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82.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番茄茎枯病 的原始碼
←
番茄茎枯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番茄茎枯病'''又称黑霉病(Blackmold)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亦可为害叶和叶柄,茎部出现伤口易染病,病斑初呈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向上下扩展到整株,严重的病部变为深褐色干腐状并可侵入到[[维管束]]中。<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507011 番茄枯萎病分析]</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d20a622d2286227d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病原描述 == Ah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异名 A.Tenuis Nees)称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较短粗,或呈不规则棍棒形,具2~9个隔膜,大小27.5~110×2.75~4.5微米,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棒状或圆筒状,淡黄色,大小9.5~40 / 5~11.25微米,具纵隔1~6个,多数3~4个;横隔1~5个,多为3个,具短喙,仅为抱身长的一半,喙多无隔,少数1~2个隔,无色。 == 病害症状 == 果实染病,侵染绿果或[[红果]],初为灰白色小斑块,后随病斑扩大凹陷,颜色变深变暗,长出黑霉即病菌分生抱子梗和分主炮子,引起果腐。该菌产生的交链孢酸转移到植株上部,杀死叶脉两侧的叶组织或叶面布满不规则褐斑,病斑继续扩展,致叶缘卷曲,最后叶片干枯或整株枯死,别于早疫病。 == 发病规律 ==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孢子从伤口侵入,一般高湿多雨或多露易发病。 == 防治 == (1)选用耐病品种。(2)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枷剂1000~1500倍液、70%乙膦·锰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技术参照番茄早疫病。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番茄茎枯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