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49.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瓯江 的原始碼
←
瓯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瓯江.jpg|350px|缩略图|右|<big>瓯江</big>[http://n.sinaimg.cn/translate/606/w900h506/20180810/LM58-hhnunsq6105273.jpg 原图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8-08-10/doc-ihhnunsq6106185.shtml 来自国资委网站 的图片]]] '''瓯江''',原名永宁江,曾称“永嘉江”或“温江”。(来源于嘉靖《永嘉县志》)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处浙江省东南部,古名为“慎江”,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积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亿立方米。 上源是出自浙闽边界[[百山祖洞宫]]山脉的龙泉溪,由西往东,途经[[丽水]]、[[温州]]两市,在温州湾[[灵昆岛]]附近流入东海<ref>[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3/19/008260803.shtml 瓯江], 2007年03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f>。 ==干流走向== 瓯江,古名慎江,曾以地取名为[[永宁江]]、[[永嘉江]]、[[温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流经[[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8个县(市、区),出温州湾入[[东海]]。地跨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个地市18个县(市)。干流长384公里,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干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河谷两岸地形陡峻,降水汇流快,滩多弯多,洪水暴涨暴落。温溪以下为感潮河段,平时通航10~200吨船,候潮可通500吨海船。温州至头14.9公里,候潮可进出3000吨海轮。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为三段,分别是[[龙泉溪]]、[[大溪]]、瓯江<ref>[http://www.wutongzi.com/a/368053.html 母亲河-瓯江],梧桐子网站</ref>。 ===龙泉溪段=== 龙泉溪,发源于庆元镇锅帽尖西北麓,上游干流源流为梅溪,梅溪、青溪在黄南村头汇合后始称[[龙泉溪]],向东流经[[龙泉市]]查田、[[兰巨]]、龙渊镇等乡镇,经道太乡至武溪村入云和县境(由梧桐口至武溪一段为紧水滩水库库区);出紧水滩,浮云溪自右岸注入,折东北流至石塘;出石塘水库,至大港头,松阴溪从左岸注入。流程197.5公里,流域面积356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约1106.5米,平均坡降5.6‰。 注入龙泉溪的支流有19条,其中自南向北汇入龙泉溪,来自[[洞宫山脉]]的支流有:[[青溪]](秦溪)、[[南窖溪]]、[[石隆溪]]、[[八都溪]]、[[横溪]]、[[桑溪]]、[[豫章溪]]、[[均溪]]等8条;自北向南汇入龙泉溪,来自仙霞岭山脉的支流有:[[锦溪]]、[[岩樟溪]]、[[大贵溪]]、[[林洋溪]][[、塔石溪]]、[[白雁溪]]、[[道太溪]]、[[安仁溪]]、[[安福溪]]、[[大石溪]]、[[武溪]]等11条。 ===大溪段=== 龙泉溪,汇松阴溪后称[[大溪]],折东北流,西坑至右岸注入;流至港口,[[宣平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北流至[[敏河]],小安溪自左岸注入,东流折北经丽水市,复东流至[[厦河]]、古城,好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入[[青田]]境内,纳官庄源、[[祯埠港]]、[[海溪]]、[[雄溪]]、冲坑水、芝溪、石盖源水后,折东至船寮,纳船寮港,折南流至湖边村,小溪自右岸汇入。 自大港头至湖边村,流程92.5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9564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58米,平均坡降0.6‰。降0.6‰。 ===瓯江段=== 大溪纳小溪后称瓯江,折东南流,有石郭溪、四都港从右岸注入,继续东流折北,[[贵岙源]]从左岸汇入,折北流经温溪镇后,折东入[[永嘉]]、[[瓯海]],[[菇溪]]自左岸汇入,复东流,西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戌浦江]]从右岸注入,折东转南过[[梅岙]],继南流进入[[温州市]]区,仙河门水自右岸注入,经双屿折东,水分南、北两江,继续东流,楠溪江从左岸注入。 瓯江纳楠溪江后,江流浩渺,继续东流,右纳瞿溪、郭溪、雄溪及会昌湖水、并纳温瑞塘河水,至状元桥镇,江心有七都[[涂沙洲]],江水分为南、北两支。南流经龙湾,北流经乌牛码道,乌牛溪从左岸注入,继续东流,纳百石溪。南北两支汇合后继续东流,受灵昆岛分隔形成南口、北口。南口纳永强塘河水出[[温州湾]]入海;北口经[[黄华]]、[[岐头出]]温州湾入海。 瓯江自青田湖边村至河口长98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楠溪江)4729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6米,平均坡降0.06‰。 ==主要支流== ===小溪=== 乃瓯江最大支流,与瓯江干流大溪汇合于青田县石溪村境。 小溪源头主流称南阳溪,发源于庆元县大毛峰山麓,在[[凤滩垟]]与来自右岸的左溪汇合后,北流进入景宁境内,称[[毛垟溪]];纳西溪水后继续北流,英川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标溪自右岸注入,后折北流至梧桐,[[梧桐坑]]自左岸注入,始称小溪;折北流,纳北坑水,折东南流纳际头、叶源来水,折北,有鹤溪自右岸注入,纳鹤溪后,折东北流,沿途纳[[梅溪]]、[[大山源]]诸水,折东流,炉西坑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大、小顺溪自左岸注入,后自东折南,纳[[小吾坑]],折西北流,阜口源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左岸张口坑注入,折东纳仁村源、大奕坑,折东北流至[[湖边村]]汇入[[大溪]]。 小溪干流全长215.9公里,流域面积3405平方公里,河宽150~90米,河道天然落差1282米,平均坡降5.9‰,年平均径流量39.8亿立方米,年际丰枯变幅较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性。 ===松阴溪=== [[File:松阴溪.jpg|300px|缩略图|右|<big>松阴溪</big>[https://stc-new.8531.cn/assets/20180122/1516588525701_5a654ded159bb829cd989ed4.jpeg?w=720&h=500 原图链接][http://nb.ifeng.com/a/20180122/6323584_0.shtml 来自浙江在线 的图片]]] 古时称[[松川]],又有[[松溪]]、[[松阳溪]]、[[松阳港]]之称。发源于[[遂昌县]]贵义岭黄峰洞山麓,在丽水市大港头汇入[[龙泉溪]]。 松阴溪源头主流为十四都源,亦称成屏源,上通源。出源头北流,纳金岙水、安坑,过成屏源口至遂昌县妙高镇河段称南溪;流经叶坦桥,北溪自左岸注入后,称[[襟溪]],继续北流至渡船头,折东南至庄山,濂溪自左岸汇入;襟溪纳[[濂溪]]后,过资口入[[松阳]],始称[[松阴溪]],河水直向东南,十二都源自右岸汇入,折东流[[梧桐源]]自左岸汇入,折东南流至古市,十三都源自右岸注入,继续东南流纳[[东关源]]、[[庄门源]]、[[六都源]]、[[东坞源]]后,东流经寺岭下,竹源溪自右岸注入,四都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沿途纳[[黄坑源]]、[[关溪]]、[[黄源]]诸水至港口,小港自右岸注入,后由东南折东,逶迤穿行在低山丘陵地带,至雅口,雅溪从左岸注入后,东流纳[[南坑源]]、[[石马源]]、[[靖居源]]后,折东南流,纳[[木岱坑]]、[[裕溪]]、[[凤弄源]]后,进入[[丽水市]]境内,穿过[[通济堰]]大坝,直奔[[大港头]]。 松阴溪干流长109.4公里,流域面积1995平方公里,河道宽120~160米,河道天然落差854米,平均坡降7.8‰,年平均径流量20.3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小港,在瓯江二级支流中,仅次于楠溪江的小源溪,主流长63公里,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好溪=== 唐代以前称恶溪。因其滩多水急,舟楫常遭覆没而言“恶”,[[李白]]曾感叹“却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自唐大中年间,疏浚河道、修堰兴利,易名好溪。好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仰曹尖,上游名九曲溪,南流纳横坑、冬坑水、孔宅坑水、泊公源水,流至仁川并纳[[杨坑]]、[[小溪]]、[[东坑]]诸水,折西流至冷水;经冷水后,继续西流,纳龙溪、灵溪、玉坑后至[[泮潭]]进入[[缙云县]],始称好溪<ref>[http://xt.inlishui.com/html/2016/xtnews_1124/1255.html 《好溪与恶溪》的思考],丽水信息港,来源: 朱文风 时间: 2016-11-24</ref>。 纳白竹溪后折南流,唐溪自左岸汇入,过左库水库后,折西转南至壶镇,纳[[白六溪]]、[[浣溪]],折西南流,右岸子草坑注入,经东金岱石溪汇入,过东方镇后,直奔著名景区[[仙都]];过仙都后,经五云至东渡,[[章溪]]自左岸注入; 纳章溪后,继续南流,纳长坑,由南折西进入[[莲都区]],纳廷坑、杉树坑,至彭头,方溪自左岸注入,过秋塘,折西南流,于古城村汇入[[大溪]]。主流河长129公里,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河宽90~150米,平均年径流量12.2亿立方米,河道天然落差847米,平均坡降6.4‰。 ===宣平溪=== 又称[[宣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畎溪,流经[[武义县]]、[[松阳]]、[[丽水市]]莲都区。宣平溪源出武义县顶头岗,源头主流为东溪。出源头南流,左纳[[洪坦]]、[[云华来水]],右纳松溪后,南流至[[柳城镇]],西溪自右岸汇入后称宣平溪;继续南流,竹客溪自右岸汇入,折东流至溪口左纳和尚坛来水,仍折南流,曳坑水自左岸注入,吾坑水自右岸注入,折东南流至莲都区[[丽新乡]],纳老竹水后折东流,汇入大溪。宣平溪干流长72.8公里,流域面积860平方公里,河宽50~100米,河道天然落差990米,平均坡降13.6‰,平均年径流量8.2亿立方米。历史上宣平溪流域曾经设置宣平县,是[[浙江省]]内仅次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二大[[畲族]]聚居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0d61420102v6vz.html [转载<nowiki>]</nowiki>水上故乡],新浪博客,2012-08-22 01:50:49</ref>。 ===小安溪=== [[File:小安溪.jpg|有框|右|<big>小安溪</big>[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1/1D/1DBE7BA6A8879285A1B0C565B718D2A2.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原图链接][http://news.163.com/16/0907/13/C0C6B42O00014AED.html 来自 华龙网-重庆晨报 的图片]]] 又称[[太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安溪。发源于[[武义县]]新宅雪峰山,流经武义县、莲都区。小安溪源头主流称菊溪又名李村水,南流至新宅乌门,大莱溪自右岸注入;纳大[[莱溪]]后折东流至沿溪口,沿溪自左岸注入,至溪下,[[金岩溪]]自右岸注入;纳金岩溪后东南流进入莲都区始称小安溪,折南流,纳西溪水、葛渡水后,南流至[[小安村]],祥后水自右岸汇入后,继续南流,沿途纳小溪口、冯坑源及联城诸水后,经苏埠汇入大溪。小安溪干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575平方公里,河宽30~50米,河道天然落差902米,平均坡降12.5‰,平均年径流量6.3亿立方米。 ===西溪===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永嘉县]]下嵊乡外宕村西北,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荆源]]、[[瓯渠]]、[[六龙]]、[[徐岙]]、桥下五乡镇,在垟塆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1041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70米,主流长32.5公里,平均比降29.90‰,流域166.05平方公里。上游源短流急,谷深滩险。下游从西岸村至河口是[[感潮河]]段,长5.9公里,可通小轮船至[[温州]]。沿溪多台田谷地,下游为冲积平原,是县内主要产粮区。支流5条,以瓯渠溪和徐岙溪为大。 ===瓯渠溪=== 发源于永嘉县[[茗岙乡]]石马尖西侧,由北向南纵贯瓯渠乡,在六龙乡上湖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893.5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230米,主流长11.7公里,平均比降57.30‰,流域24.43平方公里。两岸多梯田梯地,台田谷地很少。 ===徐岙溪=== 发源于永嘉县[[昆阳乡]]白岩头,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徐岙乡,在殿后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1027.8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20米,主流长9.70公里,平均比降94.00‰,流域50.12平方公里。沿溪两岸有小量台田谷地。 ===菇溪=== [[File:菇溪河.png|300px|缩略图|右|<big>菇溪河</big>[http://news.66wz.com/pic/003/006/106/00300610602_180112e6.png 原图链接][http://news.66wz.com/system/2019/09/25/105197056.shtml 来自 温州新闻网 的图片]]]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田县]]峰山村东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青田县吴坑乡后进入永嘉县境,再经[[白云]]、[[桥头]]、[[朱涂]]3乡镇,在朱涂乡朱涂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93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880米,主流长35.15公里,平均比降25.10‰,流域153.29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桥头镇至源头,溪流较顺直,沿岸有台田也有小片沙砾滩;桥头镇至河口,为感潮河段,长4.9公里,可通小轮船到温州。沿溪两岸为冲积平原。支流有[[平头山]]、[[潘罗]]、[[长田]]和[[小舟山]]等溪。 ===乌牛溪=== 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为[[永嘉]]、[[乐清]]两县界河。发源于永嘉县仁溪乡乌岩村东北面,由北向南,流经仁溪和乌牛二乡,在乌牛码道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665.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550米,主流长21.1公里,平均比降26.16‰,流域87.63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上游是山地丘陵,源短流急,河谷深削,多峡谷险滩;白水际电站至源头,平均比降97.58‰;下游是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支流14条,总长46.8公里。西岸马岙溪发源于[[大嶂山]]、东流至[[横屿村]]附近入[[乌牛溪]]、主流长7.5公里。东岸运河与乐清县白象水网区相通,对径流调节作用较大。 ==其他支流== 瓯江其他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还有: {| class="wikitable" |- | '''八都溪''',位于龙泉县西部,河长44公里,平均坡降19.8‰,流域面积396平方公里,从左岸汇入龙泉溪。 |- | '''均溪''',位于龙泉县南部,河长27公里,平均坡降51.5‰,流域面积207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龙泉溪。 |- | '''岩樟溪''',位于龙泉县北部,河长28公里,平均坡降26.8‰,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 |- | '''浮云溪''',又称雾溪、云和溪,位于云和县中部,河长28公里,平均坡降39.7‰,流域面积338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龙泉溪。该河上游建有雾溪水库。 |- | '''祯埠溪''',位于青田县西部,河长35公里,平均坡降22.1‰,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大溪。 |- | '''船寮溪''',位于青田县北部,河长41公里,平均坡降19.5‰,流域面积358平方公里,从左岸汇入大溪。 |- | '''四都港''',位于青田县东南部,河长45公里,平均坡降18.3‰,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瓯江。 |- | '''戍浦江''',又称戍浦溪、藤桥江,位于瓯海县西部,河长44公里,平均坡降22.8‰,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从右岸汇入瓯江。 |} ==塘河水系== [[温瑞塘河]],温瑞塘河北起温州,南至瑞安市城区,是沟通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主要内河,[[温州市]]及[[瓯海县]]境内由[[瞿溪]]、[[雄溪]]等河汇集而成,划为瓯江流域部分为353平方公里。 [[永强塘河]],由[[郑岙]]、[[白水]]、[[双岙]]、[[瑶溪]]、[[皇岙]]等溪河汇集而成,河道总长238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 [[柳市塘河]],又名白石水系,主要有[[柳市河]]、[[白象河]]。两河主源为白石溪,发源于郭公山[[黄坦洞]],流经中雁荡山白水漈,注入钟前、白石两座水库,下泄至合湖纳东漈来水,出合湖后分为柳市河和白象河,进入平原河网,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地及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 ==流经区域== 瓯江干流流经市县为:[[龙泉市]]、[[丽水市]]莲都区、[[青田县]]、温州市鹿城区及[[乐清市]]。 以下依上游至下游顺序列出各主要支流及其干流流经行政区: {| class="wikitable" |- | 松阴溪:[[遂昌县]]、[[松阳县]] |- | 宣平溪:[[武义县]]、莲都区([[丽水市]]) |- | 小安溪:[[武义县]]、[[莲都区]] |- | 浮云溪:[[云和县]] |- | 好溪:[[磐安县]]、[[缙云县]]、[[莲都区]] |- | 船寮溪:[[缙云县]]、[[青田县]] |- | 小溪:[[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 |- | 楠溪江:[[永嘉县]] |} ==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现瓯江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289座,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22座。 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 60~70年代又建成一大批小型骨干水电站。 70年代以来贯彻小水电“自建、自用、自管”方针,小水电建设得到蓬勃发展;80年代在干流[[龙泉溪]]河段先后建成[[紧水滩]]大型水电站、[[石塘]]中型水电站;90年代又建成[[玉溪]]中型水电站;进入新世纪华东第一高坝——[[滩坑水电站]]顺利建成蓄水<ref>[http://www.sohu.com/a/248603953_100188381 滩坑水电站投产十年 发电107.8亿千瓦时] ,搜狐网,2018-08-18 08:01</ref>。 新中国成立后,瓯江治理开发从小支流到大支流及干流,从单一的防治,逐步转向以水力水电为龙头,灌溉、供水<ref>[http://news.sina.com.cn/c/2004-07-09/16283040166s.shtml 缓解2水库压力 瓯江每天送水40万吨],新浪,2004年07月09日16:28 </ref>、航运、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 至2008年底,已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33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分别是紧水滩水库,滩坑水库,总库容达62.4亿立方米;建成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71.53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座,容量52万千瓦。 ==视频== ===<center>瓯江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夜游瓯江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z0842itilfg|560|390|qq}}</center> <center>龙泉溪</center> <center>{{#iDisplay:v0538us1g3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瓯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