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107.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破火山口 的原始碼
←
破火山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破火山口</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5c30bbe94579e3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veer.com/photo/156294029?utm_source=360&utm_medium=imagesearch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破火山口 著名火山口: 阿苏火山 代表性火山口: 圣海伦破火山口 |} '''破火山口'''(Calderas):一种在火山顶部的较大的圆形拗陷,其直径往往大于1英里。通常是[[岩浆]]回撤、[[火山]]自身塌陷时形成,或浅部岩浆囊喷发而形成的。大量岩浆的撤退可能是由于其构造支撑的丧失而造成的。在西班牙语中Caldera 意为罐或大锅,在Canary岛原来指锅底状的拗陷,而不管其成因。 破火山口直径可达8-16公里,而火山口直径通常不超过1-1.6公里,主要是在火山喷发期间由于爆炸而挖掘出来的。<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031104 阿苏山:世界最大的破火山口]知乎</ref> == 主要分类 == 按形成原因,破火山口分成三类: 喷发式破火山口(Explosion calderas)单纯因喷发造成的破火山口。 沉降式破火山口(Subsidence calderas)单纯因沉降形成的破火山口。 复合式破火山口(Composite calderas)由喷发后沉降所产生的破火山口。 == 形成原因 == 破火山口的面积大,直径通常达到数哩甚至数十哩;以往多认为破火山口的成因是由于猛烈的火山喷发作用(超级火山)所形成,但新的研究显示陷落才是主因。Howel Williams认为部分锅状火口是纯粹由火山爆发所形成,称为喷发破火山口,不过这类的火口臼甚少且面积也较小。 无论火山的形状为为何,最初的形成原因全都是由喷发作用开始,但是大量喷发之后导致火山锥下方空虚,引起火山锥顶陷落使得火山喷发口扩大,进而使得火山口的范围更加扩增,也因此许多破火山口都是先因喷发作用而后再由陷落导致的双重作用所形成,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此说法应该称做"爆发陷落说"(Explosion-collapse theory);另有少数破火山口可能是单纯因沈降作用而成,在此沈降发生的前后并未伴随喷发作用,例如[[夏威夷群岛]]上的[[莫纳洛亚火山口]]及[[吉劳亚火山口]]都是纯粹因为岩浆柱往下方低降导致较上地层陷落而造成,也因此火山口周围通常会发现断层崖壁,并且逐渐层移使火山口周围的崖壁陷落并扩大,之后就形成大型的破火山口;而在沉降破火山口之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称为锅状沉降(Cauldron subsidence),倘若有一块接近圆形的岩块沉落陷入岩浆穴当中,使下方岩浆受到上方压力而沿圆形周围的裂隙垂直窜升,冷却之后造成环状岩墙,因此锅状的火山口通常伴随着被被蚀的环状岩墙构造。 ==著名火山口 == [[阿苏火山]],位于[[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东北部,略呈椭圆形,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8千米,面积250平方千米。在大火山口内有10余个喷火口(故又称复式火山),并形成中央火口丘群,其中以高岳、根子岳、乌帽子岳、中岳和杵岛岳最有名,称之为阿苏五岳。高岳最高,海拔1592米。中岳仍有火山活动。阿苏山火山口外的外轮山,海拔1000米,内侧多悬崖峭壁,熔岩裸露;外侧地势较缓。登上外轮山北侧的大观峰可眺望阿苏山全景。大火山口内多[[温泉]]、[[瀑布]],风光绮丽,辟有阿苏国立公园。日本九州中部阿苏山的火山口。 日本九州熊本县境内火山,高1,592公尺,周长114公里,南北27公里,东西16公里。其破山口为一巨碗形火山凹地,标志著原火山口的所在,内有活火山中岳和许多温泉。阿苏山有居民,[[公路]]和[[铁路]]交织如网。山上牧场用於养牛和生产乳品。此火山为阿苏国立公园的主要景观。 山体阿苏山区建有[[京都大学]]的火山研究所、阿苏山气象站和阿苏神社。登上外轮山北壁的大观峰,可以眺望阿苏山全景。交通便利,有国营丰肥铁路干线和支线高森线通过,并有公共汽车和空中索车从阿苏车站和宫地车站直达阿苏山的大火山口。阿苏山火口原上水利条件好,外轮山麓牧草丰茂,位于火口原上的宫地、内牧、高森3镇及其周围的11个村,约有8万居民,农耕、养蚕和畜牧业都很兴盛。在阿苏火山博物馆可以通过遥控设置在中岳火口的2台摄像机来观察火山里面的状况。 乌帽子岳北坡山腰处有一被火山灰覆盖的[[草原]],春秋季可放牛马,冬季则可作[[滑雪]]、溜冰场等。阿苏山缆车是活火山缆车,1958年完成。由登山游缆车终点到火山口,高低差108米,要4分钟。是可乘坐91个人的大型缆车,每隔15-20分钟运行,客人拥挤时每隔6-15分钟运行。在上山的路上(可以看到一些老的火山口,特别是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袖珍火山,因为停止活动的年代已经久远,整个火山都长满植物,象一个绿油油的馒头,非常可爱。 == 参考来源 ==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返回「
破火山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