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4.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琼剧 的原始碼
←
琼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琼剧</big> ''' |- | [[File:琼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琼剧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海南省海口市 非遗编号;Ⅳ-130 |}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是中国海南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代[[咸丰]]年间,琼剧在吸纳外来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更新,[[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军戏、青楼戏衰落,并入琼剧班,形成文武大班的体制,琼剧中分出文戏佬倌和武戏佬倌两大系统。民国时琼剧编演文明戏,变革唱腔,向写实靠拢。新[[中国]]成立后,琼剧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行当体制精简为生、旦、净、丑、末五大行。 粗狂质朴是琼剧唱腔的特点,腔由字生、音域宽广。不仅有着优雅舒展的腔调、悠扬宽阔的旋律,且体裁丰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缠绵。 2008年6月,琼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30。 ==历史渊源== ===起源=== 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琼剧的起源只能从对中国戏曲的正本清源中来进行,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模仿说",其代表为《[[海南岛志]]》。其志曰:"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明之初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也就是说,琼剧是明初的海南人对流行于元代的木偶戏的模仿。此说其实是[[中国]]戏曲"模仿说"的翻版。先秦"优孟衣冠"和宋傀儡戏表演,都曾被认为是戏曲的起源。 二、"外来说",其坚持者多为琼剧老艺人。崖城老艺人范景乐说:"琼州土戏的前身是杂剧,来源于福建。崖州人过去称琼剧为[[闽南]]杂剧、琼州杂剧。"琼东老艺人李斗光说:"琼剧源渊于潮州的正音戏,后学潮剧才文戏唱琼音,武戏含官话。"在[[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上,也曾有人认为中国本无戏曲,是在汉代受到来自印度的梵剧的影响后,才有产生了中国戏曲。 三、"土著说",此说在琼剧界颇有影响。明确提出此说者,是著有《[[海南汉人戏剧概论]]》一文的岑家梧。他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拥护此说的较多,认为琼剧界流传的"无中板,即无琼剧",就是此说的佐证。他们认为,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陈之也]]《[[琼剧史略]]》认为:"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 四、"宗教说"。这种观点其实是王国维的"巫觋说"。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指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为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他还认为,戏曲与"巫"的关系要比与"优"的关系更密切:"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远在其后。""巫",在《[[说文解字]]》中,被解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琼剧源于道教的观点虽然缺乏有力的论证,但决不可忽视。 这四种琼剧起源观,虽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都很准确。正如中国戏曲的起源一样,琼剧的发生与形成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要素,而应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诸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海南人喜闻乐见的习性,将传入[[海南]]的[[木偶戏]]、[[正音戏]]、[[梨园戏]]、[[高甲戏]]和[[潮剧]]等"外来"戏剧,与海南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歌舞相结合,并对原有的各种声腔进行综合性发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艺术实战,才有可能形成地方性的戏剧--琼剧。琼剧不可能完全是"外来"的。 ===发展=== 清[[乾隆]]五年(1740)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如[[光绪]]年间(1875-1908)琼剧名净[[黄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时跟班会至海南落户的。这些外来的戏班,对土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它的成为表演艺术渐趋成熟。 [[咸丰]]年间(1851-1861)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File:琼剧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五四"运动以后,在文明戏的影响下,琼剧作家[[吴发凤]]、名旦[[张禄金]]等,组织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救国运动]]》《[[新的婚姻]]》《[[省港大罢工]]》等内容进步、形式新颖的剧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编演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如《[[正气歌]]》《桃花扇》《[[木兰从军]]》等。这一时期,在音乐和舞台美术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后,琼崖土戏改良社解散,琼剧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有些班社竞相以荒诞内容的剧目和低级趣味的表演迎合低级趣味,致使它逐渐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岛内只存一个文武大班和几个中小(专演文戏)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有很大的发展。1950年初,岛内只有七个戏班活动。至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二十余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1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作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 同时,在革除上演"通宵戏"和"提纲戏"的陋习后,一方面,积极排演中央和省推荐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琼剧舞台面目一新。1955年,进行职业剧团登记,经改革整顿,剧团拨归各县市人民政府领导与管理。1956年,广东琼剧团在广州宣布成立,1959年改组扩建成立广东琼剧院,同时,进行全区剧团整编,成立各市县琼剧团。1960年初,创办海南艺术学校(后改名海南琼剧学校)。此外,还举办各种规模的培训班,培养琼剧新人才,新一代琼剧艺术工作者和老一辈艺术家携手合作。经过一系列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琼剧艺术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段时期,先后整理出《[[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秦香莲]]》等优秀历史剧和现代化戏,在舞中艺术方面,建立编导制和以剧本为依据的排演制度。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琼剧遭受浩劫,大多数琼剧团被遣散;琼剧学校停办,戏曲机构陷入瘫痪,艺人或被下放劳动、或被迫转行、或被遣散回农村。建国后十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珍贵艺术资料均被毁灭殆尽。 经历了十年梨园的非常时期,改革开放后的琼剧舞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被封杀与压抑了整整十年的海南琼剧,对观众来说早就成了一种久违的艺术。当一批消失多年的历史题材重新出现于琼剧舞台时,立即受到了观众的如潮好评。1978年海南琼剧团重演经典剧目《[[张文秀]]》《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琼剧团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群众争睹为快,盛况空前。琼剧艺术迎来复苏后的高潮。从复苏到中兴的过程中,由海南行政区文化局在1980年海口主办举行的海南戏曲"百花奖"汇演是一个突出的展示。<ref>[https://v.qq.com/x/page/t0625s5rngr.html 海南地方戏曲琼剧《秦香莲前传》全剧] , 腾讯网 2018-04-09 </ref> 琼剧的繁荣引起了海外琼籍华人华侨的重视,自1982琼剧出访[[新加坡]]、[[泰国]]的艺术之旅后,琼剧开始了在东南亚各国等地巡回演出,其演出《[[搜朽院]]》《张文秀》《[[狗衔金钗]]》《七品芝底官》等的剧目在东南亚也掀起了欣赏的热潮。 然而从复苏到中兴,繁荣的阶段只持续了几年,琼剧的危机又悄然而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不断涌现,电视、电影和网络等新兴的大众文化、娱乐消费文化以不可抵挡的势力向[[海南]]岛袭来,曾经在海南人民文化生活占据主要地位的琼剧变成了明日黄花,琼剧舞台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面临一片岑寂之景。"振兴琼剧"成为海南文化发展不得不解决的时代课题。1988年海南建省并办经济特区,琼剧面临的危机得到了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为扩大琼剧的市场需求,这个时期的琼剧改革主要集中在琼剧管理体制、演出体制和编创体等方面。在琼剧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琼剧界开展了一系列发展琼剧的措施,诸如举办琼剧赛事,开展戏剧征文活动,举行民族艺术展演,发展群众性琼剧活动。这个时期上演的《[[青梅记]]》《东坡劝学》《[[高林学馆]]》《海角惊涛》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后的琼剧在90年代呈现出危机逐步缓解的趋势。 [[File:琼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琼剧真正转机的标志,是1999年由省剧协举办的第一届琼剧艺术节。这是琼剧界一个盛大的节日。在历时11天的首界琼剧节上,来自[[海口]]、琼山、[[琼海]]、万宁、[[定安]]等地的9个专业表演团体,演出了11台优秀剧目,省琼剧院演出的《[[苏东坡在海南]]》《清官图》《[[晋宫情怨]]》,[[海口]]市琼剧团演出的《[[荆钗记]]》《[[狸猫换太子]]》,[[琼海]]市琼剧团演出的《[[借女冲喜]]》,[[琼山]]市琼剧团的《[[陈三两]]》这几个戏以其较强的思想性,完美的艺术性在首届琼剧艺术节中得到了较高认可,并获得了殊荣。