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96.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的原始碼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圖像 = [[File:Par1.jpg|缩略图|center|[https://gss2.bdstatic.com/-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652f7090d8c451daf6f60bed8ec6355b/3b87e950352ac65c6ec28ebdfef2b21192138a3d.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22年3月5日 | 國籍 = 意大利 | 别名 = | 職業 = 导演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马太福音》</br>《索多玛120天》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 1961年开始执导筒。1964年的《马太福音》将圣经故事以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搬上银幕,遭到当时所有左翼人士的强烈抗议。他改编拍摄了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构筑他独特的史诗宗教的认识体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改编自中世纪题材的文学名著,是一种精神的欣悦和狂欢。《索多玛120天》则将他的性虐待幻想推到极致。<ref>[http://people.mtime.com/895943/details.html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时光网[引用日期2015-07-10]</ref> 1975年在罗马郊区被一个17岁的男妓用棍棒谋杀,时年53岁。这位毁誉参半的大师的猝然暴毙震动了欧洲文艺界:教士们在他尸骨末寒时便开始驱除他的“邪恶魂灵”,而他的朋友、学生和崇拜者们(其中包括[[萨特]]、[[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和罗兰·巴特]])则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尊奉他为“圣—皮埃尔·保罗”。 == 导演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作品充满影像活力,寓意深刻。导演本人是同志,在自己的电影里却很少涉及这个题材。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他导演了第一部片子《[[寄生虫]]》(Accattone),继承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真实地呈现了罗马的边缘阴暗面。 <p style="text-indent:2em;">1964年的《[[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以现实主义风格讲述了[[耶稣]]的一生,被认为是最忠于[[基督]]精神的宗教影片,在美国获得宗教团体的广泛认可。假如这些教会得知[[帕索里尼]]既是共产党员,又不信神,还是[[同性恋]]者,他们大概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p style="text-indent:2em;">帕索里尼的作品常向古典名著取材,比如《俄狄普斯王》(Oedipus Rex ,1967)《十日谈》 (The Decameron,1970),《[[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 Tales,1971)《[[一千零一夜]]》(Arabian Nights,1974) 等,在这些影片中,他通常采用自然光线,并起用非职业演员。 <p style="text-indent:2em;">帕索里尼最受争议的影片是死后上映的遗作《萨罗》或《索多玛120天》(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 个人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批评家们对帕索里尼的死的评论是:“死亡模仿艺术”。这位著名的异端人物一生[[桀骜不驯]]。他以其残酷、暴烈、令人惊怖的电影、文学作品,以其明目张胆的“犯上作乱”和传奇般的生活故事来颠覆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说法“。具有象征意味的是:他的被杀似乎是他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情节,一个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结局。 <p style="text-indent:2em;">帕索里尼称得上是一个混乱躁动的巨大的矛盾综合体;他的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农村妇女;他是战后艺术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意大利共产党]]在1949年以同性恋为由将他开除;他景仰神圣和主,但他14岁就放弃了天主教信仰并一生与教会公开对抗;以无产阶级左摄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站到了警方一边反对学生革命;他批评电视开创了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谭》中公开蓄意地表现色情;他的影片《软奶酪》因[[渎神]]而给他带来了四个月的监禁;而两年之后,他又以《马太福音》一片获天主教电影大奖;这位被称为“[[文质彬彬]]、具有深厚美学修养”、反对野蛮暴力的诗人、小说家却拍摄了据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萨德侯爵的小说改编的影片《萨罗》(索多玛120天),在银幕上展现了肮脏、血腥、不堪入目的场面(这部帕索里尼绝笔之作在所有国家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结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同性恋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却固执地视堕胎为法西斯主义行为…帕索里尼1922年3月5日生于意大利波伦亚。