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4.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留有遗憾的维也纳(邓星汉) 的原始碼
←
留有遗憾的维也纳(邓星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留有遗憾的维也纳'''<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92247/pexels-photo-1592247.pn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留有遗憾的维也纳》'''是[[中国]]当代作家邓星汉的散文。 ==作品欣赏== ===留有遗憾的维也纳=== 第二天清晨,当地时间七点时我起了床,拿着手机走出入住的维也纳洲际酒店到户外去观赏市容和风景。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天空很明亮,光线很柔和,空气显得清新而又凉爽。街道上很少有行人,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市民的汽车都比较豪华,大部分都是奔驰牌或奔驰这个级别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维也纳市民的富裕程度。我来户外散步是想拍些风景照的,但是,放眼看去,维也纳的房屋建筑虽然是有特色的,但都是一种特色,便也就给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了。随着历史烟云散去,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却留了下来,使得维也纳整座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建筑博物馆”,中世纪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哥特式融合并存,但绝大多数是巴洛克式的风格。房子都有大花窗,屋面上镶满精致美丽的浮雕。每一座房屋都像一座小城堡,外表上看去显得很厚实、很庄重。我就在想:这房子的进身这么长,那么里面的房间是怎么分布的呢?难道是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合面楼”吗?为了探堪一个究竟,我就慢慢地走进了一座房子里面观看,结果,我很快就明白了这房子原来就类似我们的四合院,中间是一个草坪,房间都是单面的,南北通透,只是外边的四角连成了一体,成了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显得很雄厚、很伟岸罢了。由于房屋的造型都是一样的,也就没有太多的摄影价值,拍了一两张,我就没有了多少兴趣。 在酒店的左前方是维也纳的“城市公园”,我横过马路就到了公园的门口。进到公园一看,里面并不大,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小桥流水,只有一片草地和几把长椅,以及一些簇拥而生的阔叶白杨树,还有一些叶子呈三角形的枫树,不知是因为干旱还是因为这种枫树本身的特性,枫叶已经开始带有淡淡的红色了。整个公园里除了一个遛狗的老头和我这个游客外,没有其他的人了。在公园的东北面有一座雕塑,雕塑的主体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塑像。塑像是仿铜的,暗中透黄的颜色,施特劳斯站立着,手里拿着一把小提琴,留有络腮胡子的脸微微扬起来侧着看向远方,这种造型和颜色,衬托着施特劳斯的睿智、昂扬和坚毅。塑像外接一个水泥外框,外框镶在水泥台基上,台基有三级台阶。这样,整个雕塑就像是一叶镜屏。 这时,我的心情突然激动起来。一看到施特劳斯,我就想起了那首如梦如幻,使无数人醉在其中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想起他的震撼人心的其他音乐作品。甚至,我联想起《蓝色多瑙河》的背景----卡尔.贝克的诗: “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有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那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岸边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婉啭,在那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然后,我举起手机,拍下了有施特劳斯塑像的这座雕塑。 当地时间[[九点钟]],我们乘车去参观美泉宫。 维也纳的老城区是傍水而建的,美丽的多瑙河只是从老城的东边脚下流过。美泉宫位于维也纳市的西南方,为了运输和观赏的双重需要,修建皇宫前就在城内开挖了一条多瑙河运河,把多瑙河的水引入到老城内,一直通到美泉宫。但是,现在的运河已经干涸了,政府正在整修。我们的车就是沿着这条运河所在的街道向美泉宫驶去的,一路看到干涸的河床就像古代的城壕,到处堆放的水泥钢筋,随处可见伸着长臂的吊车和挖掘机,真感到有种破败的迹象。 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此营建起一座气势磅礴的具有巴洛克艺术建筑风格的[[皇宫]]。因为,此地有一口清爽甘冽的泉水,故将皇宫称为美泉宫。美泉宫的气派和华丽,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和俄罗斯的夏宫。美泉宫内有1400个房间,从中央大厅进去,有44间是洛可可式风格,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镂花花瓶等,极尽豪华与奢侈。参观美泉宫,使用的是语音提示系统,游人佩戴好语音器后,只要按动遥控器上的数字键,就可按序进入到各个房间参观,听到有关的介绍。没有讲解员,不需要被导游牵着赶着走,既安静又自由。这一点确实比“凡尔赛宫”、“夏宫”等地要先进得多。 最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的是皇宫的巴洛克式后花园。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园内用绿草红花拼成几个不同图案的硕大的花坛,显得繁花似锦,五彩缤纷,万象争春。花园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塑。园林的尽头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最后端是高高的凯旋门。站在皇宫后面二楼的观赏台向前望去,感到开阔、壮观、美丽、繁华,使人心旷神怡,如在人间仙境。但是,尽管如此,由于缺少“风水”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水,她还是远逊色于俄罗斯的夏宫花园的。 在一个[[四川]]餐馆里吃了中饭后,导游就带我们去参观金色大厅和国家歌剧院。