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12.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玉乳泉 的原始碼
←
玉乳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玉乳泉</big> ''' |- | [[File:玉乳泉.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玉乳泉 外文名称;Jade breast spring 建于;北宋 地址;丹阳市北门外 井深;12.31米 立碑;明成化十年(1474) |} '''玉乳泉'''碑立于明成化十年,原在濮塘幽谷庵门前。题有"天马山幽谷庵玉乳泉"9字,分三行,字径三寸两分,篆书。碑文为南京礼部侍郎倪谦撰文,文述玉乳泉的发现和开凿经过。"结庵幽谷已经年,四顾山环水自旋。禅坐风清春昼静,松窗雨过俗尘蠲。井穿玉乳通沧海,像是金光耀碧天"。 泉水还有,但碑已经在风雨中有所损坏,置于幽谷庵内。 济南省人民政府大院内也有一玉乳泉,泉水滴滴如乳汁而得名,1999年修复。去的话还能看到珍珠泉。 ==地理位置== 玉乳泉建于北宋,位于[[丹阳]]市北门外。泉栏为呈等边八角形,青石质地,对角0.92米,内径0.32米,高0.55米,口沿有17道打水时绳索磨损的凹槽。井深 12.31米。泉栏上镌刻隶书"玉乳泉"三字,边款刻"陈尧佐书"。陈尧佐,北宋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师。<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cf47580102ykci.html 玉乳泉] , 新浪网 2019-08-11 </ref> ==相关典籍== 据《[[丹阳古今]]》记载:玉乳泉,位于[[丹阳城]]北[[观音山]]原[[广福寺]][[观音殿]]前(今丹阳市建材总厂内)。晋太元时凿,宋景定四年(1263年)寺僧为井建亭。唐张又新《[[煎水茶记]]》誉其为"天下第四泉"。井名"玉乳泉"3字为宋朝宰相陈尧佐手书。井圈为青石所制,出土高0.52米,外圈为八角形,直径为0.90米,内径为圆形,直径0.32米。内径有提水时吊桶绳索磨损凹槽17条。陆游谓此井水"色类牛乳,甘冷冰齿"。此井今保存完好……玉乳泉亭,位于玉乳泉上,南宋景定四年(1263),由广福寺僧祖权募建为古邑胜景之一。 据《[[镇江古今建筑]]》记载:玉乳泉,在丹阳城北,观音山下,唐代所凿。石质井栏,呈六角形,镌刻南宋名人陈尧书"玉乳泉"三字。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中载"饮水分若干等,丹阳玉乳泉名列第四"。刘伯刍评为"天下第四泉"。南宋陆游《入蜀记》所载:"玉乳泉,名列水品,色类牛奶,干冷熨齿"。古代曾将美酒喻为玉乳泉。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记载:玉乳泉井[云阳镇北观音山·宋代·县文物保护单位]青石井栏,八角形。高0.52米,内径0.32米。井深12.31米,用砖砌筑。井栏上有宋人陈尧佐隶书:"玉乳泉井栏",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中载"饮水按质分若干等,丹阳玉乳泉名列第四"。[[刘伯刍]]评为"天下第四泉"。明代[[张存]]为"玉乳泉"题词:"福地发灵源,千年甃井存。渊渊凝石髓,脉脉书云根。晓汲银床滑,时尝玉乳浑。茶经因试读,名品至今尊。"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玉乳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