他在故乡上完中学和大学,战时被征入伍,战后他捣家人避难费留里这个贫困落后的北部地区,在中学任职,并以该地方言发表诗作。当时,以方言写诗,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称得上是一项创举。1947年他加入共产党,同时开始阅读意大利共产党精神领袖[[葛兰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败坏”,被革除教职,遂与母亲赴罗马定居。 <p style="text-indent:2em;">50年代初,他任教于罗马邦区贫民窟学校。于是他目睹了一无所有的流氓无产者的被社会所遗忘了的生活角范:这里有骗子、窃贼、强盗、妓女、妓男,有被污辱与被损害的,有肮脏、下流、背叛……他记录表现这些社会历史边缘人物的文学和电影作品屡道非议,但他声称:“真正的残酷来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质使人恐怖。”在此其间,他先后写了《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等反映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在当时是为人瞩目的新进小说作家。而且由于他的小说比较注重视觉,特别受电影人的喜爱,很多导演纷纷邀请他撰写剧本。他曾先后为[[马里奥]]苏迪特、[[费里尼]]、波罗格尼尼等人撰写剧本。其中费里尼的两部名作《卡比利亚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就是与费里尼合写的。当时还年轻的[[贝尔托鲁奇]]对帕索里尼极为尊敬,并请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为他写了处女作《死神》的剧本。 <p style="text-indent:2em;">50年代末他出版了使他位居最伟大的当代文学家行列的两部作品:诗集《葛兰西之烬》和小说《暴力人生》,后者因描写妓女与皮条客的生活而被指为“猥亵堕落”。此时他已开始与索尔达蒂、[[费里尼]]等电影大师合作编剧。他第一部独立导演的影片是《乞丐》,改编自他本人的作品。第二部为《罗马妈妈》。影片以一个贫困暗娼为主角,描写她们悲惨无望的生活。影片再度成功,获得62年[[威尼斯电影节]]俱乐部联盟奖。在他的影片中,充斥着强烈的宿命感和悲剧性。他的影片《软奶酪》只放映一次即被永远禁映。他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因内容不良被起诉33次,而帕索里尼却说:“以保护他人道德为名禁止色情,是为禁止其它更具危险性的事物找借口。”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的最后作品——《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揭露现代消费社会残忍的虐待狂般的暴殄天物的力量,把“施虐狂/受虐狂”的称号送给所有的观众,引起轩然大波。影片成了这位诗人的凄厉绝望的呐喊。作为一位身体力行的革命家,帕索里尼的目光总是凝聚在生活在资产阶级世界之外的苦难者身上。他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但是他深入骨髓地自我憎恨:“我同[[莫拉维亚]]和贝尔托鲁齐一样,是个小资产阶级分子,也就是说,是个狗屎蛋。” <p style="text-indent:2em;">他热爱一无所有的流氓无产阶级,他经常在影片中搬演、重现圣经中耶鲜受难的场面,而被他视为现世基督的人物往往是窃贼、抢劫犯之流。他以其特有的风格来“污染”神圣。但是他认为:真正被污染的是罗马郊区的贫民百姓和广大的被剥削阶级,正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庸俗油滑的资产阶级用虚伪透顶的教义来“污染”纯真率直的无产阶级群众。帕索里尼永远是矛盾和争议之源。他在1964年改编拍摄了《马太福音》,将圣经故事以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搬上银幕,并以近乎纪录片的方式运用镜头和调度,在他看来,马太是基督众使徒中最入世、最具革命倾向的一位。但几乎遭到了当时所有“进步的”左翼分子的强烈抗议。 <p style="text-indent:2em;">在现代语言学与神话人类学之间微妙的关系影响之下,帕索里尼的创作开始偏离“新现实主义”的传统,转而关注神话和意识形态,同时继续构筑他的史诗宗教的认识体系。他改编拍摄了《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在前一片中,他改动了那些人所共知的情节,重新塑造了主人公借以表达他个人的观点:[[俄狄浦斯]]不是一个遭到命运诅咒的悲剧人物,而是一个拒绝理性地自我反思而走向毁灭的暴徒。他最终瞎眼、流浪,罪有应得(这正是盲目愚蠢的现代人的写照)。这两部影片进一步确定了帕索里尼对边缘文化和前工业文明的依恋,他认为资本主义建立了丧失了神话感性的世界,使人们丧失了对神化身份的认同感,丧失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于是在《美狄亚》中,美狄亚象征无产阶级的复仇就具有了新的含义:他们借助巫术神话的力量战胜理性与秩序,获得解放和自由。 ===生命三部曲=== <p style="text-indent:2em;">他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谭》则更近于一种“狂欢”,一种大众神话。这些影片以精妙绝伦的奇观景象、轻松幽默迹近下流的色情笑话和精心编排的异国情趣获得了惊人的票房。这三部影片标志着帕索里尼中止了他对古老传奇的现代寓意的探究,脱离了神性的护佑,转而与民同乐。