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43.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研究和学习鲁迅(茅盾) 的原始碼
←
研究和学习鲁迅(茅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DM40.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BF4DPV0543QWGK.html 茅盾]]] '''《研究和学习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新认识》半月刊拟出"[[鲁迅]][[研究]]"特辑,(此文和读者见面时,该特辑或许已经出版,)预定了十二个题目:一、鲁迅[[思想]][[发展]]的[[体系]],二、鲁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三、鲁迅与[[中国]][[革命]],四、鲁迅与中国新兴文学,五、鲁迅的创作方法,六、鲁迅杂文的研究,七、《阿Q正传》与中国[[农民]],八、鲁迅与青年,九、鲁迅与妇女,十、鲁迅与新文字运动,十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十二、鲁迅与中国翻译界。 以上十二题是《新认识》编者之一征农[[先生]]写信告诉我的,那[[时尚]]是"拟予",以后或有变动,我不知道。对于此十二题,我毫无"疑议",虽然我觉得倘若照此"列举法"研究起来,不仅有十二题可拟,就是二十题也拟得出。但问题不在题目之多少,而在我们究竟应该从哪几方面去研究,才能够认识出鲁迅[[价值]]的全面,而且从这认识能够增加我们"精神的食粮"与战斗的力量。 鲁迅先生在文化上工作的范围,异常之广阔;他对于中国思想界之影响,异常地普遍而深入,(所以如果列举研究,就是二十题也举得出。)正唯譬如此,所以"研究鲁迅"是目前紧要的工作,然而也是不容易的工作。这需要多数富有学养的人们长时期的努力。鲁迅先生是战斗了一生的,"研究鲁迅"同时就是学习他的战术。对于他,研究和学习不能分开;这是我所感到的第一点。 如果我们把他仅仅当作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来研究,他在地下一定要说我们"太乏";我们必须认明:他是"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他是“中国民族有前途的明显的保证",他的工作是一把坚利无比的宝剑,他现在死了,这把宝剑留在战场上,(不是送进博物馆!)需要我们无数的后死者共同举其它来,艰苦地学会使用它的方法。 在民族存亡关头和战争紧张的现在,"鲁迅研究"的意义就是继承他的工作。学究式的研究决非我们的当前急务。就我所见到的说,屹立在我们面前,必须我们牢牢记住,时时追踪的。—— 一是他的战斗的精神。鲁迅先生死后,"继承他的战斗的精神",已经是普遍的呼声了,但是一句空话不够,我们必须有具体的切实的认识。以我所见,这是"一口咬住就不放"。他好像是盘旋于高空的老鹰,他看明了旧社会的弱点就奋力搏击。二次,三次,无数次,非到这弱点完全暴露,引起了普遍的注意,他不罢休。他发现了敌人时,对准敌人的要害投戈一击,敌人如果扑倒了,他一定还要看一看是不是诈死,要是诈死,他一定再加以致命的打击;敌人如果败逃了,他就追逐在遁逃的敌人的后面,非把他缴械是不放手的;敌人躲到洞里去了,他一定还要挖出他来消灭他的武力。放纵了敌人的危险,他是认识得最清楚的。中庸主义的绅士们哗然叫着"穷寇勿追",鲁迅坚决地回答到:“叭儿狗非打落水中又从而打之不可!"伪善者攒眉苦眼说他太伤恕道,他的回答是:“对于这班东西,我还欠尖刻!" 这种"一口咬住不放"的斗争精神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然而我们不要忘记:鲁迅又是主张有计划地进攻,主张韧战的。他反对但凭血气之勇的"赤膊上阵"的战术,他反对轻率躁进。他主张看清了地形,找好了掩护,然后沉着接战。沉着接战和"一口咬住了就不放"配合起来,然后胜则可以消灭敌人的武力,不胜亦得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冒险轻进以至损伤了自己的实力,和放纵敌人,他是同样地反对的。 鲁迅的"一口咬住了就不放"的精神,不但表现在接战及已战之时,也表现在未战之前。他在准备攻击的时候,在研究和观察的时候,也是"一口咬住了就不放"的。