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2.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猕猴桃褐腐病 的原始碼
←
猕猴桃褐腐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猕猴桃褐腐病</big>''' [[File:猕猴桃褐腐病.jpg | thumb | 400px | 右 | 猕猴桃褐腐病 <br> [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e45fd106f9946a68.jpg 原圖鏈接] ]] 菌核在果园杂草中休眠越冬。发病条件: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猕猴桃褐腐病 [[File:猕猴桃褐腐病1.jpg | thumb | 400px | 右 | 猕猴桃褐腐病1 <br> [https://ima.nongyao001.com:7002/201712/6/DEBF6FADC10E4D6DB4EEE305CFDDCAF3.jpg 原圖鏈接] ]] 别 名:猕猴桃田间果腐病 病 原:菌核菌 == 症状 == (1)枝干:苗木接近或进入休眠期后,于1~2年生蔓近根处或距地面1m上下,先于伤口或枝蔓裂口处流出红褐色粘液,继而呈现伤样清液。同时皮色变深渐呈黑褐色,皮层发生湿腐。皮部松软,捏掂后易与木质分离。梢部若病斑环剥,次春枯干造成死蔓。 (2)果实:果实被害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至贮藏期。最初,果皮上病斑呈浅褐色,斑周黄绿色,最外缘较远距离处具一浓绿色晕环,为此病典型特征。中后期果实病斑渐凹陷,近圆形至椭圆形,大小(3.1~3.5)mm×(4.6~6.5)mm,褐色,表皮不破裂,在凹陷层下的果肉浅黄色、较干。 == 病原 == 病原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Moug. ex Fr.) Ces et de Not.,无性世代可能是杨大茎点菌Macrophoma tumeifaciens Shear。病菌生长适温为23~25℃,低于10℃不能生长发育。病原初侵染主要来源于病枝以及多种枯死、腐烂乔木或灌木的病干(在新西兰最明显的是来自白杨防护林带上的枯死枝条)病原以[[菌丝]]和[[子囊腔]]在寄主上越冬。春季气温升高,雨后子囊腔吸水膨大破裂,释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病原从花器或幼果侵入,在果实内潜伏,直到果实后熟期才表现出症状。枝蔓受害多从皮孔或伤口侵入。<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90902/165618.html 猕猴桃褐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好农资招商网2019-9-2] </ref> == 发生规律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褐腐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子囊孢子的释放依靠雨水,在降雨1小时内开始释放,至第2小时进入释放高峰。 == 防治措施 == 1、培育壮树,增强抗性。加强园间管理,注意理沟排水,合理施肥,要施些[[硫酸钾]]和[[硫酸锰]],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 2、冬季修剪、清园、施肥等项工作,要认真完成。应彻底地面枝叶和落地果实,减少翌年初侵染源。对树上未修剪掉的病枯枝梢,要清查补剪。 3、适时喷药防治。冬季清园工作结束后应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一次波美5-6度石硫合剂。花期前后至幼果膨大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敌菌丹]]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枝、叶、果2-3次,效果良好。<ref>[http://www.1988.tv/baike/nongyao/18370 如何防治猕猴桃褐腐病,火爆农化招商网2015-4-8]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新型作物根部病害用药 奥丰产品简介-青枯立克</center> {{#iDisplay:w0181e1nroa|780|460|qq}} </center> <center>万物简史 果王猕猴桃传奇一生</center> {{#iDisplay:s0560438pfh|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猕猴桃褐腐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