他深信“生命三部曲”在性爱上坦然不讳,正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政治抗争”手段。“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归根到底,身体生命是不能被禁锢的。 ===广遭非议=== <p style="text-indent:2em;">在1975年,帕索里尼完成了自己最惊世骇俗的最后一部电影《[[萨罗]]》(又名《索多玛120天》),将法国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银幕。萨德侯爵在法国以致世界文学史上一向难登大雅之堂,他的作品以性风俗尤其是虐待狂的大肆描绘而著称。现代学术界在研究虐待狂这一现象和病例时,就采用萨德的姓氏命名。该作者最著名、最遭非议的就是这部《索多玛120天》。帕索里尼却将之更进一步,将时代背景定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并使原作中狂乱的文字化为影像,实在是惊人之作。有人称这部影片是“一部不可不看,却不可再看”的影片。 帕索里尼始终在他的生命激情、性意识形态和政治两极之间摇摆撕裂,一边是美学、异教、隐逸,一边是现实、大众和革命;一边是[[弗洛伊德]],一边是[[马克思]]。他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抛弃自身,直至死亡。 == 电影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电影作品列表:1961:Accattone迷茫的一代1962:MammaRoma <p style="text-indent:2em;">罗马妈妈1962:Laviamociilcervello洗脑1964:VangelosecondoMatteo,Il马太福音1964:Comizidamore爱的集会1966:Uccellaccieuccellini害鸟和益鸟1966:Streghe,Le女巫1967:Edipore(1967/I)[[俄狄浦斯]]王1968:Teorema定理1968:Capriccioallitaliana任性的[[意大利风格]]1969:Porcile猪圈1969:Amoreerabbia爱与愤怒1970:Medea美狄亚1970:Decameron,Il十日谈1971:RaccontidiCanterbury,I[[坎特伯雷故事集]]1974:Fioredellemilleeunanotte,Il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1975:Salòole120giornatediSodoma萨罗(索多玛120天)附小传:生于意大利博罗尼亚的贫民窟,父亲是来自拉文纳的没落贵族,母亲则是农家女,由于家族血缘的复杂关系,皮尔·保罗·帕索里尼一家几乎包有[[亚平宁半岛]]所有的族群,而他也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典型的意大利家庭。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他小时候辗转各地。大学时读文学系,在19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如《格伦姆西的遗骸》和《我们这时代的宗教》等,很快就在文坛上以诗人成名。 <p style="text-indent:2em;">《生活的青年人》和《激动的生活》 <p style="text-indent:2em;">其后写了《生活的青年人》和《激动的生活》等描写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是当时相当受人注目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和诗集中较常使用方言,而这却是当时执政的法西斯政权所不容的。他的小说比较重视视觉和映像,因此受到电影制片人的赏识,一般电影导演纷纷请他写剧本。他第一部电影剧本是马里奥苏狄特导演,索菲亚.罗兰主演的《河娘泪》(LaDonnadelfiume,1954),以后相继写了许多名导演导演的一级剧本,也因此与电影界产生了深厚的关系。 <p style="text-indent:2em;">《寄生虫》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他导演了第一部片子《寄生虫》(Accattone,1961),承继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真实地呈现了罗马的边缘阴暗面,映像构成极为出色,在威尼斯影展上获得了热烈的赞赏。 <p style="text-indent:2em;">《Laviamociilcervello 1962》 <p style="text-indent:2em;">接着又导演了一部描写私娼的电影《Laviamociilcervello,1962》,较之前作更是成功,在1962年的威尼斯影展中获得意大利电影俱乐部联盟奖,但是因为题材尖锐,风格独立,被保守势力认为是亵渎神明,以至于当局将他逮捕并缺席审判。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太福音》 <p style="text-indent:2em;">1964年的《马太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St.Matthew,1964)以现实主义风格讲述了这个广为流传的圣经故事,虽然手法一如既往的狂放,但这部影片却被认为是最忠于基督精神的宗教影片而获是广泛认可,它也获得威尼斯影展审查员特别奖并获得1967年三项奥斯卡提名。基于自身文学的素养,他的作品也习惯于向古典名著,特别是一些民间故事的寓言取经,比如《十日谈》<p style="text-indent:2em;">(TheDecameron,1970),《坎特伯雷故事》<p style="text-indent:2em;">(CanterburyTales,1971)等,在这些影片中,他通常采用自然光线,以及非职业演员来演绎作品,虽然片中性爱暴力场面露骨,但由于寓意深远,影像出色,又合乎七十年代的反叛精神,《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Tales,1971)获得了1972年的第二十二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p style="text-indent:2em;">《索多玛120天》 <p style="text-indent:2em;">而他最为震惊世人的作品是1974年的《索多玛120天》(Salo),这部寓意反法西斯的影片改编自18世纪备受争议的法国作家萨德的小说,讲述了二战末在纳粹占领的意大利北部某城,四位高官以极其野蛮的方式性虐待和残杀16位男女少年,而这一切还在专门请来的钢琴师的伴奏下进行。