新时期的琼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社会的快速向前,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快速传播,带来人们文化生活的多样化转变,琼剧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ref>[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qiongju.html 琼剧] , 博雅特产网 </ref> ==文化特征== ===角色行当===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 生行包括正生、贴生、武生、小孩生。正生:文戏佬倌,又名文雅小生。以唱、做功为重,扮相英俊.喜手持白纸小扇,举止动作温文文雅。潇洒大方。主要步法为方步。多扮演贫苦士子或富户之子。表演要求儒雅秀逸、舒展斯文、风流倜傥。如《[[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彩娄记]]》中的[[吕蒙正]],《[[张文秀]]》中的[[张文秀]],《[[秦香莲]]》中的[[陈世美]]等。清末民初起,正生亦扮演有武打 的文戏,称文武小生,如《[[王注断臂]]》中的[[王位]],《[[苦风莺怜]]》中的[[马元卿]]。《[[游龟山]]》中的[[田玉川]]等。贴生:文戏佬倌。可分为二贴、三贴。为正生因故不能演出之替代角色,唱做功与正生同,常有由贴生晋升正生之的。戏中有较年少的书生、公子、官宦等重要副角,多由贴生扮演,如《[[十八台大轿]]》中的[[刘进士]],《[[苦凤莺怜]]》中的知县[[李世勋]],《[[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等。武生:武戏佬倌。武生演员多跟武科师傅习练武术,武功宗"少林"功夫。身手敏捷,拳角功夫、棍棒功夫须过硬.舞台表演使用兵器均为真具。武生分正小武、贴小武、大武。小孩生:文戏佬倌。也叫娃娃生。一般由年轻的学徒担任。表演上要求活泼好动,天真顽皮,并可随意发挥,如《[[秦香莲]]》中的[[春哥]],《[[乞丐捐道]]》中的[[梅奴]]和《[[乾隆皇游江南]]》中的[[绪儿]]等角色,均为小孩生应工。 旦行有正旦、贴旦、花旦、老旦(婆角)、彩旦、梅香旦、武旦。正旦:文戏佬倌。多扮演娴淑含蓄,仪表庄端的女性角色,不论男旦、女旦,均用"子喉"(假嗓)唱戏。20世纪20年代始,有些伶工改用"子母喉"(真假嗓),个别艺人则用"真嗓"。重于唱、做功,讲求唱腔亮丽、清脆、娇嫩,身段优美,步法轻盈。步行时,多用后角尖顶前角跟,且有碎步、蝶步等多种步法。剧中的已婚年轻妇女,大户闺门,小家碧玉等角色,多由正旦扮演。表演时,常手执小扇或手帕。动作灵巧而不失持重,娇健而不失娟秀,神态温柔而略含羞涩。如《[[游春]]》中的[[杨贵妃]],《[[浣纱记]]》中的[[西施]],《[[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等。正旦也可细分为闺门旦和苦旦(青衣)。如《[[红叶题诗]]》中的[[姜玉蕊]]、《[[张文秀]]》中的[[王三姐]]为闺门旦,《[[孟姜女]]》中的[[孟姜女]],《[[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苦风莺怜]]》中的[[冯彩凤]]等为苦旦。清末民初的男旦[[张禄金]]、姚赛蛟、[[陈成桂]],女旦[[龙波]]、陈安香、[[琼丽卿]]等,均为著名正旦。此外,还有贴旦、花旦、彩旦、梅香旦、武旦等。 净行有大花脸、二、三花脸;末行(杂仔)有黑须未,白须未;丑行有杂角、花生。另外,琼剧角色行当中尚有已消失的杂经头和四大金刚。旦净唱假嗓,其余行当唱真嗓。文戏重唱不重做,许多艺人都以唱闻名。 ===唱腔=== 音乐唱腔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在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 [[File:琼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方言唱腔 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属闽南语系)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之称始于1932仿傀儡戏产生的,但是,还没有确凿的佐证。据琼山和海口两地老人及琼剧艺人相传,明清时,[[福建]]正字戏和白字戏(潮剧)都曾在海南岛演出。《[[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所谓"潮广剧",即正字戏和潮剧。今琼剧有些曲调与潮剧相同或相似。据此,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间又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于清中叶以前发展形成。 ===琼剧武功===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末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国后,兼学北派武打。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锣、鼓、唢呐三乐师和乐器)。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如厅坐、宫廷、楼阁、山水等),并按剧本场序起落。服装原来只用汉、明两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建国前后始作改革,按剧本需要设计冠服。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竹胡(高调弦)、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大唢呐、小唢呐、横箫、洞箫、大喉管、长管、短管、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梆板、高边锣、文锣、苏锣、乒乓锣、小圈锣、京锣、钟、铙钹、京钹等三十多种。