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0.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琵琶 的原始碼
←
琵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琵琶.jpg||缩略图|右|260px|名家赵洁琵琶独奏 [http://photocdn.sohu.com/20141201/Img406559566.jpg 原图链接][http://music.yule.sohu.com/20141201/n406559565.shtml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ref>[http://www.sohu.com/a/281670066_100016484 表演类项目(上海篇)——琵琶艺术] ,搜狐网,2018-12-13</ref>。 琵琶的外型与鲁特琴及[[乌德琴]]类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中国古代记录对它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杜挚认为源自秦朝末年;刘熙认为这种乐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可能是自中亚或西亚传入;一说来自乌孙。 在汉朝时已经成为中国常见乐器,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琵琶可以用来泛指所有弹拨乐器。最常见的琵琶为直颈,现在的[[阮咸]]为其后裔。在唐代时,由西域[[龟兹]]传入曲颈琵琶。现代的琵琶为改良后的[[曲项琵琶]],在明朝定型。 ==琵琶定义==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最早的琵琶大约在[[秦朝]]时期出现,而琴身为圆形。原为骑在马上弹奏。 最初的琵琶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不同于现代梨形的琵琶。秦汉琵琶属于直项琵琶,所谓“直项”,是指乐器的琴柄毕直。秦汉琵琶琴身呈圆盘状,[[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阮咸]]<ref>[https://www.sohu.com/a/140062307_372959 中国琵琶历史源革] ,搜狐网,2017-05-12</ref>。 ===结构特点=== 现在被称为“琵琶”的主要是结合中国[[直项琵琶]]和西域[[曲项胡琵琶]]特点而成的中国式曲项琵琶,此琵琶在明朝时的形制就基本固定。胡琵琶是最早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但并不是所有的曲项琵琶都属于胡琵琶(也有直项琵琶,如[[日本]]正仓院存有的唐传直项五弦琵琶),琴柄向后折曲,琴身作半梨形,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西域龟兹传到中国北周<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szfypp/2009-02/01/content_17205863.htm 琵琶的结构],中国网,2009-02-01</ref>。 《隋书·音乐志》<ref>[http://www.docin.com/p-1616257019.html 《隋书·音乐志》中“乐工”],豆丁网,2016-06-03</ref>:“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当时琵琶的弹奏是横抱,用拨子弹奏,弹奏的方式自由无拘束,就算是在马背上也可以轻松拨弹,现时以南管琵琶与日本琵琶依然保留横抱的弹奏方式。 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个胡风东渐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当时的颜氏家训中的一小段:“齐朝一士大夫有一儿年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略窥当年学习琵琶的风潮。这个时代琵琶用途上主要是作为伴奏的乐器。《[[隋书·音乐志]]》:“[[龟兹]]国……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 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敦煌琵琶谱]]》(公元933 年),显示[[唐朝]]时琵琶在中国有重大发展,在李唐皇室的统治下,琵琶是当时热门的乐器,在各种节庆、舞蹈等节目,都需要琵琶的伴奏来助兴。当时后来中国琵琶亦分为多个派别,弹奏方式也变为直抱、以戴上假指甲的手指弹奏。惟有[[福建]]南部的琵琶,至今仍然是横抱拨弹。 古代琵琶曾有四相13品、14品、15品等,现已增加到六相18品、24品、26品、28品或30品,按12平均律排列,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为音域A-g3。常用技巧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浔阳月夜》、《[[阳春白雪]]》、《[[昭君出塞]]》等。 ==定弦== 一般常用的定弦方法,由缠弦到子弦依次为“Adea”。也有依曲子改变其定弦,如[[刘德海]]编曲的〈浏阳河〉,其定弦为Gdea;吴俊生作曲的〈火把节之夜〉,定弦则为#FBea。 {| class="wikitable" |- ! 曲目 !! 定弦(缠老中子) |- | 常用定弦 Adea || |- | 《浏阳河》 刘德海编曲 || Gdea |- | 《火把节之夜》 吴俊生作曲 || #FBea |- | 《浦东派霸王卸甲》 || ABea |- | 《浦东派海青拿天鹅》 || ABea |- | 《浦东派将军令》 || ABee |} ==异域琵琶== [[File:朝鲜伽倻琴.jpg|有框|右|朝鲜伽倻琴[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90427/000802e406ec0b5f6fe611.