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3.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宫岁月 的原始碼
←
白宫岁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2438575/eb7cc650dc2282b4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241605/540916095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白宫岁月》详细记录了基辛格作为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在尼克松政府任职的头四年(1969-197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来自尼克松政府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基辛格这部不朽的回忆录,记载了当时众多国际大事件,包括他本人赴巴黎与北越进行秘密谈判,直至越南战争结束;1970年约旦危机爆发;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打响;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领导人进行面对面谈判,以限制核武器竞赛;秘密访华,并于1972年在莫斯科与北京召开了历史性的首脑会谈。在书中,基辛格同样记录了该时期的重大争议,包括老挝与柬埔寨事件,“和平在望”记者招待会,以及与北越的会谈崩溃,最终导致了1972年的圣诞节轰炸等等。 纵览全书,基辛格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世界领导人的形象,包括尼克松、安瓦尔·萨达特、戈尔达·梅厄、约旦国王胡赛因、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毛泽东与周恩来、维利·勃兰特、夏尔·戴高乐等等,也留下了分量相当、极其坦率的个人评论,时而微妙,时而坦率到近乎无情,精彩纷呈。 《白宫岁月》是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著作,也是基辛格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恒久而宝贵的贡献。 == 作者简介 ==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1923年生于德国,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基辛格195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至1969年在哈佛大学政府学系及国际关系中心任教。 1969年起在白宫工作,曾任尼克松政府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总统情报委员会委员、国防政策顾问等职位。1971年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的先遣代表秘密访华,为中美建交作出卓越贡献。1973年,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与黎德寿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基辛格获得福特总统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5月, 获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 基辛格著有多部外交和国际关系论著,《[[重建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大外交]]》《[[论中国]]》《[[世界秩序]]》及回忆录《[[白宫岁月]]》《[[动乱年代]]》《复兴岁月》等。 == 书评 == 政治和外交的有趣之处在于,前者基于个体的人的价值观,然后用一种冠冕堂皇的方式加以诠释,而后者则拘泥于国家的利益取向,带着地缘政治的镣铐局促的跳着小步舞。然而在这种微妙的差异中,前者的个人特征会被某种国家意识所吞没,而成为某种权力角逐的筹码,后者则因为执行者本身就在政治之中,外交的企图心不由自主的沦陷于旷日持久的无谓拉锯——因为每个人都想用一到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来证明,自己才是纷乱世界里那个最具智慧属性的角色。 基辛格的开篇非常的有趣,一个普通的学者,单薄的政治从业背景,一跃而成为了总统身边最亲近的人,其中真实又生动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一切既充满新鲜感又心存畏惧的矛盾感受,都跃然纸上。 作为一个贸贸然翻开这部大部头巨作的我来说,同样可以用这种既充满新鲜感又心存畏惧的矛盾感受,来描述我花了大量时间终于完成阅读的体验。作为一个遥远国家的素人,对于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那是怎样的充满了好奇心以及八卦欲。尤其是尼克松政府上台伊始所继承的“越战”,刚巧和我读完的某本颇有感触的书站在了同一个时间线上,那种感觉无异于大约两年前看完了《大秦帝国》,接着就从《三体》里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一样的有趣。 然而基辛格的回忆录,实在是太过的详尽细致了。在开篇的大约四分之一的内容中,由于他本人在当时的心态,都依旧处在蠢蠢欲动且理想主义至上的阶段,于是他的激情以及热忱,也非常真实的反应在他初初阶段所做的那些决定和所表达的那些意见上。