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7.1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面鼯鼠 的原始碼
←
白面鼯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白面鼯鼠.jpg | thumb | 300px | 白面鼯鼠 <br>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231/1344588.htm 原圖鏈接] ]] '''白面鼯鼠''' (英文: White-faced flying squirrel),學名:Petaurista alborufus lena。[[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囓齒目]],[[松鼠]]科。臺灣特有亞種,分布於1,000至3,000尺的低、中及高海拔[[針葉林]]、[[闊葉林]]。[[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皆有其分布。<ref>{{cite web |url=https://www.zoo.gov.tw/baike/detail.aspx?id=834 | title= 白面鼯鼠 | language=zh | date=| publisher=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網| author= }}</ref> ==外觀== 體長:35-43公分 尾長:44-48公分。頭部前半面純白,眼眶赤褐色,四肢及腹面亦為白色,雌雄在外觀上沒有明顯差別。<ref>{{cite web |url=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44256 | title= 白面鼯鼠 夜翔高手 萌鼠多窟 | language=zh | date=2014-04-05| publisher=人間福報| author= }}</ref>背部為棕褐色,頭大,臉圓,眼睛也大。有些身體外觀亦呈黑色,尾巴比身體長,用於控制方向,吻部突出。 ==特徵== 是一種大型飛鼠,展開前後肢間的[[皮膜]]可以在樹與樹間作遠距離的滑行移動,又尖又彎的爪子有利於在樹上快速行動。只在夜間出沒,常躲在林間的樹叢間,以樹葉及果實為食物。<ref>[https://blog.xuite.net/iluen/bird/30725655--大雪山之夜精靈-白面鼯鼠 蘭陽之翼]</ref>白面鼯鼠實際上不會飛,只要是靠著飛膜藉由氣流滑行,距離較短時則以跳躍方式移動。<ref>{{cite web |url=http://www.tanews.org.tw/info/9165 | title=牠不是寵物 是 白面鼯鼠| language=zh | date=2015-11-02| publisher=人間福報| author= }}</ref> ==習性== 通常單獨覓食 採食嫩葉、嫩芽、種子及果實,食物缺乏時,也啃食樹皮,[[甲蟲]]、[[螞蟻]]也吃。受到威脅時,會以爪子與牙齒當武器防禦,主要的天敵有[[白鼻心]]、[[褐林鴞]]、[[鳳頭蒼鷹]]、[[林鵰]]、[[赫氏角鴞]]。 一般會有二個以上的樹洞,其中一個是主要居住的洞,其他的樹洞供緊急時使用。在哺育幼鼠時期,有時母飛鼠會帶著幼鼠覓食。 ==外部連結== *[https://twitter.com/hashtag/%E7%99%BD%E9%9D%A2%E9%BC%AF%E9%BC%A0 白面鼯鼠Twitter]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面鼯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