但是,当我们到了之后,导游就站在马路边往左边一指,说:“这是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再将手往右边一指,说:“那是金色大厅。两个地方都不能进去,里面也没有演出。就停留十分钟,大家照照相吧。”我一听此话,心里就凉了。本来,我心里对维也纳、对金色大厅是早有一种神往的,把它想象得无比的富丽华贵、金碧辉煌。我曾想:进去看一场演出可能没有机会,但是,维也纳既然负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盛名,那么,在金色剧院这音乐殿堂前面的广场上,遇上一两支业余的乐队在自由演奏,或遇上一两队业余的歌舞团在载歌载舞总是有可能的吧。然而,让我看到的是:这里门可罗雀,显得无比的清净寂寞。其实,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贵神圣,那样的至高无上不可企及,她早已被商业化了,在她华丽的外衣里面藏着熏人的铜臭。只要能交上二十万人民币并卖出1628张门票,你就可以登台演出一场。我想,这样的机会应该是专门送给中国人的吧?中国的大妈、大爹有的是钱正想着出名;中国一些想要拿世界级大奖去粉饰脸面的名家,一些想要拿世界级比赛名次去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加分轻松进入北大清华的中学生都正好有机可乘,任其发挥能力进行幕后运作了。金色大厅是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外墙红黄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的雕像,[[古雅]]别致。整座楼的楼层不多,但显得虚高,拿个手机无论是横拍还是竖拍,都拍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我的心情郁闷极了。我看了看其他人,他们比我还郁闷,走近来看了一两眼就[[无奈]]地走开了。还没到十分钟,大家就提早回到了车上,导游见大家都一脸的不高兴,就叫[[司机]]提前开车去下一个景点了。 下一个[[景点]]是老城著名的霍夫堡皇宫。霍夫堡皇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在市中心。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才演化成了现在这个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霍夫堡宫殿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的冬宫,现在[[仍然]]是奥地利共和国总统的办公地。 从霍夫堡皇宫可以步行到市中心的商业街。在商业街上,导游宣布可以自由活动半小时。我们就三三两两地在街上闲逛,东看看西望望,偶尔有人买根冰淇淋解渴。当走到“黑死病纪念柱”前,在我面前发生了有趣的一幕。有几个结伴而行的金发蓝眼的欧洲姑娘与我擦肩而过,但[[其中]]有一个姑娘突然回过头来,对着我说了一声什么话,然后,她又迟疑地望了我一下,[[接着]],她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笑了笑。我听不懂她的话,也不明白她的意思,我也不会说[[英语]],我就只好也对她笑了笑。这时候,她的伙伴们听到笑声,都转过身来,望望她又望望我,然后,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一起“格格”地大笑起来。笑了几声后,她们就拉着原来对我笑的姑娘一起跑起来,很快就消失在人群里。我在原地愣了一下没有动,有几只鸽子从我头顶上飞过去了。我立刻就在心里想:管他是什么事情呢!那笑声是多么甜美啊。不管是什么国籍,也不管是什么民族,笑声是沟通心灵的最好语言。 [[游玩]]了商业街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史蒂芬大教堂。她是维也纳市的标识,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它那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排在乌尔姆教堂和科隆大教堂之后全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教堂除了主塔外,还有南塔和北塔。南塔中有一口巨大的铜钟。每年在新旧年交替的那一时刻,成千上万的维也纳人在史蒂芬教堂前的广场上聆听着钟声,相互庆贺新年。北塔上有一个观景台,我乘电梯上到了观景台上,放眼远眺,整个维也纳西边的半个城市尽收眼底。但是,我还是没有看到美丽迷人的多瑙河以及河上的圣母玛利亚大桥。因为多瑙河是在维也纳城市的东边。 我很早就对孕育过裴多芬、约翰.施特劳斯、莫扎特等众多名人的多瑙河产生神往,梦想着总有一天,我要去到她的身边一睹她的风采,领悟她的灵性,感受她的温柔美丽,欣赏她的休闲与优雅,饱览她梦幻迷离的夜景和旖旎的田园风光。我满以为这次的出游可以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了,不想又和她失之交臂。我曾经听一个在几年前来过维也纳的朋友说过,维也纳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原因是在维也纳的每一丝空气中都弥漫着优美的音符。她的这一句话掀动了我的小资情怀,勾起了我对维也纳的美妙的想象。可是,当我亲临其境时,却连一个音符也没有听到,一点音乐的气息都没有感受到。我到过俄罗斯,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草坪路边,到处可看到有乐手在吹萨克斯,或者在拉小提琴,一些过路的人就自动围过去跟着唱起来、跳起来。那真是一个歌唱的民族,一个浪漫的民族。于是,我就去想:为什么我和朋友所看到的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难道短短的几年,就能使一种文化消亡了吗?我通过认真的查阅资料,最后明白了是我来的时机不对。维也纳每年的仲春孟夏是她举行世界性音乐节的时候,只有在举办音乐节的日子里,才能听到各国音乐使团播放的世界著名乐曲和新的的音乐作品。哦,原来这维也纳人们的性格还是很内敛的啊,他们并不浪漫,并不痴迷音乐,只是为世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场地,做了一个组织者的工作,也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挣钱的平台。于是,我就认为维也纳其实是有负于盛名的,一个并没有把对音乐的爱好和追求植于人们心中的城市怎么能称得上“世界音乐之都”呢? 因此,这次的维也纳之行,在我的心里是留有一些遗憾的。 <ref>[https://www.sanwenzx.com/index.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邓星汉,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留有遗憾的维也纳(邓星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