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159.2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皇太子 的原始碼
←
皇太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皇太子'' [[File:T0188308218450bff47.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A4%AA%E5%AD%90&src=srp&correct=%E5%A4%AA%E5%AD%90&ancestor=list&cmsid=3759d2e5999083cb517a03505621bf1e&cmras=0&cn=0&gn=0&kn=20&crn=0&bxn=20&fsn=10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f8a0252ba1043040f9d236b7e9ea0ef8&currsn=0&ps=71&pc=71 原图链接]]] 皇太子: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太"者,大也。太子称号通常被授予对象是皇帝之嫡长子。是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也有储君一说。类似的授予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关系的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长孙)、[[皇太叔]]。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汉朝开始,只有法定继承人(即皇帝的嫡长子),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名称 || 皇太子 || 蕴意 || 皇位继承者 |- | 外文 ||crown prince ||实质 || 皇上的儿子 |} == 制度 == 汉朝初期,为区分帝王与各个分封郡里诸侯王对其子嗣的称呼,"太子"之称只能由帝王之子使用,不再混用"世子"一词,其余诸侯长子均称"世子"。 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东宫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卫军。 中国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即皇后(正妻),皇后所生长子即为嫡长子。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所以皇帝的嫡长子一般就是太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帝的嫡长子,因此无论他是否贤能、聪慧,都依年龄长幼而以此类推。 "立子以贵不以长":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后(正妻)所生的长子。如:年长的皇子之母为妾(妃嫔),年幼的皇子之母为妻(皇后),只要妻(皇后)的子嗣在,就不能立妾(妃嫔)的子嗣为太子;若妻(皇后)没有子嗣,就只能立"地位最显贵的妾"的子嗣为太子,不管其年龄如何。 == 区别 == 太子与皇太子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称太子或世子。两汉,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皆称"太子",但惟皇储称"皇太子"。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太子"成为了皇位继承人独有的称呼。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官。 "哪吒三太子"这样的太子称谓,只是古代民间对帝王之子的一种泛称,不是真正的太子。类似明清时期皇帝的子嗣叫王爷一样,事实上不是皇帝所有的子嗣都被封王,但还是叫他们为王爷。 == 发展 == 由于皇太子有极大的权力,所以往往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如汉景帝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汉武帝皇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兵败自杀,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而力量强大的皇太子由于不满皇帝的约束,也会发动叛乱,以致弑君。如宋文帝刘义隆为太子刘劭所杀。另一方面,由于觊觎皇太子的储位,皇帝的儿子们往往相互倾轧,甚至兵戎相见,这样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由于太子与皇帝关系的特殊和敏感。大臣们在办理有关事项时,不得不小心翼翼。他们既不敢违抗皇命,又不愿得罪太子。 通常,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皇太子顺利册立、顺利继承皇位的并不多见。随着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皇太子的权力越来越被削弱。但是反过来,正是由于皇太子的权力不再对皇帝构成威胁,皇帝有足够的权力来约束他的其他儿子们,所以后期的皇太子顺利继位的反而比较多。 == 历史沿革 ==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首任皇太子刘疆(被废) 汉光武帝刘秀次任皇太子刘庄 汉明帝刘庄皇太子刘炟 汉章帝刘炟首任皇太子刘庆(被废) 汉章帝刘炟次任皇太子刘肇 汉顺帝刘保皇太子刘炳 西汉 汉高祖刘邦皇太子刘盈 汉文帝刘恒皇太子刘启 汉景帝刘启首任皇太子刘荣(被废) 汉景帝刘启次任皇太子刘彻 汉武帝刘彻首任皇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 汉武帝刘彻次任皇太子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嗣太子刘贺 汉宣帝刘询皇太子刘奭 汉元帝刘奭皇太子刘骜 汉成帝刘骜皇太子刘欣 汉平帝刘衎皇太子刘婴(王莽所立,公元6年-公元8年11月在皇太子之位,是一个傀儡皇太子,被呼为"孺子婴") 新朝 新朝始祖建兴帝王莽皇太子王临 三国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皇太子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皇太子刘璿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皇太子曹睿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首任皇太子孙登(追封宣太子)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次任皇太子孙和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末任皇太子孙亮 吴景帝孙休皇太子孙酦<雨字头,下面繁体单>(音"wān"),字莔(音"xí") 吴末帝孙皓皇太子孙瑾 隋朝 隋文帝杨坚首任皇太子杨勇 隋文帝杨坚次任皇太子杨广 隋炀帝杨广皇太子杨昭 唐朝 唐高祖李渊首任皇太子李建成(被废) 唐高祖李渊次任皇太子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首任皇太子李承乾(被废) 唐太宗李世民次任皇太子李治 唐高宗李治首任皇太子李忠(被废) 唐高宗李治次任皇太子李弘(早亡,追封孝敬皇帝) 唐高宗李治第三任皇太子李贤(被废) 唐高宗李治第四任皇太子李显 武则天皇太子李显 唐中宗李显皇太子李重俊(被废) 唐睿宗李旦皇太子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首任皇太子李瑛(被废) 唐玄宗李隆基次任皇太子李亨 唐肃宗李亨皇太子李豫 唐代宗李豫皇太子李适 唐德宗李适皇太子李诵 唐顺宗李诵皇太子李纯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皇太子朱标 明太宗朱棣皇太子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皇太子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皇太子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皇太子朱见深 明代宗朱祁钰皇太子朱见济 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佑极(早夭) 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皇太子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基(早夭追封哀冲太子) 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壡(早逝) 明穆宗朱载坖皇太子朱翊釴(早夭追封宪怀太子) 明穆宗朱载坖皇太子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皇太子朱常洛 明神宗朱翊钧皇太子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皇太子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燃(早夭追封怀冲太子)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焴(早夭追封悼怀太子)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燃(夭折于王恭厂大爆炸追封为献怀太子) 明思宗朱由检皇太子朱慈烺(李自成破京后封其宋王,后于乱军中失踪。弘光帝追谥为献愍太子,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皇帝。) 清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允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两立两废)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皇太子爱新觉罗·弘历(密立,雍正十三年胤禛逝后公开)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首任太子爱新觉罗·永琏(追立皇太子,谥端慧)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次任皇太子爱新觉罗·颙琰(乾隆六十年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立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第二年即位改元嘉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皇太子爱新觉罗·旻宁(密立,嘉庆二十五年永(颙)琰逝后公开)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太子爱新觉罗·奕詝(密立,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示朱笔,立为皇太子)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奕詝临终所立)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05786139.html?fr=iks&word=%BB%CA%CC%AB%D7%D3&ie=gbk “皇太子”与“太子”的区别?]</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皇太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