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3.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牡丹鄉 的原始碼
←
牡丹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關於牡丹鄉.jpg |thumb|230px|有框|右|牡丹鄉[https://www.pthg.gov.tw/townmdt/cp.aspx?n=AB598D5B30C058C6 照片來自屏東縣牡丹鄉公所]]] '''牡丹鄉'''位於[[台灣]][[屏東縣]]境內。距今三百餘年前,牡丹全境尚為一片原始[[森林]],居民則以[[排灣族]]為主,少部份為[[阿美族]],以漁獵為生,分居於茄芝萊(Jakachiral)、新保將(Sinvaujan)、高士佛(Kuskus)、四林格(Stagl)等地,由頭目領導的部落社會。在[[清朝]]光緒年間二十一年,[[日本]]割據台灣正式劃分牡丹鄉為茄芝萊、牡丹、高士佛、牡丹灣、八瑤、四林格等六社。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實行地方自治,遂改「社」為「村」,即今的石門村、牡丹村、高士村、旭海村、四林村、東源村,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定名為屏東縣牡丹鄉。更由於政府大力輔導鄉民農耕,使鄉民由漁獵生活演變為典型的農業社會,生活也日漸改善。<ref>[https://www.pthg.gov.tw/townmdt/cp.aspx?n=AB598D5B30C058C6 關於牡丹] 屏東縣政府 </ref><br style="clear:both;"> ==地理位置== [[File:牡丹鄉一景.jpg |thumb|230px|有框|右|牡丹鄉一景[https://www.facebook.com/478032462228088/photos/a.479329102098424/1502137143150943/?type=3&theater 照片來自牡丹鄉公所臉書]]]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方,人口數約4,981人,男性:2,524人,女性:2,457人;全鄉總戶數計有1,943戶。牡丹鄉接[[中央山脈]]末段,東依[[太平洋]]、西接[[車城鄉]]、南鄰[[滿州鄉]]、北與[[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接壤。全鄉面積約182平方公里,是台灣最南端的原住民鄉。牡丹鄉擁有以排灣族為主、部分阿美族的原住民文化;牡丹鄉最高海拔位在牡丹池山,但平均海拔皆在1000公尺以下,境內有有牡丹溪、女仍溪和竹社溪流經,當地便在沿海平原地帶種植稻米和瓜果,是屏東縣重要的農業鄉鎮帶。<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pingtungcounty/mudan/ 牡丹鄉] TravelKing旅遊王</ref><br style="clear:both;"> ==環境氣候== [[File:牡丹鄉.jpg|thumb|230px|有框|右|牡丹鄉山景[https://www.facebook.com/478032462228088/photos/a.479329102098424/1789128704451784/?type=3&theater 照片來自牡丹鄉公所臉書]]] 牡丹鄉境內山勢綿延,海拔皆在一千公尺以下,以牡丹池山最高。另外,有牡丹溪、女仍溪、竹社溪在石門村匯合,經車城鄉注入台灣海峽;其溪水終年不乾,沿岸平原適合種稻及瓜果,是牡丹鄉的經濟命脈。因地處低緯度,氣候炎熱,夏雨冬乾。但海拔較高之處,冬季仍有局部性小雨。而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則是特有的落山風季節;五月至九月又為[[颱風]]季節,常常影響經濟作物的種植。目前以農業經營佔多數,惟鄉內青壯人口外流情形嚴重,以致生產力減弱。除農業外,勞動力多投注於林產漁牧及運輸設備等相關工作。<ref>[https://vacation.eztravel.com.tw/sight/plc0000084233/%E5%8D%97%E4%BB%81%E6%B9%96 認識牡丹-環境氣候物產] 屏東縣政府</ref><br style="clear:both;"> ==農特產品== [[File:牡丹鄉野薑花海.jpg |thumb|230px|有框|右|牡丹鄉野薑花海[https://www.pthg.gov.tw/townmdt/cp.aspx?n=D9F6D2EB4C0316A9 照片來自屏東縣政府]]] 牡丹鄉因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農產品各具特色。