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haoxian/2009-04/27/content_17679875.htm 来自中国网 图片 ]]] [[朝鲜]]亦把短颈鲁特琴族弹拨乐器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是直颈的。后来[[新罗]]从中国[[唐朝]]的传入唐式琵琶,为了区别,把之前已有的琵琶称为“乡琵琶”(향비파,鄕琵琶),把传入的唐式琵琶称为“唐琵琶”(당비파,唐琵琶)。据《[[三国史记]]》载,新罗乐中,玄琴、伽倻琴、琵琶三种弦乐器与大笒、中笒、小笒三种管乐器合称为“三弦三竹”(삼현삼죽,三絃三竹)。当时的琵琶以玳瑁制的拨子弹奏。 [[日本]]在飞鸟时代从中国[[唐朝]]传入五弦琵琶,到[[奈良]]时代又传入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到平安时代初期仍在使用,四弦琵琶被日本人称为“乐琵琶”,是日本雅乐乐器之一。以半开扇形的拨子弹奏。后来又发展出平家琵琶、盲僧琵琶、唐琵琶、萨摩琵琶、筑前琵琶等种类。 [[越南]]的琵琶也是从中国传入,称为“弹琵琶”(Đàn tỳ bà,彈琵琶),常用于雅乐,直抱以手指弹奏。 琉球琵琶由来自中国[[福建]]的闽人三十六姓传入,具有福建[[南管琵琶]]的特征如细颈、四相九品、凤眼,亦有与日本琵琶的特点,有四相,琴身圆如横筒,在腹部的面板上设有九品,相当低,五品长、四品短,用手指弹奏。特点在于腹中有响线,摇动琴身时铿然有声。 ==制造材料== 琵琶的材料有: 琴头和背板使用质地坚硬的老红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或色木等较硬的杂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乐器分类== [[File:五弦琵琶.jpg|200px|缩略图|右|五弦琵琶[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0-4/images/2010421162221531.jpg 原图链接][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0-4/201042116282999980446.html 来自中音在线网 图片 ]]] ===一、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时盛行于中原。后来又流传到中国的南方。 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在唐代[[张祜]]、[[白居易]]等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对五弦琵琶的描绘,[[五弦琵琶]]的构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项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已经不见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在唐代,中国有多种乐器传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这张用紫檀木制成的五弦琵琶,工艺精细,通体施有螺钿装饰,腹面上还嵌有一骑驼人抚琵琶的画面,它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制成一张五弦琵琶,3个琴轸在琴头右侧,两个在左侧,改子弦同音为加添一条低音弦。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这张五弦琵琶已失散无存。在琵琶改革方面出现了在四弦琵琶上缩小弦距,增加一条低音弦为五弦琵琶的探索。为保持琵琶的传统造型,新增的低音D(或E)弦、系于琴头处(弦槽上方中央)的琴轸上。这种[[五弦琵琶]],扩展了低音区,使音色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演奏技巧,也为琵琶乐曲创作和演奏开拓新的前景。 ===二、四弦琵琶=== 在[[日本]]被称之为乐琵琶。 ===三、南音琵琶=== 南音是[[泉州]]地区最具有文化气息的传统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代表。[[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 大类组成,是保存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现在流行的琵琶品种也不少,根据选料、工艺和音质的优劣,分为高级、中级和普及琵琶。从相和品的数目,可分为四相10品,六相18品、24品、25品和28品数种。 ===四、响琶=== 在琵琶的基础上,将原来仅起音响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够振动,缚弦也改为能上下移动,以增大琴的音量,并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参加乐队演奏,最适于弹奏现代题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穿透力强,极不易被其余乐器所掩盖。但普及不广。 ===五、月琶=== 具备[[月琴]]和琵琶两种乐器的优点,可以按琵琶的传统方法来定弦和弹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发音比月琴铿锵有力,音量宏大,音质纯净,音色清脆、饱满而透亮、最适合与京胡合作为[[京剧]]伴奏。 ===六、高音琵琶=== 琴身右上部为新月形,腹面上开有音孔和音窗,琴内音柱可调,发音比一般琵琶高一个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动听。 ===七、电琵琶=== 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装了一些电器元件,拾音器置于靠近缚弦的琴弦下面,通过[[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变成电讯号,然后经扩大器和扬声器发出声音来。为避免由于共振而造成的混响,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音质更为纯净。[[电琵琶]]的音色柔润优美、晶莹剔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八、水晶琵琶=== 为[[赵聪]]首创,已申请专利,震惊音乐界。