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46.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烧瓷 的原始碼
←
烧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烧瓷'''是指在铜质胎体上涂敷釉料,经烧结、[[彩绘]]、[[镀金]]、磨光而制成的金属工艺品。又称画珐琅、铜胎画珐琅。是中国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清代康熙年间欧洲彩绘珐琅工艺品传入宫廷,为帝王们所喜爱。康熙五十七年宫廷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下设珐琅作,法国匠师格拉沃雷担任技艺指导。<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458617193 钰青知识 | 柴窑瓷和柴烧瓷的区别?]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f00acbd1853b0ce9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工艺品种 == 烧瓷工艺过程主要是:先以铜制成器物的胎体,然后在胎体内外敷上一层白釉,尤其是外表的一层白釉要求光滑平整,经烧结后在外表的白釉面上用彩釉描绘。彩绘后,可以经过二至三次填彩、修整,然后再烧结,最后镀金、磨光而成。烧瓷的品种大多结合实用,如瓶、盘、碗、罐、碟和整套的酒具、烟具等;各种仿古器皿,如炉、鼎、爵、熏、斝(酒具)等,既有欣赏价值,也能实用。此外,还有挂屏、插屏等欣赏品。北京烧瓷的风格,造型典雅,纹饰精细,色彩[[清秀]],并具有瓷器彩绘的特色。 == 基本介绍 == 烧瓷作品多以浅黄色的底色,纹饰疏朗,风格质朴典雅。雍正年间烧瓷作品多用黑底色,并借鉴瓷器彩绘艺术手法,出现纹饰繁复、装饰性强的图案。乾隆年间是烧瓷的鼎盛时期,釉彩丰富,纹饰多运用开光技法,图案布局严谨,色彩雅丽。清末北京烧瓷一度失传,20世纪初恢复生产,形成造型典雅,纹饰精细,色彩清秀的地方特色。烧瓷品种有瓶、盘、碗、罐、碟、酒具、烟具等日用品;挂屏、插屏等欣赏品,以及炉、鼎、爵、熏、斝等仿古器皿。 == 历史沿革 ==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欧洲彩绘珐琅工艺品,特别是法国著名的里摩日(Limoges)珐琅工艺品,如首饰盒、鼻烟盒、化妆盒、花瓶、浅盘等,流传至广州,并由广州传入宫廷,为帝王们所喜爱。康熙五十七年,宫廷在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下设珐琅作,法国匠师格拉沃雷担任技艺指导。康熙年间的烧瓷作品多以浅黄色为底色,纹饰疏朗,风格质朴雅丽。雍正年间(1723~1735),烧瓷作品多用黑底色,并借鉴瓷器彩绘艺术手法,出现了百花锦、皮球锦等纹饰繁复、装饰性强的图案。乾隆年间(1736~1795)是烧瓷的鼎盛时期,釉彩十分丰富,有天青、碧青、娇黄、洋红、粉红等。纹饰中多运用开光技法,中间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并陪衬以缠枝莲、牡丹、秋葵等花卉图案,布局严谨,色彩雅丽。品种有杯、盘、碗等餐具,以及家具上的配件、灯具、车饰等。宫廷作坊的烧瓷有的以金、银作胎,并与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木雕等相结合,更显华贵。宫廷画家J.郎世宁也曾在烧瓷上作画。清代后期北京烧瓷一度失传,到20世纪初恢复生产。1958年成立了北京烧瓷厂。1969年著名艺人匡安府创作的近 2米高的“玉堂富贵”、“安居乐业”挂屏是当代的优秀作品。 == 相关资讯 ==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烧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