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81.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背啄木鸟 的原始碼
←
白背啄木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白背啄木鸟</big> ''' |- | [[File:白背啄木鸟.jpg|缩略图|居中|'''白背啄木鸟'''[http://pic.birdnet.cn/forum/2012/05/31/78/112081229627519.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9096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白背啄木鸟</br>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leucotos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鴷形目 </br> 科:啄木鸟科</br> 属:啄木鸟属 </br> 种: 白背啄木鸟 </br> 亚 种: 10亚种 </br> 命名者及年代: Bechstein, 1803 </br> 英文名称: White-backed Woodpecker </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白背啄木鸟'''<ref>[http://www.wowcn.org.cn/?p=2323 白背啄木鸟(附图)],湿地之友网,2017-4-21</ref>(学名:Dendrocopos leucotos)共有10个亚种。中等体型,体长[[25厘米]]。特征为下背白色,无论雌雄均臀部红色。脚强健,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攀木觅食时以嘴叩树,头骨十分坚固,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缓冲和消震作用;头骨周围还具有起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喜栖于老朽树木,每年錾树洞营巢,不怯生。以昆虫为主食,亦吃浆果。为常见的留鸟。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部、小亚细亚、西伯利亚南部、远东、中国、朝鲜和日本。 == 外形特征 == 白背啄木鸟'''雄鸟'''鼻羽黑色而杂以棕白色。额棕白色,头顶至枕[[朱红色]];眼先、颊和耳覆羽棕白色。眼上方前黑后白;颊纹黑色,向后延伸至颈侧。后颈至上背黑色,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黑色。中央尾羽黑色。羽轴辉亮。外侧尾羽白色而具黑色横斑。肩黑色,具白色端斑;翅上小覆羽黑色,飞羽黑色,内外侧均具白色横斑和白色端斑;颏、喉纯白色,上胸两侧黑色,前颈和胸灰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腹和两胁自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下腹和尾下覆羽朱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 '''雌鸟'''头顶黑色,不为红色,其余似雄鸟。四川亚种腹中部皮黄;台湾亚种腹中部近褐。与三趾啄木鸟区别在于无黄色的前顶冠,两翼横斑明显。 '''幼鸟'''头顶铅灰色,具淡红色羽端,背灰白色,颏:喉、前颈至上胸棕白色,下胸、腹和两胁污灰色沾黑。其余似成鸟。 虹膜红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黑灰色,脚黑褐色<ref>[http://www.papc.cn/html/animal/911162-1.htm#p=1 白背啄木鸟外形特征],中国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ref>。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 生活习性 ==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仅幼鸟离巢后的短期内才见有4-5只的家族群。常沿树干从下往上攀缘觅食,一旦发现腐朽木内的害虫就啄个不停,直到吃光才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飞行呈波浪式。有时也在地面的倒木,伐根或土堆上觅食蚂蚁和地面昆虫。冬季食物贫乏时活动范围较大,有时甚至进到居民点附近的丛林和栅栏与木材堆上觅食。叫声:轻声的gagai叫,似乌鸫的告警声。有力地錾木约1.7秒然后突然加速,结束时有所减低。 啄木鸟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粘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 主要以天牛成虫和幼虫、鞘翅目昆虫、叩头虫、蚂蚁、小蠹虫、吉丁虫、蚜虫、松毛虫和虫卵等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蜘蛛、蠕虫等其它小形无脊椎动物。秋冬季也吃部分橡实、松子、稠李等植物果实和种子。 == 栖身环境 ==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2000米落叶林及混交林山地、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其是原始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较常见。亦到林缘次生林和疏林地带活动和觅食。 == 生长繁殖 == 白背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3月末即见配对和求偶,求偶时雌雄鸟首先一起飞翔,相互追逐于树冠间,上下飞舞,边飞边叫。叫声似gagaga-gagaga;不断重覆和连续鸣叫较长时间。经过一阵飞翔追逐后,雌雄鸟站立于树的粗枝上,彼此相距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相互对视,过一段时间又gagaga地鸣叫,彼此交换位置,然后又站立不动,相互对视,如此反复多次甚至10次方才交尾。交尾时雄鸟上到雌鸟背上,头颈前伸,两尾相向而交,大约2--3秒种后雌雄鸟分开,一齐gagaga呜叫和各自抖羽。1-2分钟后又再次追逐和重复上述过程,再次交尾。之后双双飞向树林深处。配对以后通常一起活动。觅食时亦相距不远。 4月下旬即开始啄洞营巢。白背啄木鸟从不利用旧巢。通常每年都要啄新洞。有时啄出洞后又弃掉不用,重新再啄新洞。一般多选择心材腐朽,易于啄凿的阔叶树营巢。巢洞由雌雄鸟轮流啄。大约4-10天即可啄成。巢洞洞口呈圆形。洞口直径5-7厘米。洞口内径10-13厘米,洞深19-38厘米。洞口距地高4-15米。洞中垫有树木屑和树的韧皮。每窝产卵[[3-6]]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6-30×19-22毫米,平均28-20.5毫米,重6.9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6-17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大约经过23-24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 == 地理分布 == '''分布范围''':东欧至日本及中国。 '''分布状况''':不连续分布,但分布区内相当常见。指名亚种分布在中国[[东北]]及[[新疆]]极北部;sinicus于河北及内蒙古东南部;fohkiensis于福建西北的武夷山及江西北部的关山;tangi于陕西南部秦岭至四川中部;,insularis于台湾。栖于海拔1200~2000米落叶林及混交林山地。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 名''' |- | 1 || [[白背啄木鸟福建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fohkiensis |- | 2 || 白背啄木鸟台湾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insularis |- | 3 || 白背啄木鸟指名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leucotos |- | 4 || 白背啄木鸟比利牛斯山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lilfordi |- | 5 || 白背啄木鸟日韩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namiyei |- | 6 || 白背啄木鸟琉球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owstoni |- | 7 || 白背啄木鸟本州岛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stejnegeri |- | 8 || 白背啄木鸟北海道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subcirris |- | 9 || 白背啄木鸟郁陵岛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takahashii |- | 10 || [[白背啄木鸟四川亚种]] || Dendrocopos leucotos tangi |- |} == 种群现状 == 白背啄木鸟为留鸟,种群数量较普遍,但也需要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保护等级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 视频 == 白背啄木鸟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n0132u4p8p0 |640|380|qq}} </center> <center> {{#ev:youku|XMzM3NTg1MzE1Mg|640|inline|白背啄木鸟叨核头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白背啄木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