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3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鏊 的原始碼
←
王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鏊 | 外文名 = Ao Wang | 图像 = [[File:Wangao.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g.gushiwen.org/authorImg/wangao.jpg 原图链接] [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de915d311746.aspx 来自古诗文网]]] | 图像说明 = 王鏊 |center | 出生日期 = 1450年 | 出生地点 = 江苏苏州 | 逝世日期 = 1524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震泽先生 | 职业 = 名臣、文学家 | 知名作品 = 《姑苏志》<br> 《震泽集》 <br> 《震泽长语》 <br>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王鏊</big>''',(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王守仁]]赞其为“完人” ,唐寅<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9118732021334584&wfr=spider&for=pc 唐寅 ]百家号</ref>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de915d311746.aspx 古诗文网]</ref> == 个人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 <p style="text-indent:2em;">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 <p style="text-indent:2em;">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 <p style="text-indent:2em;">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p style="text-indent:2em;">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p style="text-indent:2em;">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 <p style="text-indent:2em;">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 <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 == 诗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春日应制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奉天朝罢晓曈昽, <p style="text-indent:2em;">敕使传宣御苑东。 <p style="text-indent:2em;">好雨晴时三月里, <p style="text-indent:2em;">銮舆遥过百花中。 <p style="text-indent:2em;">东皇默运无言化, <p style="text-indent:2em;">南国新收不战功。 <p style="text-indent:2em;">归坐明堂还布德, <p style="text-indent:2em;">豫游分与万方同。 <p style="text-indent:2em;">昌平刘谏议祠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荒湾野木古城隅, <p style="text-indent:2em;">何处昌平是旧庐。 <p style="text-indent:2em;">气带幽并多感慨, <p style="text-indent:2em;">策如晁董亦迂疏。 <p style="text-indent:2em;">同时下第谁云屈, <p style="text-indent:2em;">此外求言总是虚。 <p style="text-indent:2em;">不尽怀贤千古意, <p style="text-indent:2em;">执鞭无路欲何如。 <p style="text-indent:2em;">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逢君未久送君行,十载同窗几日情。 <p style="text-indent:2em;">平狱旧推于定国,按刑新过汉阳城。 <p style="text-indent:2em;">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 <p style="text-indent:2em;">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p style="text-indent:2em;">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灾横被十三州,百万苍生手抚柔。 <p style="text-indent:2em;">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 <p style="text-indent:2em;">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涧东来尚自周。 <p style="text-indent:2em;">列郡分明望丰采,安危须共主分忧。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安化跳梁即日平,中原群盗敢纵横。 <p style="text-indent:2em;">鸿都造乱谁堪使,除是君王自领兵。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彭蠡风帆一箭收,九江安庆是安流。 <p style="text-indent:2em;">说与藩王徐送款,亲臣无数要封侯。 <p style="text-indent:2em;">陈朝旧城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江东天险天削成,长江为堑山为城。 <p style="text-indent:2em;">南朝天子慎封守,城外筑城随地形。 <p style="text-indent:2em;">盘盘青山出复没,筑城密补青山缺。 <p style="text-indent:2em;">龙潭起至金川门,百里绵延城不绝。 <p style="text-indent:2em;">青山四绕城四周,雁飞不过神鬼愁。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兵纵健无羽翼,礼乐兵刑何用修。 <p style="text-indent:2em;">益州楼船夜飞度,虽有金汤没人戍。 <p style="text-indent:2em;">徵明饮怡老园有诗次其韵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吴王锁夏有残敔,特起幽亭据要津。 <p style="text-indent:2em;">剩水绕时伤往事,短墙缺处见行人。 <p style="text-indent:2em;">绿杨动影鱼吹日,红药留香蝶护春。 <p style="text-indent:2em;">为问午桥闲相国,自非刘白更谁亲。 <p style="text-indent:2em;">夏日应制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水晶宫殿昼沉沉,别院春归碧树深。 <p style="text-indent:2em;">南陆迎长钦驭日,东皋旱久望为霖。 <p style="text-indent:2em;">历中星火修尧令,弦上薰风识舜心。 <p style="text-indent:2em;">几务了时多暇日,试开黄卷一披寻。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少年天子重边功,乌帽戎衣手角弓。 <p style="text-indent:2em;">行遍渔阳并上谷,并无虏骑到云中。 <p style="text-indent:2em;">送吴大章还宜兴(编修克温父)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 <p style="text-indent:2em;">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闲。 <p style="text-indent:2em;">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p style="text-indent:2em;">送刘御史还蜀(规)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浮世功名何有哉,茅斋元住少城隈。 <p style="text-indent:2em;">逢人老去腰难折,念母秋来首重回。 <p style="text-indent:2em;">古柏祠前伤草色,浣花溪上觅桤栽。 <p style="text-indent:2em;">临邛父老如相过,不似当时负弩来。 <p style="text-indent:2em;">次韵杨维立初入史馆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东角门前十馆开,史家自昔总难才。 <p style="text-indent:2em;">病容野客随行入,远喜诸公取次来。 <p style="text-indent:2em;">气合每联朝食坐,事多长后午朝回。 <p style="text-indent:2em;">扬雄识字今谁及,疑义须烦一一裁。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二水三山入豫游,八方无事更何忧。 <p style="text-indent:2em;">秦淮流水悠悠在,好与官家造酒楼。 <p style="text-indent:2em;">送杨侍读维立之南京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 <p style="text-indent:2em;">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 <p style="text-indent:2em;">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 <p style="text-indent:2em;">谁知东上门前路,此后行来分外遥。 <p style="text-indent:2em;">海虾图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茫茫大海浮穹壤,日月升沉鳌背上。 <p style="text-indent:2em;">其间物怪何所无,海马天吴大如象。 <p style="text-indent:2em;">有鱼如屋鲎如帆,虾最细微犹十丈。 <p style="text-indent:2em;">鬇鬡怒气须如戟,力战洪涛欲飞出。 <p style="text-indent:2em;">江湖鱼蟹总蜉蝣,畜眼平生未曾识。 <p style="text-indent:2em;">画工何处写汝真,梦中曾到长须国。 <p style="text-indent:2em;">黑风吹海浪如山,鱼龙变化须臾间。 <p style="text-indent:2em;">从龙愿作先驱去,去上青天生羽翰。 <p style="text-indent:2em;">夜过西虹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破楚桥边步偶停,夜船灯火散如星。 <p style="text-indent:2em;">馆娃歌舞今何处,留得吴歌与客听。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缚得踪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 <p style="text-indent:2em;">发纵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绝句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王鏊 <p style="text-indent:2em;">燕云漠漠锁重楼,八骏驱驰正未休。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道十旬犹不返,金陵原是帝王州。 == 参考文献 ==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Category:明朝文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