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5.1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苞蒿桔梗目 的原始碼
←
白苞蒿桔梗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白苞蒿.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953796425&di=3b5c69125a0db7e5b1f1f9a7b35b0c63&imgtype=0&src=http%3A%2F%2Ft9.baidu.com%2Fit%2Fu%3D430394287%2C3291064145%26fm%3D193 原图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119A0O1CY00?refer=spider 图片来源 快报]]] 白苞蒿(学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侧根细而长;根状茎短,叶薄纸质或纸质,上面初时有稀疏、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长卵形,花期叶多凋谢;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裂片或小裂片形状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边缘常有细裂齿或锯齿或近全缘,头状花序长圆形,总苞片半膜质或膜质,背面无毛,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近倒卵状披针形;花柱细长,花冠管状,花药椭圆形,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8-11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陕西、甘肃及东部、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边缘、山谷等湿润或略为干燥地区。 白苞蒿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ref>[http://www.yuhuagu.com/ktsh/7062.html 浴花谷花卉网]</ref>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侧根细而长;根状茎短,直径4-8(-15)毫米。茎通常单生,直立,稀2至少数集生,高50-150(-200)厘米,绿褐色或深褐色,纵棱稍明显;上半部具开展、纤细、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5-15(-25)厘米;茎、枝初时微有稀疏、白色的蛛丝状柔毛,后脱落无毛。叶薄纸质或纸质,上面初时有稀疏、不明显的腺毛状的短柔毛,背面初时微有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长卵形,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具长叶柄,花期叶多凋谢;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长5.5-12.5(-14.5)厘米,宽4.5-8.5(-12)厘米,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少深裂,每侧有裂片3-4(-5)枚,裂片或小裂片形状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常有细裂齿或锯齿或近全缘,中轴微有狭翅,叶柄长2-5厘米,两侧有时有小裂齿,基部具细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有小裂齿或锯齿。 头状花序长圆形,直径1.5-2.5(-3)毫米,无梗,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排成密穗状花序,在分枝上排成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端组成开展或略开展的圆锥花序,稀为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背面无毛,外层总苞片略短小,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近倒卵状披针形;雌花3-6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细长,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4-10朵,花冠管状,花药椭圆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果期8-11月。 该种分布广,生态适应性较强,在东部及中部与南部省区的湿润及阴蔽地区通常叶形大,裂片也大,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深裂;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开展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而在略为干燥环境及在西南省区的中海拔地区,其叶略小,裂片也小,中部叶二回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中等开展、稀为狭窄的圆锥花序。 <ref>[http://www.gengzhongbang.com/article-11076-1.html 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ref> ==主要变种== [[细裂叶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 var.incisa (Pamp.) Ling et Y. R. Ling)与白苞蒿区别在于本变种的中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小裂片先端具长尖头,边缘常有不规则的细裂齿或深尖锯齿,叶柄基部具明显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边缘均有细锯齿。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林下、林缘、山谷等地。 ==生长环境== 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边缘、山谷等湿润或略为干燥地区。 喜温暖,在土壤含水量为60%、38-45℃的高温下仍生长良好,表现出很强的耐高温能力;较耐低温,地下部分在中国[[南京]]地区短时-8至-5℃可露地越冬。短日照植物,在南京地区8月底现蕾;强光照与半阴环境都能适应;耐旱抗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多图==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80"> File:白苞蒿1.jpg|白苞蒿[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954052173&di=d4f1a653ed785a0bc01653029ae941d7&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3096890476%2C3032568478%26fm%3D214%26gp%3D0.jp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File:白苞蒿2.jpg|白苞蒿[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954052173&di=d4f1a653ed785a0bc01653029ae941d7&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3096890476%2C3032568478%26fm%3D214%26gp%3D0.jp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File:白苞蒿3.jpg|白苞蒿[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954024153&di=d2ebc90252a156335bf5c19946326fb7&imgtype=0&src=http%3A%2F%2Fgss0.baidu.com%2F9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0dd7912397dda1441cb8eccdb4b7d0a20cf48618.jp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File:白苞蒿4.jpg|白苞蒿[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4954024152&di=d2366595efb4d42ab8ddca7a16a04506&imgtype=0&src=http%3A%2F%2Fa1.att.hudong.com%2F08%2F67%2F20300543562149144662672135138.jp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gallery>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陕西、甘肃及东部、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西南省区可分布在海拔3000米附近地区;为亚洲亚热带与热带地区较为广布的种。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印度(东部)、[[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扦插育苗''':根据定植时间,在温室大棚内全年均可进行。采用基质穴盘扦插育苗,基质按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混合均匀,灌满50孔穴盘,浇透水备用。选健壮母株,截取2-3节6-8厘米的茎作插穗,扦插于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中,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2。扦插后压实、浇透水保湿。棚室育苗由于温度高、光照强,需要采用60%-75%的遮阳网遮荫,保持温度20-25℃,空气湿度90%,基质湿度60%以上,1周即可扦插成活。扦插10天后,用三元复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长型肥料配制成1000倍营养液浇灌。每隔10天1次,促进幼苗生长。苗龄30-40天。 '''分株繁殖''':根据定植时间,在基部留取3-5厘米,切除地上部分,挖出株丛,用刀把各小株切割开,剪去老根老叶,即可定植。采用分株繁殖,一般繁殖系数为10-20。 ==栽培技术== 整地、施基肥、定植:白苞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为获优质高产,宜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土或壤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45%复合肥40~50千克作基肥,深耕30厘米,整平,8米大棚作成4条宽140厘米、高20厘米的畦,按株行距均为30厘米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田间管理''':白苞蒿属浅根性作物,定植初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扦插苗定植后3-4天分株移栽,1周后即恢复正常生长,可用三元复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长型肥料配制成300-500倍营养液进行浇灌,半月后再浇灌1次。结合追肥,封行前中耕除草2次。当外界气温高于25℃时,将大棚两边通风口完全打开,保持通风降温;6-9月,采用50%遮阳网覆盖棚顶遮荫;进入冬季,最低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晚上盖好大棚膜,大棚内最低温度下降到5℃以下时,覆盖2层膜,提升夜间温度。白苞蒿进入采收期后,根据植株长势,每收割2~3次进行1次追肥,每次追施45%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 '''采收''':3-4月定植的白苞蒿30-40天后开展度达20-30厘米、叶片长15-20厘米时可采收,以后每隔15-20天收割1次。随着气温升高,生长加快,采收的间隔也会缩短。采收时收割高度以地面上2-3厘米为宜。一般全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8000-10000千克。 ==主要价值== 白苞蒿全草入药,[[广东]]、[[广西]]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用于治肝、肾疾病,也用于治血丝虫病。 白苞蒿性味甘、辛、涩、平,微清香,其全株可入药,具有理气、活血、调经、利湿和消肿等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多和小儿疳积、水肿、痢疾等病症。正常人少量常吃,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与保持身心健康,而[[孕妇]]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以免造成流产。<ref>[http://www.yanquecao.com/detail/1937/ 燕雀草,大家的植物园!]</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苞蒿桔梗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