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09.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王汉 的原始碼
←
王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王汉1.jpg|缩略图|王汉:字'''竹庵''',后名'''潮''',号'''怒涛'''。[[湖北]][[蕲水]](今[[浠水]])人。近代民主革命者。1946年,原科学补习所发起人之一[[张难先]]为纪念亡友,特请[[胡国亭]]、著名油画家[[周大集]]按照王汉生前照片,创作了这幅王汉烈士画像。]] '''王汉'''(1884-1905),男,字'''竹庵''',后名'''潮''',号'''怒涛'''。[[湖北]][[蕲水]](今[[浠水]])人。近代民主革命者。<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7/wanghan34921714.html 王汉(近代民主革命者)_浠水清代人物专题 2017年7月28日 - 王汉(1884-1905)近代民主革命者。]</ref> ==基本情况== 早年受传统封建教育,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倾向革命,研究军事,尤好剑术。1904年7月,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创建湖北科学补习所,以“革命排满”为宗旨,借研究科学为名,在学校和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后谋响应黄兴等将在湖南发动的起义。因[[长沙起义]]事发,清政府下令对科学补习所进行搜查。他与[[胡瑛]]藏枪械于鹦鹉洲,以备再起。<ref>[http://news.sina.com.cn/c/2011-08-30/154623076246.shtml 引自长临近代历史人物拾遗【长临河吧】_百度贴吧 空有抱负难施展 青史惟留刺客名——万福华]</ref> 1905年,清户部侍郎铁良南下[[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省搜括钱财。他切齿痛恨,决意暗杀之。于是自[[武昌]]尾随铁良至河南彰德,寻机枪击铁良,未击中。他混入人丛中逃回旅馆,在清军大搜捕中,投井自尽。<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7/wanghan34921714.html 湖北 > 黄冈市 > 浠水人物 王汉 [清][公元1884年-1905年,近代民主革命者,博雅旅游网]]</ref> ===少年壮志=== 其父兄皆为当地知名文士,受家庭影响,王汉自幼学习经史,旧学扎实。他的姊夫[[何焜阁]]是本县[[熊太晶]]的弟子,有[[姚江学]]的师承渊源,尤善治《[[易]]》,手中常持一卷。何焜阁还曾与[[黄冈]][[何自新]]、[[熊十力]]等邻邑学人召集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受其影响,王汉与何自新、熊十力二人结成莫逆之交。王汉随何焜阁学《易》,颇有兴趣。曾感慨道:《易》自有数理在,奈何竟流于术?何焜阁认为大易需时义,王汉反问道:人各需时,奈何。《需》之彖曰:利涉大川。大川,险也。维涉险,然后可以济天下之险,故曰利也。何焜阁无以难之。<ref>[http://www.china.com.cn/xhgm/2011-09/02/content_23341020.htm 王汉舍身刺铁良_中国网 2011年9月2日]</ref> 又读乾卦用九之群龙无首句,妙解为:人各自立,人各自主,即为群龙;天下不得有君,即是无首。时熊十力、何自新在侧,与之相对大笑。他学《易》本属二程一脉,熊十力与何自新向他推荐王夫之著作。王汉读王夫之《周易内外传》之后,认为足以弥补程颐(伊川)的不足,不过对于伊川拘泥于躬行的特点,船山尚无根本性的突破。以上种种,均可见王汉的学识修养,而且他认为学不厌难,实在有着成为优秀学者的资质。 王汉的挚友熊十力日后成为一代名家,便是一个旁证。只是王汉痛感清政不纲,外侮日亟,推崇[[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决意匡济时艰。何焜阁曾往[[北京]]游历,携回不少新学书刊。王汉更知满清政府之愔弱茸阘,读到丧权辱国的章节,辄怒发冲冠,恨不能将祸国殃民者全部诛杀。他尤其推崇谭嗣同的《仁学》,与熊十力、何自新砥砺新学,引为同道。 当时科举未废,三人貌似书生,却离经叛道,颇遭乡人诟病。后结伴赴武昌,开阔眼界,遂接触到《革命军》等革命书刊,渐生革命反清思想,时时以光复汉室为念。[[File:王凤孙1.jpg|缩略图|左|[[清朝]]官员]] ===投身革命=== 不久熊十力参军入伍,王汉、何自新则加入由[[张难先]]与[[胡瑛]]提倡发起的科学补习所,这是湖北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组织中人才济济,如[[宋教仁]]、[[刘静庵]]、[[吕大森]]、[[曹亚伯]]等,都是日后著名的革命党人。王汉与刘静庵最为知己,常抵掌纵谈,认为当前形势,革命须从两方面入手,一为组织秘密团体寻机起事,一为暗杀满清要人令敌人胆寒。王汉倾向于暗杀,认为奋身行刺,行事较易且效果迅速,并表示愿意承担这一使命。 