一个年轻的、学院派的、理想主义的哲学家,他是多么的希望能够令白宫和国务院可以成为一股劲儿,并且致力于让普罗大众和在野党都能够深刻的理解,他们选举出来的总统有着怎样的牺牲精神,期待为了这个国家去争取到更多的国际认同和民众利益,并且认为他的努力不仅仅会取得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和解,甚至还能实现美国总统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那就是民众对政策的默契。 后来他就无力的发现自己错了。 他所在的时代,不仅仅是冷战的时代,是意识形态彼此角力的时代,甚至还是所谓民族性、独立精神、政府定义乃至于权力认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式启蒙的时代。 从大航海时代到殖民主义盛行,经过了一战和二战,所谓的战胜国在会议桌上裁定了所有非核心国家的命运,边界线、政府、管理者,看起来既儿戏又不负责任。其中最为典型的大概就是为了弥补德国在二战时期对犹太人的伤害,联合国选择人为的划分出一块属于阿拉伯国家的狭长的土地,以应许之地的名义,为犹太人立国,称为以色列。阿拉伯人的不服气,全世界都装聋作哑,圣经故事里的博爱和宽容,在土地资源的争夺和国界的争议面前,完全不值一文。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欧美诸国,还洋洋得意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以一个不涉及任何利益链的第三者的身份居中调停,为和平努力不懈。 这一点,其实也表现在印巴危机和印度支那的战争(不仅仅是越战)的谈判桌上。作为一个粗浅鄙陋的历史爱好者,深深的认识任何一个阶段的为实现和平的努力,都逃不过是战后势力平衡的善后工作。但是我还是颇为佩服基辛格其人的某种可以称为赤子之心的情怀和开启全新时代的企图心。 前者,表达了他对于名利双收和里外不是人这一对组合的智慧判断。后者,则代表了他那种神奇背景的人对于历史及未来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一开始,他那么不掩饰写这本书的立场,和解也好,论证也好。隐匿在段落里没有用加重符号的长长的句子则毫不留情的指出,任何振振有词的说服,都不过是自我立场的强调,而美国国内付诸于所谓辩论的巨额时间,说穿了都是政客们利用民意的摇摆来为自己挣取理念曝光的机会。 他斥之为荒诞的官僚主义和信用差距。这些对基辛格来说根本就是无谓的时间浪费,从越南的政策、欧洲驻军的布局、军费预算、印巴危机、和北京及莫斯科……被太多乏味的程序所牵制的白宫,或曰尼克松政府,都一直在一个极其逼仄的角落跳舞——束手束脚无计可施。 然而稍微有些意外的发现,基辛格对军务方面的态度和坚持,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倾向于鹰派的人物。我曾经为他贴上了怎样的和平爱好者标签,甚至觉得他在冷战时期的东西方破冰中所做的一切,充满了开创性的意义。而来自基辛格自己的论断,真是狠狠鄙视了我这种小民心态。 他为自己的国家“世界警察”的定位做了不厌其烦的辩解,称之为是战后整个世界要求美国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并且把援助这件事拔高到了信仰和理想的高度。诚如之前的例子一样,赤裸裸的真相往往因为过于羞涩而躲在角落里静静的观望。基辛格在文中毫不留情的指出,离开了(军事)实力和(核)威慑力去进行外交工作,是彻头彻尾的扯淡。他最后也默默的为所谓的东西方外交破冰下了定义,那是两个超级大国深深的知道自己手中的武器所具备的惊人的杀伤力及毁坏力,彼此忌惮且相互牵制,不得不在一系列的彼此试探中达成了某种协议,终于粉饰了一派太平。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之所以会有他更倾向于鹰派的感知,大约是因为他前半程用了大量的笔墨,对军费裁剪这件事,恨的咬牙切齿。他已然很明显的阐述了自己军事先于外交,外交限于军事的立场。但是似乎还嫌这样的强调不够力气,于是用了某种好玩的对中央集权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羡慕,来指责美国国内官僚主义及各个不同的军务部门彼此倾轧的状况。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擅长于激活内需,1890年到1900年的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已然证明了这一点。而基辛格论述中提到的社会主义或曰共产主义下的计划经济,则在助长军队武器发展这一条线上,非常厉害。 很显然,他的这番论述,就是因为国会对他和尼克松政府的反弹道导弹等项目的掣肘,以及尼克松任期因为越战影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随后国防开支大幅削减到影响战斗力而让他十分感慨的关系。因为不仅仅是和苏联直接的拉锯,甚至包括了美军驻地的布局。 相比之下,中国两弹一星的大工程,如果不是因为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胡椒面的瓶子捏在决策者手里,只怕依照当时的状况,大有可能冒出一个人来,与基辛格遥相呼应。 正是因为这种无聊的拉锯,让尼克松政府的外交工作,大量依赖于所谓的秘密渠道和中间国。尽管这些方式促成了最后的东西方破冰,以及在某些利益框架下实现了有限的和解。但是这种外交方式的效率之底下,程序之繁琐,工作之空洞,实在很难让我这个效率至上的人,对此产生眼前一亮的惊喜。在我看来,外交斡旋达成的过程,根本不是彼此意见交换以达成共识的过程,而是双方在谈判桌及边境线反复试探、毫无诚意的指责及敷衍,必须等到时间成本被耗费到满足彼此的期待值,就自然而然的有了联合公报。 在这个过程中,基辛格倒是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外交官所应该有的气场,以及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惜装傻充愣的形象牺牲。