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37.2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百里嵩 的原始碼
←
百里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百里嵩</big> ''' |- | [[File:84da8c52862e4b4a9d67e173957e0776.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04/84da8c52862e4b4a9d67e173957e077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9323792_252598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班固《后汉书》记载:百里嵩,字景山,封丘人。 =='''目录'''== '''基本内容'''<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renwu/0/39130cl.htm 百里嵩],搜狗, 2019-07-13</ref> 班固《后汉书》记载:百里嵩,字景山,[[封丘人]]。 东汉末年,百里嵩曾任徐州刺史,为官清正廉洁,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他在任时,有一年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就亲自下去查看各县旱情,特别是东海、金乡地处山区,旱情最重,百姓急切盼望刺史来解决。百里嵩得知后,便立即进山。传说,巡车所至,感天动地,立降大雨,旱情遂解。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刺史雨]]”。这个故事虽然离奇,带有神秘色彩,但也足见百里嵩不辞劳苦,为民分忧解难的精神。他死后归葬故里封丘。封丘人也为本县出了这样的好官而感到荣幸,并为他封墓祭祀。元成宗大德九年又在墓旁立碑记其事迹。清康熙、嘉庆、光绪年间修祠加盖围墙。 百里嵩使君墓位于封丘县城东北2.5公里处庙岗村的东南角,墓呈八角形,尖顶,墓上生柏树一棵。祠庙在墓东,是一组古建筑群。主要建筑为:山门、大殿、后殿、[[娃娃殿]]等。 清代封丘县令王锡魁拜谒百里嵩使君庙时曾作诗曰:“食报在斯民,仪型老汉臣。流风怀百里,膏雨沛千春。遗留号由旧,丹青俨若新。丰碑重勒石,古墓未荒榛。享事并年洁,桑麻岁岁匀。甘棠犹念名, 黍敢忘郇?保障非功浅,讴歌情亦真。莫言芳躅远,原作盛名邻。” 王锡魁任封丘县令时,口碑颇好。他的这首诗,不仅表明百里嵩爱民的作风永远流传下来,同时也表明他愿意向百里嵩学习的愿望。由此可见,在地方为官一任,只要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后代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就会“流芳千古”,相反,就会永存骂名,“[[遗臭万年]]”。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540 社會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百里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