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4.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毛卷柏 的原始碼
←
白毛卷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白毛卷柏</big> ''' |- | [[File:T013428ebb4c4d23dca.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3428ebb4c4d23dca.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0019986&sid=10367907白毛卷柏]]]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白毛卷柏 拉丁学名 Selaginella albociliata P. S. Wang 界 植物界 |} '''白毛卷柏''',别 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九死还魂草。为卷柏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四形,边缘均具睫毛。不育侧叶卵形至卵状长圆形。不育腋叶狭卵形。上侧孢子叶较大,长圆披针形。下侧孢子叶较小,长圆卵形。孢子囊穗四棱柱形,大孢子呈淡灰色;小孢子呈橘红色。 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荔波。 ==信息==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石松纲 目 卷柏目 科 卷柏科 属 卷柏属 分布区域 贵州(荔波)、广西北部 ==形态特征== 植株长5-10厘米。 [[主茎分化不明显]],平卧,匍匐生长,连叶宽约3毫米,分枝稀疏,各节生根。 不育叶二形;侧叶平展,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5-2毫米×l-1.3毫米,基部圆,先端急尖或钝,边缘密生白色长睫状毛,长可达0.3毫米;中叶卵形,长1-1.3毫米×0.5藓一0.8毫米,基部圆形,先端芒状,边缘密生白色长睫毛;腋叶狭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睫毛。孢子囊穗四棱柱形,长6-25毫米,直径2-2.5毫米。 [[孢子叶二形]],倒置,上侧孢子叶较大,长圆披针形,2-2.5毫米×7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睫毛;下侧孢子叶较小,长圆卵形,1.8-2毫米×0.7毫米,先端尾状,边缘具睫毛。各叶均有白色膜质狭边;薄草质。大孢子淡灰色;小孢子橘红色。<ref>[https://www.zhiwuwang.com/baike/29441.html 白毛卷柏],植物网,</ref>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荔波)、广西北部。 ==生长环境== 生于石灰岩低山河谷地带的林下、溪边带土的石上,海拔530-760米。 ==卷柏属介绍== 别名:[[九死还魂草]]、万年青、岩柏草、石柏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15 cm;主莖直立,少有分枝,顶端丛 生小枝,辐射开展;营养叶二形,背、腹各2列,交互着生,腹叶斜 向上,卵状矩圆形,急尖而有长芒:背叶斜展,宽超出腹叶,长卵圆形, 急尖而有长芒,外侧边狭膜质,并 有微齿,内侧边的膜质宽而全缘;孢子囊穗生于枝顶,四棱形;孢子 叶呈卵状三角形,孢子囊呈圆肾形。 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干旱时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 壤里寻找水分。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千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 故又名九死还魂草。 广布种,多生于干旱岩石缝中,以及海拔200〜1000 m的地区。全株供药用, 为收敛止血剂。<ref>[https://hhpj.net/flora-2653 卷柏属简介],花卉盆景网,2014年11月19日</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毛卷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