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46.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獅球嶺隧道 的原始碼
←
獅球嶺隧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劉銘傳隧道'''<br><img src="http://www.tonyhuang39.com/2004a/20040328_01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40.html 圖片來自tonyhuang39]</small> |} '''劉銘傳隧道'''(又名'''獅球嶺隧道''')<ref>[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7280000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國家文化資產網-劉銘傳隧道(獅球嶺隧道)]</ref>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嘉仁里崇德路129號,公路[[自強隧道 (基隆市安樂區)|自強隧道]]上方處,屬於市定古蹟。為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亦是目前唯一僅存的[[台灣清治時期|清代]]鐵路隧道。 == 沿革 == === 清領時期 === [[清朝|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台灣設省,在此同時清廷准予設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開始[[臺灣鐵路 (清朝)|台灣鐵路]]興建計劃。在開工的初期,最先興建的是由[[基隆港]]口經台北到新竹(當時稱為竹塹)的這一段。位於基隆端的獅球嶺隧道工程,從光緒十四年(1888年)春動工,到十六年(1890年)夏天才完成,全長235公尺,費時30個月才鑿通,耗費之人力相當浩大。隧道南口[[拱圈]]的上方置[[匾額]]一幅,有清代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親題的「曠宇天開」四字,右聯:「五千年生面獨開,羽轂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左聯:「三百丈巖腰新闢,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神工。」<ref>〈山洞已通〉,《[[申報]]》,1890年5月20日,上海。</ref>,匾額上又刻有「[[太子少保]]福建臺灣巡撫一等男劉建造,欽命浙江 州總鎮強勇巴圖魯監修,光緒歲次己丑仲冬立」[[落款]]。 === 日治時期 ===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6月3日,[[日本]]攻陷基隆。同月,根據日本技師的實地勘察,發現基隆線鐵路凹凸不平、急彎陡坡隨處可見,於是計劃著手改良線路。8月,[[台灣總督府]]成立臨時台灣鐵道隊,並進行基隆-台北路線的改良工程,首要便是將獅球嶺段及獅球嶺隧道進行改線,於是選擇在舊線東一公里處另鑿[[竹仔藔隧道]]。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3月,竹仔寮隧道完工;同年同月,獅球嶺隧道舊線從此廢棄,僅通車7年即走入歷史。廢棄後,不久變成公路隧道(1916年起公路定名為「縱貫道」),成為基隆與八堵間的旱路交通捷徑。板車、牛車、商旅等多取道此處,前往八堵基隆河岸渡口,搭乘著平底舢舨,順著急流下抵台北。 === 中華民國時期 ===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由於該隧道地理位置隱密,因而闢建軍事管制區,並將南端隧道出口劃為管轄範圍。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八堵油庫選擇設立此處,由[[中華民國空軍]]官兵管理八堵油庫,軍方在安全考量後遂決定封閉隧道,僅留北端隧道出口30公尺段。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隸屬於交通建築,是臺灣第一個被列入古蹟的鐵路建築物。<ref>{{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728000002|title=劉銘傳隧道(獅球嶺隧道)|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accessdate=|date=}}</ref>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8月,採原貌修復方式進行整修,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5月完工。[[基隆市政府]]與軍方協調,在兼顧軍方油庫安全下,於同年12月20日開放民眾進入隧道參觀。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5月8日,因隧道壁體有磚石風化掉落情形,為維護遊客安全,[[基隆市文化局]]宣佈暫停對外開放;7月28日,基隆市政府公告更名為「'''劉銘傳隧道'''」<ref>[https://udn.com/news/story/7328/3942142 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劉銘傳隧道 只使用7年7個月],聯合報,2019-7-21</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獅球嶺隧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