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72.1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皇帝豆 的原始碼
←
皇帝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皇帝豆'''</center><img src="http://as.chdev.tw/CH/images/content_images/9be106cf-b3e3-4cd2-906c-f2e3a6a4ea36.jpg" width="220"><br> <small>[http://as.chdev.tw/CH/images/content_images/9be106cf-b3e3-4cd2-906c-f2e3a6a4ea36.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062 圖片來自健康雜誌]</small> |} </div> '''皇帝豆'''古時候的皇帝地位最高、權力最大,是一國之君,唯一的統治者,因此不管是動物或植物,名字有資格被冠上「皇帝」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像皇帝企鵝就是企鵝界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皇帝豆自然就是顆粒最大,體型大到足以稱霸所有豆類而有此稱號,其實它的學名叫[[萊豆]]。<ref>[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3062 「皇帝豆」能補充蛋白質、鐵質,連皮吃更營養!],健康雜誌,2018-12-26</ref> 原產於[[安地斯山脈]]和[[中美洲]],[[19世紀]]才由中國引進台灣,可食用也可藥用。依種子大小可分為小萊豆與大萊豆,依生長方式則分為[[矮生類]]及[[蔓生類]]。它的豆莢呈彎月形,幾乎都超過十公分,裡面的種子有球形、橢圓形、腎形,種皮顏色有白、黃、褐色或有花斑。台灣目前栽培的品種以蔓生類大萊豆為主,又以白色種皮種為大宗,它的豆莢長度約在15至20公分,每莢含有3至5顆豆仁,每顆大約有半個十元硬幣那麼大,形狀有點像蠶豆。 ==適合蔬素食者補蛋白質、助血壓神經穩定== 每個皇帝豆的豆莢中含有3~5顆豆子,皇帝豆的蛋白質營養高,每100公克中含有7.8公克的[[蛋白質]],能幫助建立飽足感、增加細胞合成所需營養,尤其是素食者、老人與小孩在飲食上需要多補充蛋白質,相當推薦在料理上搭配運用。皇帝豆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鉀]],能幫助[[神經]]、[[肌肉]]以及血壓運作,另有促進骨骼、牙齒合成的[[磷]]與[[鈣]],鎂則有助穩定[[血壓]]、調整情緒,食用上好處多。<ref>[https://blog.icook.tw/posts/139879 【皇帝豆】蛋白質、鉀營養多,炊飯、磨泥等料理搭配更健康!],blog.icook,2019-11-22</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420 家政總論]]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皇帝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