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31.1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球孢子菌病 的原始碼
←
球孢子菌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球孢子菌病</big> ''' |- | [[File:球孢子菌病.jpg|缩略图|居中|球孢子菌病<br>[http://img.jf258.com/i/4a1726188149x98670947b200.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别称''' :球孢子菌性肉芽肿 '''英文名称''':coccidioidomycosis '''就诊科室''':皮肤科 '''常见病因''':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感染粗球孢子菌 '''常见症状''':皮损处发生下疳样损害,形成结节 |} '''球孢子菌病''',又称球孢子菌性肉芽肿,是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播散,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本病亦称圣华金热或溪谷热,是美国西南部的地方性流行病。易感者通过吸入含真菌孢子的尘埃获得感染。由于临床表现出现较晚,有时要到流行区外才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179113746753395947 球孢子菌病是什么?]39健康网</ref> ==病因== 本病主要由[[粗球孢子菌]]引起,可从流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出来,在干燥砂土中也能生存。动物如牛、羊、狗等也可被感染。此菌属双相型,在37℃组织内为酵母型,28℃培养基上则为菌丝型,它可断裂成关节孢子,其传染性很大。多数人自呼吸道传入,但少数也可从皮肤感染开始。一般男多于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可发生实验室内感染,但尚未见有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的直接传播。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易被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也是致病条件之一,此时易发生播散。球孢子菌为双相真菌,生活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仅仅吸入单个孢子就可引起皮肤试验阳性。人类主要通过吸人土壤中的关节孢子或实验室中培养的孢子而感染,少数也可能通过污染物传播。 <ref>[https://www.jiankang.com/chuanran/qbzjb/bingyin/ 球孢子菌病病因]健康疾病大全</ref> ==临床表现== [[File:球孢子菌病1.jpg|缩略图|球孢子菌病<br>[http://g.hiphotos.baidu.com/baike/w%3D268/sign=3fc4107ab13533faf5b6942890d3fdca/d53f8794a4c27d1ef407a2b01bd5ad6eddc438a4.jpg 原图链接]]] *1.发病以[[青壮年]]和[[野外工作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2.[[原发性皮损多]]在感染1周~3周时发生下疳样损害,以后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似孢子丝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愈。 *3.[[继发性皮损]]好发于[[鼻]]、[[颊]]和[[头皮]]等处,表现为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中央部破溃,间或呈疣状增生。 *4.[[黏膜]]及[[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肌肉、消化道、肺,重者可致死。 *5.[[真菌]]镜检可见[[圆形厚壁孢子]],称[[球体]],其中可充满内孢子,真菌培养为双相菌。 *6.[[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血清学试验阳性。 *7.[[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嗜酸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血沉持续加快。 <ref>[https://www.jiankang.com/chuanran/qbzjb/zhengzhuang/ 球孢子菌病症状]健康疾病大全</ref>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内有孢子的孢子囊。室温下真菌培养可见菌丝关节孢子。 ===[[血清学检查]]=== *(1)[[IgM]](免疫球蛋白M) 本病的诊断指标为,急性感染患者大多数可在感染前4周内被检测出特异性的IgM,在2个月时消失,提示患者已经发生播散性感染。 *(2)[[IgG]](免疫球蛋白G) IgG抗体在感染后4天至12周升高,在播散性感染后持续阳性,病情一旦恢复即消失。 *(3)[[组织病理检查]] 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茵病为慢性肉芽肿。内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小脓疡,内含有内孢子的孢子囊。进行性播散球孢子菌病则脓疡形成,可见酪样坏死,在异型巨细胞内可见内孢子囊。 <ref>[https://www.jiankang.com/chuanran/qbzjb/jiancha/ 球孢子菌病检查]健康疾病大全</ref> ==诊断== 本病诊断除典型临床症状外,主要根据: ===[[皮肤球孢子菌素试验]]=== 一般于感染后2~6周即呈阳性,尤其是有皮损时更易阳性。 ===[[真菌检查]]=== 痰及皮损处找到球孢子菌可确诊,然而阴性还不能排除本病。 ===[[病理活检]]=== ===[[血清学检查]]=== 包括沉淀反应及补体结合试验等。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7408120121445231208 副球孢子菌病怎么诊断]家庭医生在线</ref> ==治疗== 未经药物治疗的[[弥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脑膜炎,则预后尤其不好。在确诊后的1个月中,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超过70%,不能确定治疗能否改变这一状况。低危患者的原发性球孢子菌病不必进行治疗,高补体结合滴度表示已发生播散,需要治疗。轻、中度非脑膜肺外受累,应当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严重病例最好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根据感染程度连续用药。伴有组织胞浆菌病、艾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时要采取维持疗法,以防止复发。不能耐受唑类药物的患者可用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 如用两性霉素B治疗球孢子菌脑膜炎,需经皮下通道装置从脑池鞘膜下注射或脑室鞘内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球孢子菌脑膜炎,而且可能更有效。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受累骨骼。原发感染者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等而很快恢复。变态反应性病变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应防止因而引起的病菌播散。残留的良性肺部病变,为避免发生反复咯血,可考虑予以手术切除。对继发性感染者应从速进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疗,疗程宜长,用量必须足够。 <ref>[https://www.jiankang.com/chuanran/qbzjb/zhiliao/ 球孢子菌病治疗]健康疾病大全</ref> ==预防== 目前仍没有任何可以预防球孢子菌病的方法,建议尽量[[避免]]参与[[环境]]中产生很多[[粉尘]]的活动,如建筑等工作。 <ref>[https://www.jiankang.com/chuanran/qbzjb/yufang/ 球孢子菌病预防]健康疾病大全</ref> ==参考来源== *高伟,张圣林,张新明,邹强. 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 实用医学杂志 》 , 2008 *刘桂霞. 球孢子菌感染1例. 《 实用医学杂志 》 , 2008 *李永平,易玉珍. 原发性角膜球孢子菌病一例. 《 VIP 》 , 1995 *耿艳华,苏泳元,陈培辉,周方. 骨原发球孢子菌病一例.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 2003 *欧阳文献,游洁玉,祝益民等. == 婴儿球孢子菌病一例. 《 VIP 》 , 2008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 360 生物科學總論]] [[Category:415 西医学]]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球孢子菌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