11-24</ref>,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编写工程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广泛听取了高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师和大学生的意见、建议。 《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系统地概述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特征、基本内容等,是一部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材。 ==目录== 导论 节 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关于[[社会学]]的定义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社会学发展的历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学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 第四节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二、学习社会学的方法 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的准备 二、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 三、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社会调查 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 三、中国社会学者的社会调查 四、西方社会调查与社会学方法评析 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节 人的属性和社会的本质 一、人的属性 二、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 一、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社会类型 二、社会交往 第三节 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与类型 二、社会化的阶段与场所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功能 四、社会化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节 社会网络 一、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与功能 三、社会网络分析 第二节 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类型 三、社会群体冲突及其协调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社会群体 一、性别群体与年龄群体 二、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三、利益群体与信仰群体 第四节 作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家庭 一、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二、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三、家庭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社会组织 节 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三、社会组织与现代社会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组织体系 一、组织目标与组织结构 二、社会组织的结构分析 三、社会中的组织体系 第三节 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家长制与科层制 三、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变革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 二、单位组织及其变革 三、中国民间组织 第五章 社会制度 节 社会制度概述 一、社会制度的定义及分析的视角 二、社会制度的类型 三、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分析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社会制度的多重功能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一、社会制度的变迁动力 二、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 三、社会制度的选择与创新 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节 阶级与阶层 一、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与阶级、阶层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 四、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 一、旧中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阶级、阶层 三、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 四、阶级、阶层结构的协调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二、社会流动的理论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第七章 社区与城市化 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定义 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第二节 中国的农村社区及其发展 一、新中国农村社区的变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与中国的城市社区发展 一、城市化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第四节 统筹城乡发展 一、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 二、统筹城乡发展 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 节 社会发展概述 一、社会发展的概念 二、社会发展原理 三、社会发展观 四、社会发展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概述 二、当代主要社会问题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公正 一、社会公正的含义 二、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 节 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 二、社会建设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概述 二、社会政策的构成与作用 三、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现代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 社会管理 一、社会管理的基本格局 二、社会管理的组织和制度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过程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社会学概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