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代表剧目==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 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 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四百多出; 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一千五百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File:琼剧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审美价值 琼剧中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是其旅游产业开发的物质性基础。它传承至今已形成带帮腔的"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调和唱腔以及多乐器伴奏的演唱形式,还积淀了《[[张文秀]]》《红叶题诗》《[[下南洋]]》等一批经典剧目,其演出服饰色彩鲜艳、写意性强,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历史价值 琼剧发展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发展经历了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五四"运动后丧失本色,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文革"时期发展陷入危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的拨乱反正、恢复发展的各个阶段。它记载着海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是一部活态历史,是大陆传统剧种在边疆的传承和发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也是研究地方剧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活标本。 ===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为琼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琼剧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却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据统计,1992年时,[[海南]]省专业琼剧团有18个,业余琼剧团有80多个,而到了2002年省国办琼剧团只有7个,业余的琼剧团才有十多个。<ref>[https://v.qq.com/x/page/s0771hgveii.html 琼剧名段演唱] , 腾讯网 2018-08-30 </ref> ===传承人物== [[陈育明]],男,1937年10月出生。2009年6月,陈育明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海口]]市申报。项目名称:琼剧。 ===保护措施=== 2016年9月10日,[[海南]]恒鑫2016年艺术品慈善拍卖会在海口新埠岛点测光艺术馆举行。为保护、传承、创新琼剧文化,为琼剧发展筹集资金,由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和海南省琼剧基金会共同发起并主办了此次艺术品慈善拍卖会。此次活动得到了[[吴东民]]、王应际、[[陈洪]]、林尤葵、[[阮江华]]、齐英石、[[马飞]]、黎盛健等多位省内知名艺术家支持和热烈响应,捐赠书画名作近百幅。省内书画艺术家、爱心企业家、新闻媒体等100余人参加拍卖会。拍卖会上,爱心企业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以130万元、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团以30万元、广东烨龙集团有限公司以10万元、海南佳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0万元的价格分别拍得书画作品。此次展出的余百幅书画作品全部拍出,共筹得善款180万元,拍卖所得将全部捐赠海南省琼剧基金会。 ==社会影响== [[File:琼剧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重要活动 2013年9月3日晚,定安县定城镇白蒙村太子庙的小剧场里100余名来自定安县琼剧团的新老艺人和琼剧同乐会的业余演员们欢聚一堂,举行2013年定安琼剧团新老艺人与民间琼剧同乐会大联欢。 2014年4月21日至26日,应徐闻县角尾乡的邀请,定安县琼剧团的演职人员们,奔赴徐闻县角尾乡进行为期6天的琼剧文化交流。 2018年8月26日上午,[[海口]]市琼剧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进]]带领演职人员,在骑楼老街自在咖啡戏台为[[新西兰]][[普利鲁亚]]市市长[[迈克·塔纳]]、[[海南]]派乐盟董事长[[吴伟灶]]、爱奇艺海口公司总经理[[薛登]]进行文化交流展演,现场演奏了八音曲目《[[闹军坡]]》《渔乡情》,演出了《[[刁蛮公主]]》《春草闯堂》《[[秦香莲后传]]》《张文秀》选段折子戏等节目。 2019年6月22日晚,"传承最美乡音"2019第四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大致坡镇戏剧家活动基地--大致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开幕式。来自全省的琼剧团队、琼剧表演艺术家、琼剧爱好者等齐聚大致坡,共享琼剧视听盛宴。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l0688x6a5ez|480|270|qq}} <center>琼剧表演最新古装</center> {{#iDisplay:x0786asq949|480|270|qq}} <center>琼剧 汉文皇后</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琼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