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恰好发生了中兴集团事件。偶然在微博上读到了一篇长文,说是十八年前,中国曾有机会研发出属于自己的生态,从芯片到系统到软件。各种曲折当然是卧薪尝胆披荆斩棘,可是后来基辛格却利用个人影响力横插一刀,才真正把这个项目推向灭亡。 我并不想讨论基辛格如果没有这一刀,当时的中国芯会否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也不想讨论他的美国公民身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是多么的理所当然。我想说的是,过了那么许多年,他在国际环境中,在一个那么微妙的事件上,还能有这样的影响力,那些年斡旋国际政坛的那些智慧,真的不是徒有虚名的。 基辛格的智慧还表现在,他对他的那些外交对手的尊重让人动容,尤其是他作为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强国的代表出现的时候,他眼中的对方,表达出来的那种自信、气度和专业,都让基辛格为之赞赏。 我不记得哪里看到过类似的论断,说是充满智慧的人总是在时间轴上扎堆出现,那么上世纪的六十至七十年代,应该就是充满智慧的人扎堆出现的时期。基辛格身在其中,也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出色人物身在其中。他们彼此之间的拉锯及斡旋,并不屈从于圆桌上的势力差异,而是基于某种微妙的价值或观点平衡开展。 不过也有可能,基辛格用那些让他尊敬的对手,来表达他有幸于在一个有聪明人的世界从事外交工作,同时也表达着他对自己是这些聪明人中的一员而十分满意。 谁知道呢。 前面已经说了,书的一开始因为详细的陈述,精确到日的时间记录而满足了一个读者的好奇心。然而当你发现后面的种种,都不过是开始阶段的循环往复,可读性就一落千丈了。或许,对于更深层次的阅读者来说,这可以为他拼凑出一副尼克松政府的外交策略图谱。但是对我这样一个只是贪图八卦好玩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辛苦了一些。 而作为尼克松政府、基辛格先生在四年时间里国内外平衡斡旋之核心事件的越战(耗费他们最大精力的,还真就是这么一档子事),贯穿了全书的各个角落,和印巴搅在一起,和古巴混杂,和中苏交错,并渗透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微妙形势里。 基辛格毫不委婉的批评越南空有民族意识而没有国家意识,深深的以为这个看法对背井离乡的基辛格内心的价值观是多么大的蔑视。说起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犹太人更加“民族性高于国家性”的人吗? 然而美国这片土壤,却是国家性远远大于民族性。这当然是我的片面之词,那是因为我觉得,作为移民的美利坚初始公民,他们并没有植根于某种信仰或故土情节的民族性纽带,合众国啊合众国,听一听便觉得是基于某种共同利益的协作产物。 而深深自豪于移民到此并且不顾一切的要为那种自由的国家性情结而奋斗终生的基辛格,在他的眼里,民族性显得缺乏理性以及过时,甚至狭隘的民族性并没有产生某种利益基础,而只是用理想主义的方式来构建一种松散的矛盾组织。那或许是因为抽象概念本身就具备多角度解读的属性,即便是一个团队里的人,也可能产生完全迥异的观点。这些观点,看起来都臣服于一个确定的概念,但是由于这个概念本身并不足够具体,于是确定的只剩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解读模式了。 但是在基辛格的笔下,他那个充满了现代风度的自由民主的国家属性,也未见得有多么令人振奋心情的优越属性。相反,民主制度的开放性,使得白宫和国会以及五角大楼,形成了局势微妙的拉锯,加之在野的资本家和学者大爱对政府行为上纲上线,不论结果如何,都有大把不是随便指摘。这种状况,让基辛格和他的总统深陷纠结,一方面,理性的选择是尽可能综合多的情报来做出当前情况下最靠谱的方案,另一方面,民意滔滔实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谓最靠谱的方案,必然是以牺牲某一方所得到的关注为代价的,所以不论怎么样,都不对。 基辛格和尼克松面临的这种情况,我感觉似乎是越战引发的塔西佗陷阱。在《帝国定型》中,志得意满的时任总统克利夫兰就曾经抱怨,当战争酝酿的时候,大家都是群情激奋的,然而一旦有人发现战争将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曾经是在他们双手赞同下值得的国家策略,瞬间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越战的情形,应该也是差不多。 那么美国和苏联、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外交又何尝不是如是。三个国家都有其辐射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地缘政治的核心策略。那是一块块危险的跷跷板,一边是义正辞严的“放空炮”式的指责以及功绩,另一边则是援助与贸易的温柔刀枪。 随便吧。书那么长,基辛格写了那么多,我自然很难简单概括。 读了那么久,读了那么累,然而留下印象的只有复杂冗长的越战,和不得不把国家命运交托到第三国手里的那些寡民政权,太多了,例子举不过来,有兴趣又有耐心的,自己去看吧。 PS一记:他不止一次嘲讽美国总统是个把聪明人变笨的职位。因为到了那个位置,人就不得不被逼着快速做出决定而失去思考空间,长此以往不笨才怪。着实有趣,不知道现在改观了没有。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37420/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白宫岁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