1904年,黄兴筹划长沙起义,王汉及其所在的科学补习所积极响应,拟于十月万圣节即慈禧寿辰、两湖文武官员集中庆贺时,突然发难,一举歼之。何自新负责赴荆州、宜昌一带联络会党,王汉则与胡瑛一起负责军械供应。不料湖南党人行事不密,被官府侦知。湖南巡抚陆元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并将科学补习所根由电告湖广总督[[张之洞]]。 ===暗杀铁良=== 科学补习所被查禁后,王汉与胡瑛将枪械运至鹦鹉洲藏匿,王汉也藏身密室,激愤不已,乃欲行非常之举。适闻清政府为预备立宪,倚望江南财赋,充实内府,令户部尚书铁良以钦差大臣身份南下考察,已历江、浙、皖、赣而方抵鄂。王汉向刘静庵、胡瑛道:“革命空气何其岑寂,而天下之祸已亟,士大夫犹昏昏然无所知觉,如之奈何!今满清重臣南下,将以百姓为奴,猜疑防范之心,无时或竟。我欲拼却一身,刺杀此獠,如何?” 鉴于刘静庵体弱,终由王汉与胡瑛二人衔此使命。初拟行刺铁良于武汉,刘静庵认为如此则会影响未来在武昌起事的大局,应在省外行刺。王汉也担心自己家人受到牵连,因此与胡瑛商议,决心先赴河南彰德火车必经站,等候铁良北上。二人携手枪赶赴彰德准备行刺。行前,王汉对新婚不足一个月的妻子高氏说道:“夫妻原以恩义结合,君无负我,而我将以老母累君,若何?”高氏不知此行为永诀,以尽心侍奉相答。 王汉大为所动,更不忍相告,只好留诗《别内》作别: 人生历尽许多艰,方能打破生死关。今朝一死乃真死,非比往昔徒空言。 未知此去何时会,生死悠悠一寸心。若使断头成永诀,愿卿含笑贺孤魂。 (注:本诗前四句,见[[王育楚]]《烈士王汉传》,后四句见[[居正]]《居觉生先生全集》。)<ref>熊十力《王汉传》(《十力语要》中华书局1996年版,102页</ref> 王汉与胡瑛到彰德后,铁良数日未至,胡瑛渐生胆怯之意。王汉对胡瑛说道:“我一人行刺即可,不想累君与我俱死。君可别觅客栈,待我死后,为我收尸,并将我之死状遍告武昌同志,足矣。”<ref>王育楚《烈士王汉传》(《湖北文史资料》?,89页</ref> 于是胡瑛退出,王汉独自承担起暗杀使命。几日后铁良乘火车到彰德,王汉早已携枪潜赴于火车站内,见铁良下车,便举枪射击。然而王汉连开两枪,可惜均未击中铁良。清兵立即围追而来,王汉逃出人群,后在清兵全城大搜捕下愤而投井牺牲,年仅21岁。<ref>许家煌《王汉》(《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八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2页</ref> 铁良下令彰德知府严查此事,在井中发现王汉遗体,在王汉遗体上有绝命书数千言,言多激烈,皆阐明民族民权大义,及愤权贵乱政,愿以身殉,敢为天下先。胡瑛闻讯,即假扮为商人,与彰德士绅交涉,辗转保出王汉遗体,安葬于当地。 事后,胡瑛返回武汉,将王汉行刺牺牲之事告知同志,众人悲恸万分,竟因此振奋精神,成立日知会,熊十力、何自新等均列名会员。胡瑛则东渡日本求学,在留学生报刊上宣传王汉壮举,引起强烈反响。 ===人物纪念=== 二百多名留学生在东京举办王汉烈士追悼大会,群情激愤,许多敢死之士乃生报燕之心,进而组建暗杀团组织,产生了上升到理论的暗杀主义者,如[[刘师复]]、[[彭家珍]]、[[汪精卫]]、[[蔡元培]]、[[章士钊]]、[[徐锡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王汉的影响。王汉事迹被国内报纸转载,江苏一家报社甚至因此而遭查禁。 中华民国成立后,[[章太炎]]提出表彰先烈,并列出名单,王汉为第一人。此事见于报端,但是政府表彰之事却迟迟未行。后王汉堂兄王子书,专为表彰王汉烈士之事,拜访[[熊十力]]。当时熊十力为湖北军政府秘书,欣然草拟呈文,请命于[[黎元洪]],要求表彰王汉,优恤烈属,并行文于彰德,查明墓地,立碑为记或迁棺武昌举行公葬。不料黎元洪文胆[[饶汉祥]]仇视党人,竟横加阻挠,以须报请中央为推托之辞,事遂不果。 与此同时,熊十力在南昌遇见一个彰德青年,问起王汉之事。这名青年表示,王汉刺杀铁良之事,自幼有所耳闻,只是已历十余载,不知其墓地何在。熊十力哀悯王汉遭遇,恐其事湮没不闻,乃撰写《王汉传》,收入《十力语要》一书行世。且论王汉道:“王汉之精神与功德,皆从易学中得来。两湖学者,如王圻水、谭浏阳皆以身命实践其所学,昭然与日月争光矣。” 王汉牺牲后,其妻高氏未背誓言,虽无子嗣,然侍奉高堂,终以苦节终老。<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xinhaigeming100 革命志士王汉刺铁良2011年09月23日 17:1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夏双刃]</ref> 1946年,原科学补习所发起人之一[[张难先]]为纪念亡友,特请[[胡国亭]]、著名油画家[[周大集]]按照王汉生前照片,创作了这幅王汉烈士画像。画上有11位[[辛亥革命]]志士题写的像赞词,计1645字。 1981年张难先之子[[张彻生]]将其捐献给[[辛亥革命博物馆]]。<ref>[http://m.kdnet.net/share-6856195.html 摘录:晚清的最后十年 凯迪 2011年2月14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中国大陆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王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