影片一经播放可说是令人目瞪口呆,此片在包括意大利的许多国家都被禁映。影片完成不久,皮尔·保罗·帕索里尼就离奇死亡,据报道是被曾和他有染的同性恋少年杀害,但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于皮尔·保罗·帕索里尼深受马克思主义及基督教义影响,他的影片也往往带有极强的政治倾向而受到指责,因此包括意大利名导贝托鲁齐在内都认为他是因政治原因而被害的。 == 文学生涯 == <p style="text-indent:2em;">意大利导演。在文坛上以诗人成名。后写了描写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属于当时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重视视觉描述,受到电影人的赏识,创作多部优秀剧本。 == 导演生涯 ==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开始执导筒。1964年的《马太福音》将[[圣经故事]]以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搬上银幕,遭到当时所有左翼人士的强烈抗议。他改编拍摄了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构筑他独特的史诗宗教的认识体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谭》)改编自中世纪题材的文学名著,是一种精神的欣悦和狂欢。《索多玛120天》则将他的性虐待幻想推到极致。 <p style="text-indent:2em;">1975年11月2日,人们在罗马郊外一个荒凉的海滩上发现了意大利争议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尸体,被乱棍打得不成人形。后来,17岁的男妓朱塞佩·佩罗西被指控谋杀帕索里尼,但帕索里尼的死仍然留下了诸多疑点。 <p style="text-indent:2em;">“这起案件布满了漏洞” <p style="text-indent:2em;">曾于2001年至2008年任罗马市长的瓦尔特·维尔特罗尼,日前向意大利司法部部长安杰利诺·阿尔法诺递上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针对疑点重重的帕索里尼谋杀案重新展开调查。意大利民主党人维尔特罗尼还曾在1990年代任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的副手,曾任意大利副总理。关于帕索里尼[[谋杀案]],维尔特罗尼表示:“与那个年代很多案件一样,这起案件布满了漏洞。”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晚邮报》刊登了这封公开信,并撰文表示,当下的司法科学可以解开帕索里尼之死背后的谜团。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帕索里尼之死,官方给出的解释是,17岁的男妓朱塞佩·佩罗西因为帕索里尼对他提出性要求,他表示拒绝后反应失控,才用木棒将其击打致死,还开着帕索里尼的车对尸体碾压了数次。最后,佩罗西以少年犯身份被判处9年零2个月徒刑。然而,故事还有无数种版本在流传。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表示不相信帕索里尼之死只是一起简单的“桃色事件”,而是一起“政治谋杀”,因为就在帕索里尼去世前一周,他就曾宣称自己将要被黑手党谋杀。此外,现场诸多证据表明,仅凭佩罗西一己之力,不可能使帕索里尼受伤如此严重。当时的意大利少年法庭庭长阿尔弗雷德·卡洛·莫罗也表示:“陪审团认为诸多证据表明,当晚出现在谋杀现场的不只佩罗西一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新技术或为案件疑点提供解答 <p style="text-indent:2em;">2005年,凶手佩罗西翻供,称对帕索里尼棍棒相加的另有其人,他并没有参与谋杀,只是因为受到惊吓仓皇开车离开现场时没注意到躺倒的帕索里尼,才使得汽车从他的尸体上轧过。不过,当时罗马检察署表示,由于缺乏具体的证据,仅凭佩罗西一家之言,无法重新开展调查。 <p style="text-indent:2em;">不过,前罗马市长瓦尔特·维尔特罗尼此次要求有关部门对已有证据进行重新审查,“我们必须寻找真相。”维尔特罗尼在致司法部部长的信中写道,“如今的科技进步使我们有了进一步调查、找到真相的可能。现在,您如果能对此案件的调查进程施加压力,将发挥极大的作用。”维尔特罗尼指出,应该对从在罪案现场发现的衣物、血样、汗水样本,以及帕索里尼自卫用的木棍等物证重新进行检测和化验,最新的科学技术将可以对很多疑点提供解答。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悉,在罪案现场,警方发现了一件既不属于被害人也不属于凶手的外套,此外,现场以及帕索里尼的车上也有一些带血的指纹没有进行彻底的分析。 <p style="text-indent:2em;">好友坚持帕索里尼死于政治迫害 <p style="text-indent:2em;">因为帕索里尼生前一向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许多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认为,帕索里尼死于政治迫害。帕索里尼生前的好友、电影导演塞尔吉奥·奇蒂曾宣称,谋害帕索里尼的凶手其实有五个人.奇蒂在接受意大利一家报纸的采访时曾表示:“佩罗西只是一个男孩,他只是那五个人的诱饵。他被那些人利用了。必须得有人为谋杀负责,他于是成了代罪羔羊。”他还指出,帕索里尼是在其他地方被谋杀的,事后尸体才被转移到发现尸体的海滩。