无论问题的大小,他都一口咬住了就不放地用全力来研究。研究得还没有透彻,理解得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他不轻于发言;对于敌人的弱点和要害还没有看得极准的时候,他不轻于一击。他写一条千把字的杂感所用的力气并不少于几千字的长文,他的一条短短的杂感里闪耀着他的丰富的学识,深湛的修养,和缜密的观察。如果我们平时对学术对问题没有这种"一口咬住了就不放"的下苦功的精神,而只知在斗争时学他的“一口咬住了就不放",还是没有用的;也许我们所咬住的不是敌人的要害,也许我们咬住了在韧战的时候敌人的一个回手竟不是我们预先料到的,因而仓皇失措了。 二是他的战斗的技术。大家都知道鲁迅的战斗技术的特点是讽刺和幽默。他的杂感往往使被攻刺的对象弄得啼笑皆非,而这巧妙的泼剌的使"人"啼笑皆非,就给与了读者大家以愈读愈隽永的回味,愈想愈明白的认识。有些讽刺和幽默的文章能够刺激读者,然而不耐咀嚼。有些是虽耐咀嚼,然而咀喻出来的东西所起的作用只是消极的。鲁迅的讽刺和幽默却是使人不得不然要一遍一遍地咀嚼,而且愈咀嚼他的积极的作用也愈强烈。他的小说固然如此,他的杂感尤启发挥了这特点。这一新的形式(杂感),是他所发明,所创造,而且由他发展到最高阶段。 然而我不主张勉强学他的讽刺和幽默。没有他那样的天才,没有他那样深厚的学养,勉强学他的独特的讽刺和幽默的作风,难免要"画虎不成"罢。我们可以学,而且应该学的,是他的战斗技术的又一方面。 例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讨论到一个极重要的革命行动的问题,而且是篇长的论文,但是通偏没有一句枯燥的空洞的说教,通篇是那么踏实,那么隽永而且透彻,引诱着任何人(即使是本想读读消遣的人们)不得不读下去,而且刺激起任何读者的读第二遍,第三遍,终至于心神感悟,明白认识了"对敌人宽纵就是对同志残忍"的真理。 又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也是引诱着任何人不得不读下去,而且刺激着任何读者深深思索一番的。在这短文里,鲁迅运用了白娘娘和法海和尚的传说,(想想这传说是多么普通!)来指出压迫制度之不会天长地久,而压迫者(法海和尚)的"躲到蟹壳"里不能出头,倒是永远的。鲁迅的巧妙的艺术几乎是"催眠"了读者似的,使他们不能不俯首于这真理之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对于我们中国人的笼统主义,十全主义,形式主义,痛下了针砭。然而这样讨论到思想问题的文章也是引诱着人们不得不读下去而且要再三读的。 可是,说明了某些问题的真实,揭示了旧社会的某些“毒疮",仅不过是鲁迅的杂感的价值的一面。另一面,而且尤其重要的,是他的杂感不但使我们认识现实,而且使我们知道怎样去分析现实。他的杂感是一面"镜子”,同时又是一把"钥匙";它帮助我们养成了自己去开启现实的门户的能力。 不摆出说教的面孔,不作空洞的理论,而是从具体的能够引起普遍注意与兴味的社会现象出发:这是鲁迅的杂感所以有绝大"魔力"的原因,这是它们所以能和他的小说有同样高的艺术价值的原因! 他的杂感教导我们一件最重要的事:反公式主义!他的杂感是医治公式主义的良药! 而这一面,正是我们不得不赶快学习的。公式主义的病菌现在已经弥漫于我们的文艺界,使得我们的作品变成枯燥,无力;前进的青年因为要"前进",还能耐心读着,然而既是公式的地接受了,也只能公式的地运用,独立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就无从养成。至于"前进"以外的广大读者群众呢,自然也有能耐心读的,可是硬梆梆的公式反而叫他们害了思想上的消化不良症,结果恐怕非弄到他们不敢来领教为止。 在"研究鲁迅","学习鲁迅"的呼声中,我们来一个彻底的肃清公式主义的运动罢! 十一月二十一日<ref>[https://www.kanunu8.com/book3/8330/184865.html 研究和学习鲁迅] </ref>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ref>[https://www.kanunu8.com/files/writer/8316.html 茅盾]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研究和学习鲁迅(茅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