用高级玻璃制成,于琴面板装了一个电扬声器,音色清澈透亮,但余音不长。 ==演奏技巧== ===定弦调音=== 常用的定弦法 是把四条弦由[[缠弦]]至[[子弦]]固定为A、d、e、a(6 2 3 6 )四个音。即C调。六相二十五品琵琶音域从A到e"'。 ===一、定弦=== [[File:琵琶定弦.jpg|260px|缩略图|右|琵琶定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195418123&di=4dbccb20690c2e02055454ca3f4994cf&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0.imgtn.bdimg.com%2Fit%2Fu%3D1619123765%2C2435204654%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www.qqzhi.com/article/10566997/ 来自QQ乐园网 图片 ]]] (A)定弦的基本方法 琵琶定弦,在传统乐曲中变化较多, 四条空弦之音的音程关系并不固定。但比较常用的定弦法, 是把四条弦由缠弦至子弦固定为A、d、e、a四个音。即C调。 初学者宜先学D调, 定弦是以D调为标准进行定弦。 校定弦音的方法:初学琵琶时, 如对[[音准]]观念还未培养与建立,就不会校定弦音。 此时更宜养成定准弦音的习惯。若弦音未定准,就不练习。 在定A、d、e、a的弦音时,可根据笛、箫、口琴、钢琴、音叉等的a音音高,先定好空[[子弦]];然后在第一品位上按子弦弹出e'(比e音高八度)来,作为定空中弦e音的依据;再在第四品上按中弦弹出d'(比d音高八度)来, 作为校定空老弦d音的依据;最后在第一品位上按老弦弹出a 音来(或弹空子弦的a音),作为校定空缠弦A 音的依据。在初步定好四条弦音之后,应再作校验。 常用的校验方法有下列几种: (甲)双音校验法:按第一品位子弦与空中弦作“双弹”;按第四品中弦与空老弦作双弹; 按第一品老弦与空缠弦作双弹;或“分”空子弦与空缠弦。 如在双弹或分时,发现两条弦音之间有不谐和时,就需细心去辨别每一条弦的音高,是哪一条弦低了或高了, 将定得不准的弦再作校定。 (乙)泛音校验法:如已学会演奏泛音时, 可用此法 (丙)按音与泛音校验法 (丁)散音与泛音校验法 其中,初学者一般用双音校验法, 但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即掌握泛音演奏时,可用泛音校验法, 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好方法。即在排品时, 也宜用泛音来校验,以使品位排粘在准确的位置上。 (B)“变调”定弦的种类 根据演奏乐曲的需要,也可以改动定弦的关系。 在[[琵琶传统乐曲]]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某一乐风的特有效果,使其尽量利用空弦,来得到其需要的和弦效果时, 常用改变定弦的方法。如在小工调(即1=D)上作改变定弦时,曾称作“小工变调一”或“小变调二”等。当然,这里所谓的“变调”是指改变了四条空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并不是指改变了乐曲的调式。 现附录在传统乐曲中曾经用过的几种“变调”定弦方法如下: (A)A、B、e、a:《[[海青]]》、《[[霸王卸甲]]》等曲用之。 (B)A、B、e、e:浦乐派的《[[将军令]]》用之。 (C)E、B、e、e:平湖派的《[[汉将军令]]》、《满将军令》用之。 (D)A、e、a、a:无锡派的《将军令》用之。 (E)G、d、e、a:《小普庵咒》用之。 (F)B、d、e、a:《[[隔雾闻钟]]》用之。 (G)#F、B、e、a:《[[舞名马]]》用之。 (H)A、#c、e、a:荡调弹唱《[[渔家乐]]》、 《十二个月》等用之。 (I)#F、d、e、a:《[[普庵咒]]》的尾声《[[清江引]]》用之。 在按平均律半音排列音位的琵琶上,所有的升种调、降种调基本都能按弹。但在某些调上,只能用按音演奏,不能利用四条空弦音。因此,可以试用活动山口。方法是将活动山口把四条弦身压在第一相、或第二相、或第三相上。这样,才能在各调上,根据调式将主音或属音变为空弦音,以便尽量利用各种传统奏法, 发挥其空弦音的作用,在装置有活动山口的琵琶上,运用了活动山口后,空弦散音都已改变。 ===二、音域=== 琵琶上的音位(相与品), 现都按照平均律依半音顺次排列,一般安装有六相二十五品。 在个别独奏琵琶上出有安装有六相三十品的,在定弦作“Adea ”装置有六相二十五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A到e"';装置有六相三十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从A 到a"'。 ===三、音色===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 ===指法介绍=== 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浔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春雨]]》,《彝族舞曲》、《[[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大浪淘沙]]》,《[[赶花会]]》,《[[飞花点翠]]》,《[[天鹅]]》,《[[狼牙山五壮士]]》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一、左手指法==== 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捺 捺,又称“捺打”、“印”等。演奏捺的方法,是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进行。 (2)带 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演奏带的方法: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进行。 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带起散音时,须将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带起按音时,则须把下行进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 擞,又称“搔”、“搬”、“抓”、“粘”等。