例如[[愛玉子]],產期以七、八月最盛,至十二月。採收以後,經過削皮、曬乾,剝下愛玉子。食用時放入過濾袋以傳統的方式搓揉;或用果汁機轉,最後加以過濾,最重要的是要用乾淨礦泉水;[[香菇]]主要栽種於牡丹村、東源村及高士村,以段木方式栽種,並利用天然森林或網遮蔽陽光方式栽培,秋冬季節為主要採收季節。牡丹鄉段木香菇品質良好,在市場中頗富盛名,為部落重要之經濟來源;山蘇種植面積約75公頃,其中以牡丹村及東源村土質較為濕潤,為主要栽種地區,一年四季皆可採收;火龍果生產期5月至10月,牡丹鄉以無毒栽培技術種植紅皮紅肉的火龍果,具豐富營養價值,果實甜美,是牡丹鄉農產三寶之一;[[野薑花]]於每年7月至11日盛開,野薑花用途多,除了賞花聞香,亦可以作成佳餚及香氛產品。牡丹鄉野薑花田種植面積達53.6公頃,目前已研發出野薑花系列香氛產品,來牡丹聞香,使您清新十足;雨來菇又稱地木耳,因雨後生長於草地上,又有情人旳眼淚之美名,是一種健康的藻類食材,目前在恆春半島地區餐廳及牡丹鄉已經發展出數種烹調菜色,可涼拌可烹煮,獨特的口感吸引遊客品嚐。若遊客如欲購買農特產品或烘培品,可洽詢牡丹鄉農業產銷班或牡丹鄉公所農業觀光課 08-8831223<ref>[https://www.pthg.gov.tw/townmdt/cp.aspx?n=D9F6D2EB4C0316A9 認識牡丹-環境氣候物產] 屏東縣政府</ref><br style="clear:both;"> ==公益團體深入偏鄉部落== [[File:牡丹鄉活動.jpg |thumb|230px|有框|右|牡丹鄉部落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478032462228088/photos/a.479329102098424/1789128704451784/?type=3&theater 照片來自牡丹鄉公所臉書]]] 屏東縣牡丹鄉是全台灣最南端的山地原鄉,但因為青年人口外移,現在牡丹鄉的人口剩不到五千人。人口老化、貧窮,交通不便,長照資源要深入如此的偏鄉、可說是難上加難。所幸有公益團體,長期在當地提供送餐和居家服務,更在牡丹鄉的石門部落,輔導成立了唯一一個「家庭托顧站」。負責人是今年51歲的戴月玲。20多年前,她的丈夫車禍離世,為了把一雙兒女養大,她因緣際會踏入居家服務領域。看到部落中許多長者和失能者、孤苦無依、酗酒成癮,甚至家中沒有熱水器、沒有衛浴設備,戴月玲就大方開放自己的家,讓部落被遺忘的邊緣人走進來,還幫他們沐浴、準備餐食給他們溫暖的陪伴。牡丹鄉青年人外移,人口嚴重老化,鄉內有超過1/4都是老年人,1987年成立的介惠基金會長年服務偏鄉就發現,牡丹鄉的邊緣戶與其他原鄉相較,比例更高。「家庭托顧站」就像邊緣人的第二個家,提供給他們食衣住行的協助,也讓他們能夠遮風避雨,生活多了寄託與期待。月玲秉持著一份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真心付出、溫暖陪伴,改變了偏鄉邊緣人的弱勢處境,為部落創造了無數的美麗風景。中心希望多的公益團體及社會資源可提供與牡丹鄉及類似偏鄉地區部落的弱勢團體更多的協助與陪伴。<ref>[https://news.cts.com.tw/cts/local/202004/202004121996858.html 偏鄉媽媽的家托站 戴月玲 用愛點亮部落] 華視台語新聞雜誌</ref><br style="clear:both;"> ==視頻== 【《村民大會》EP559:高士客的生態旅(屏東牡丹鄉)】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31YnaxUS8 }} 【偏鄉媽媽家托站 邊緣人的第二個家 | 華視新聞 20200202】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_k7cbNRlc }} 【草地狀元-屏東牡丹鄉太陽部落的榮耀(20160118播出)】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pDBm0YYa4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92 旅遊;觀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牡丹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