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被害前一年,帕索里尼曾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过一篇著名的题为《多重谋杀案的故事》的文章。在文中,他写道:“我知道有好多位居要职的政治人物在背后操控着这些无助的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杀手或者打手……” <p style="text-indent:2em;">帕索里尼:最离经叛道的导演 <p style="text-indent:2em;">帕索里尼1922年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却是坚定的反纳粹者。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他,却始终同情无产阶级,成为西欧艺术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1947年,他加入共产党,两年之后却因同性恋身份被开除党籍。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艺术世界,他是诗人、记者、专栏作家、哲学家、画家、语言学家、剧作家,当然,他最著名的身份还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他因为电影作品《软奶酪》“渎神”而被监禁4个月,但两年之后的《马太福音》却获天主教电影大奖。他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包括《定理》、《猪圈》,根据名著改编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1975年,帕索里尼将法国色情文学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银幕,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索多玛的120天》,这部惊世骇俗的电影因为内容涉及色情、虐待、食粪以及[[大屠杀]],在世界各国均遭到禁映。 == 获奖记录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left;"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left;" |- | ▪ 1974 [[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一千零一夜]] (获奖) |- |▪ 1974 [[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一千零一夜]] (提名) |- | ▪ 1966 [[第1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大鸟与小鸟]] (提名) |- | ▪ 1958 [[第1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奖 Giovani mariti (获奖)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left;"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left;" |- | ▪ 1968 [[第3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定理]] (提名) |- | ▪ 1967 [[第3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俄狄浦斯王]] (提名) |- | ▪ 1964 [[第2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马太福音]] (获奖) |- | ▪ 1964 [[第2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马太福音]] (获奖) |- | ▪ 1964 [[第2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马太福音]] (提名) |- | ▪ 1962 [[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罗马妈妈]] (提名)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left;"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left;" |- | ▪ 1972 [[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坎特伯雷故事]] (获奖) |- | ▪ 1971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十日谈]] (获奖) |- | ▪ 1971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十日谈]] (提名) |- | ▪ 1969 [[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爱情与愤怒]] (提名)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left;"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left;" |- | ▪ 1968 [[第2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奖 [[马太福音]] (提名) |} ==视频== {{#ev:youku|XMTcwNDYxODM1Ng|640|inline|俄狄浦斯王 现代罗马上演宿命悲剧|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導演]]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