演奏擞的方法: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选择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可。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二、右手指法==== 弹挑类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a.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弹挑类其他指法的演奏方法: c.夹弹:是用弹和挑在弦上作连续均匀而不很快的动,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四声,有的或作二声。 d.滚:演奏方法与夹弹相同。但在速度上则较夹弹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八声,有的作十六声。 e.剔:是用中指甲向左将弦剔出。 f.抚:是用中指肉将弦向右抚进。 g.双弹:是用食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左同时弹出。 h.双挑:是用拇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右同时挑进。 i.飞:是用无名指甲将弦向左飞出。 j.双飞:是用食指甲弹左面的弦,拇指甲挑右面的弦,要连而不断。轮指是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方法。 ====三、轮指演奏方法==== 1、轮类 [[二胡]]等拉弦乐器演奏长音时,可拉“长弓”来得到连续不断的长音。[[笛子]]等吹奏乐器,演奏长音时,可一口气吹出连续不断的长音。琵琶等弹弦乐器演奏长音时,就须用“轮”或“滚”、“摇”等指法,利用同一音位的各个快速单音联成了一个长音。用长弓与一口气吹的长音,是毫无间断的长音,用轮或滚摇的长音,在长音的中间,存在无数的短促间歇。 [[File:轮指演奏方法.jpg|300px|缩略图|右|轮指演奏方法[https://pic4.zhimg.com/80/v2-97bc904d9abcf7e66cb889f27612c6ed_hd.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53608/answer/155512249 来自知乎网 图片 ]]] 轮指的定度:以右手食指为第一、中指第二、无名指第三、小指第四,一个接一个依次顺向(左前方)弹出;接着大指为第五由反向挑进得五声称一轮。这种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指法称为轮指。轮指时五个手指击弦的时间间距要均匀,声音要统一。 轮有两种奏法:一种叫“下出轮”,是先用右手的小、名、中、食指次第向左弹出,然后拇指向右挑进。由于它是先用小指开始作轮,因此叫做“下出轮”。清代浙派多用此法。其优点是各指的发音量易于相仿;缺点是音量一般较弱些。另一种叫做“上出轮”,是先用右手拇指或食指在上面开始作轮的,清代直隶派多用此法。其优点是发音量一般较强些;缺点是各指的发音量易致强弱不一。由于大都采用了“上出轮”的方法,因此就以介绍上出轮为主。划、拂、扫、撇类都是在同一时间有四个音(或三个音)一齐发音的指法。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时,大都采用这类指法,常用在乐曲的重音和高潮处。划、拂、扫、撇类 划、拂、扫、撇类,包括划三弦、拂三弦、滚二弦、滚三弦、滚四弦、临、挂。都是在同一时间有四个音(或三个音)一齐发音的指法。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时,大都采用这类指法。此类的发音量较强,易于作出激烈而有力表现,能突出重音,强化节奏,因此,在乐曲的重音和高潮处常配用这类指法。 轮指是琵琶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最难学的指法,通常有这种说法:轮指学好了,琵琶就学会一半了。 2、扫类 a.划:用右手食指甲由[[缠弦]]至[[子弦]]向左急速弹四弦如一声。 b.拂:用右手拇指甲由子弦至缠弦向右急速弹四弦如一声。 c.扫: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齐,由缠弦至子弦向左急速扫出如一声。 d.撇: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齐,由子弦至缠弦向右急速撇进如一声。 e.划三弦: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急速弹相邻的三条弦。 f.拂三弦:用右手拇指自左向右急速挑相邻的三条弦。 g.滚二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二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h.滚三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三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i.滚四弦:用右手拇、食两指在相邻的四条弦上作连续而快速的弹挑。 j.临:用右手拇指自[[子弦]]而中弦、[[老弦]]、[[缠弦]]向右次第挑进。 k.挂:用右手食指自缠弦而老弦、中弦、子弦向左次第弹出。 3、摭分勾打类 a.勾:用右手拇指肉触弦,取势向左勾出。 b.抹:用右手食指肉触弦,取势向右抹进。 c.摭:用右手拇指勾同时食指抹。 d.分:用右手拇指甲向右挑,食指甲向左弹,两指同时触弦发音。 e.扣:用右手拇指向左勾,同时食指向左弹。 f.勾打:“勾打”又称“勾搭”,在实际演奏中,曾有各种不同组合形式。每组二声的是勾搭类最原始的演奏形式,其他各种都是由二声衍变引伸而成,其中又以每组四声的见用最多。 二声的勾打:第一声用拇指勾右面的一条弦,第二声用食指抹左面的一条弦,大都作连续反复进行。传统称作“勾搭”,俗称“小勾打”。 四声的勾打,奏法有多种形式,名称也不一致,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凤点头”:第一声摭子缠弦,第二声食指弹子弦,第三声食指抹子弦,第四声食指弹子弦,大都连续反复进行。 ==代表作品== 传统琵琶曲可分为武曲、文曲以及文武曲。 分类 代表作品 文曲 《[[夕阳箫鼓]]》、《[[月儿高]]》、《[[汉宫秋月]]》、《[[塞上曲]]》、《[[青莲乐府]]》、《[[飞花点翠]]》等 武曲 《[[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汉将军令]]》、《[[满将军令]]》等 文武曲 《[[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龙船]]》、《[[夕阳箫鼓]]》、《[[虚籁]]》、《[[彝族舞曲]]》等 移植曲 《[[野蜂飞舞]]》、《[[土耳其进行曲]]》、《[[四方舞曲]]》、《[[故乡的太阳]]》、《[[春天]]》、《[[霍拉舞曲]]》、《[[月光变奏曲]]》等 新曲 《[[春江花月夜]]》、《[[诉]]》、《[[天鹅]]》、《[[春雨]]》、《[[陈杏元和番]]》、《[[出水莲]]》等 协奏曲 《[[花木兰]]》、《[[春秋]]》、《[[祝福]]》、《[[临安遗恨]]》、《[[草原英雄小姐妹]]》、《[[梁祝]]》<ref>[https://video.tudou.com/v/XMjMxNDAwNDg3Mg==.html?__fr=oldtd 陈钧琵琶独奏音乐会琵琶协奏曲梁祝],土豆网,2014-9-14 </ref>等 ===相关记载=== 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颈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唐代燕乐的兴盛,使我国歌舞音乐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迎来了琵琶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雅俗共赏的乐器。在西北地区,到处可以听见琵琶演奏的声响,唐代诗人[[岑参]]有“凉州七里十万户,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在江浙地带,更是出现了“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的局面。 [[File:敦煌壁画中,横抱琵琶的图形.jpg|260px|缩略图|右|敦煌壁画[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196130359&di=9ab39ee3d15fc63b9bbd2aaec55b51f3&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1125%2Facdcfac6b5a04b478b406baa1cf986d3.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77650036_411931 来自搜狐网 图片 ]]] 在[[敦煌壁画]]中,横抱琵琶的图形最多,可以说凡画有音乐形象处必绘有琵琶。壁画中还有[[反弹琵琶]]的伎乐图,其绘画中的美学意义大大超过实际乐器演奏的意义。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表现力的丰富、演奏技巧的多样使其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大量赋咏琵琶及其表演的诗篇,不少名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这些灿烂的诗篇词句,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丰富遗产,也是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历史上歌咏琵琶的赋、诗、词、曲中,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极为生动而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诗作名篇。 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手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进行了刻画。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繁荣发展,空前普及的阶段,也是中国音乐史上至今留下最多音乐记录的时期。琵琶、古琴等乐器的独奏音乐发展突出,鼓吹乐、丝竹乐等器乐合奏形式也遍布各地,在宫廷仪仗和民间的节令、婚丧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ref>[https://www.d1xz.net/wenhua/minzu/art164612_10.aspx 十大最有气质的乐器,让你散发迷人气质],第一星座网,2016-10-28</ref>。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为代表的文曲。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这个时期也是乐谱高度繁盛的时代,其音乐记谱法非常发达,用乐谱所记之明清音乐丰富多彩,产生的各类乐谱数目浩繁,至清代还出现了[[华秋萍]]编辑的最早的《[[琵琶谱]]》,成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视频== ===<center>琵琶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余年》琵琶版 </center> <center>{{#iDisplay:g303229a5gd|560|390|qq}}</center> <center>琵琶《梁祝》最经典的旋律,最动人的故事</center> <center>{{#iDisplay:s0566v7cxwn|560|390|qq}}</center> <center>古筝琵琶一上场, 国外音乐家的神情怀疑人生!</center> <center>{{#iDisplay:s0826rw7uv3|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返回「
琵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