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30.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疑惧 的原始碼
←
疑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疑惧</big>''' |- |<center><img src=https://t11.baidu.com/it/u=1485111664,2033904560&fm=173&s=9624D407763A27803A9E08BC0300702A&w=446&h=332&img.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error?id=1584928037938350346&baijiahao_id=1584928037938350346&wfr&third=baijiahao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浓厚</big>''' 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jù,释义为[[猜疑]] [[畏惧]],出自《易·[[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疑惧 <ref>[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9648843ac996488/ 疑惧是什么意思|疑惧的解释是什么]</ref> 拼音 yí jù 释义 猜疑畏惧 出处 《易·巽》 ==解释== 猜疑畏惧。 ==出处== 《易·巽》"进退志疑也" 三国·魏·王弼注:"巽,顺之志,进退疑惧。"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各宜自安;如妄自疑惧,敢相扇动,朕即赦元济不问,回军讨之。" 唐 韦应物《病中书怀呈友人》:宁复机难料,庸非信未孚。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 《明史·方国珍传》:"已而汝颍兵起, 元募舟师守江。国珍疑惧,复叛。"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桓王伤其父以质郑身死,且见郑伯久专朝政,心中疑惧,私与周公黑肩商议曰:'郑伯曾质先太子于国。意必轻朕。君臣之间,恐不相安。虢公执事甚恭,朕欲界之以政,卿意以为何如?'"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鲁僖公奋然曰:'盟主须仁义布闻,人心悦服。今楚王恃兵车之众,袭执上公,有威无德,人心疑惧。'"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八章:"为了消除他的疑惧,掏出一支烟递给他。"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疑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