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77.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电路 的原始碼
←
电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U=34525134,1888736609&fm=26&gp=0.jpg|缩略图| [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525134,188873660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525134,1888736609&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 '''電路'''(''' Diànlù''' ),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图书,作者是邱关源,本书为第5版,主要目标是适应[[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式。 ==目录== 1 同名书籍 编目数据 新增内容 2 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目录概述 内容调整 ==同名书籍编辑== ===编目数据=== 电路/邱关源,罗先觉主编.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011.5 重印)。 ISBN 978 - 7 - 04 - 019671 - 9。 Ⅰ. 电… Ⅱ. ①邱…②罗… Ⅲ. 电路 - 高等学校 - 教材 Ⅳ. TM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49675号。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5版,主要目标是适应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式。 全书共分18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律、含有运放的电阻电路、储能元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频率响应、[[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附录:磁路和铁心线圈、Pspice简介、MATLAB。 ===新增内容=== 1、增加了“[[绪论]]”,介绍了一些电学科学家和他们对[[电路理论]]的贡献;对电路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一些重要分析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2、在“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一章中,增加了“耦合电感的功率”一节。 3、“电路的频率响应”单独作为一章介绍 。除了[[谐振]]的内容外,增加了[[网络函数]]、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图]]和[[滤波器]]等内容。 4、考虑到 [[MATLAB ]]的普及,增加了“附录C MATLAB 简介 ”. ===目录概述===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抽象而成,它近似地反映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用理想导线连接而成。用不同特性的电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就构成不同特性的电路。 电路模型近似地描述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根据实际电路的不同工作条件以及对模型精确度的不同要求,应当用不同的电路模型模拟同一实际电路。 这种抽象的电路模型中的元件均为[[理想元件]]。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代数和是根据流入还是流出节点判断的.流出为+,流入为-.对节点,I1+I2+...+In=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上式计算是要指定一个回路绕行方向,支路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取+.反之,取-.U1+U2+...+Un=0。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四章 [[电路定理]]包括电压源等效[[(戴维南定理)]],和[[电流源]]等效[[(诺顿定理)]]两个定理。其中,[[电压源]]等效定理在电路故障诊断中应用较多,其内容是:任何一个线性的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而言,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其中: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或源电压Vo)]]的数值,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o]]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值]]。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第六章 [储能元件]]。 在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为0,也就是无[[功率]]消耗,无能量的消耗,只有[[能量]]的转换.所以称为储能元件. 最常见的储能元件是电容和电感.及化学电池。 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必须要一段时间,这个变换过程就是电路的过渡过程.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是能量不能跃变. 电路换路时的初始值可由换路定律来确定. 电容存储的是电荷。 电感存储的是磁通引起的材料极化能,空心电感的能量主要存储在电感线圈自身的材料里,有芯电感的能量主要存储在磁性材料里。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八章 [[相量法]](phaser method),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便捷方法]]。它用称为相量的复数代表正弦量,将描述正 弦稳态电路的微分(积分)方程变换成复数代数方程,从而简化了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该法自1893年由德国人C.P.施泰因梅茨提出后,得到广泛应用。相量可在复平面上用一个矢量来表示。)。它在任何时刻在虚轴上的投影即为正弦量在该时刻的瞬时值。引入相量后,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加、减运算可以转化为两个相应相量的加、减运算。相量的加、减运算既可通过[[复数]]运算进行,也可在[[相量图]]上按矢量加、减法则进行。正弦量与它的相量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求出了相量就不难写出原来需要求的[[正弦量]]。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源]]指能够提供3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最常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机。三相发电机的各相电压的相位互差120°。它们之间各相电压超前或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机在正序电压供电时正转,改为负序电压供电时则反转。因此,使用三相电源时必须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转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改变供电相序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 三相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组成世界上电力系统电能生产供电方式大都采用[[三相制]]。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有无源和有源、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之分,它既可能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网络,也可能是相当简单的[[网络]]。[[变压器]]、[[放大器]]等的电路模型都可归结为[[双口网络]]。在电路图上,二端口网络可统一表达成图中所示形式。表达4个端口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二端口网络方程。同一个二端口网络可以有6组不同形式的方程。其矩阵形式与多端网络的约束关系类似。6组方程右端变量前的4个系数称为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共6组,分别称为短路导纳参数 、开路[[阻抗参数]]、第一类[[混合参数]]、第二类混合参数、传输参数和反向[[传输参数]]。6组参数都可用来表征二端口网络。对于一个网络究竟选用哪一组参数,视具体情况而定。[[电子电路]]中会经常遇到二端口网络的[[相互连接]]。它们之间的连接有5种方式,分别为[[串联]]、[[并联]]、[[串-并联]]、[[并-串联和级联]]。这样连接而成的网络仍为二端口网络。例如,电力系统中用于模拟远距离输电线的链型电路就是一些二端口网络级联而成的。 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 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附录A 磁路和铁芯线圈 附录B PSpice简介 附录C MATLAB简介 [[File:U=2974274371,3525759494&fm=26&gp=0.jpg|缩略图|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6988565737&di=3c9656a47a467240f7e8bfe447bff5a8&imgtype=0&src=http%3A%2F%2Fpic.soutu123.cn%2Felement_origin_min_pic%2F19%2F03%2F20%2F1656ed3f6eb3cae.jpg%2521%2Ffw%2F700%2Fquality%2F90%2Funsharp%2Ftrue%2Fcompress%2Ftrue 原图链接][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6988565737&di=3c9656a47a467240f7e8bfe447bff5a8&imgtype=0&src=http%3A%2F%2Fpic.soutu123.cn%2Felement_origin_min_pic%2F19%2F03%2F20%2F1656ed3f6eb3cae.jpg%2521%2Ffw%2F700%2Fquality%2F90%2Funsharp%2Ftrue%2Fcompress%2Ftrue 图片来源百度]]]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参考书目=== 发展情况编辑 1979年,邱关源主编《电路(电工原理Ⅰ)》出版, 1982年, 《电路(修订版)》出版,该教材获1987年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1989年, 《电路(第3版)》出版。 1999年,“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路(第4版)》出版。 2002年 《电路(第5版)》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于2006年5月出版。 ==同类参考书籍==: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808829/b896oah8M6NKCtyNDBwF7WSpzgbPPBosJ6Nu9j1FIXPVZ5-rml-Jiz9Lzs7jisfcrwlaxI0we26GP1oB | 什么网,引用日期2018-10-12]] </ref> . ===参考资料=== [[Category:330 物理學總論]]
返回「
电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