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19.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灰磘福壽宮 的原始碼
←
灰磘福壽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灰磘福壽宮'''<br><img src="https://pic.pimg.tw/bd710928/1389018813-3118804920_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d710928.pixnet.net/album/photo/151707432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灰磘福壽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蘆洲區]]保新里的[[土地祠]],與蘆洲在乾隆時的開墾有關聯,原位於[[蘆洲線]]隧道出入口處,後遷至中正路的巷弄內。 ==沿革== 灰磘福壽宮在清治時期就已存在,從[[關渡]]往來[[新莊區|新莊]]的船隻會在此廟一帶會停泊歇息。1970年代,政府拓寬蘆洲中正路,廟身拆除往後移數公尺。 在規劃蘆洲線時,廟身因位在地底隧道出入口處而面臨拆遷。[[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局]]原在2000年允諾會協助位遷廟,次年7月協調會上改說捷運用地內無法安置廟宇,要求地方自辦遷移,又行文廟方告知訂於2001年12月7日動工拆廟。 因2001年12月10日為蘆洲的[[國姓醮]]舉行日,廟方不願在祭典前動工拆除。信眾在拆除一周前,即在廟宇四周掛滿抗議布條,決議事前若未協調解決,蘆洲線動工當日將號召群眾發動抗爭。同年12月3日,立委[[陳宏昌]]出面提出三個解決方案,第一案:變更設計,延長出口坡道,追加預算部份由他向交通部爭取;第二案:廟改在對面綠地安置;第三案:先遷移到鄰近地區,暫不領取拆遷補償,待對面綠地取得法源依據,再行安置。 同月5日起,捷運工程局從蘆洲三民路、中正路口開始拆除[[蘆洲站]]到[[蘆洲機廠]]間的地上物。次日,[[立法院]]陳宏昌辦公室上,經陳宏昌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楊蓮福居中聯繫,邀請捷運局副所長鄧民治、路權室主任周文彬、廟方主任委員陳天生、保新里長蔡棧輝等地方士協調,捷運局答應在附近找地供廟方搬遷,達成緩拆共識。 廟宇拆遷後,神像曾暫放中正路491號的平房裡。在蔡棧輝等人奔走下,用地上物拆遷費在中正路底的小巷裡購地,耗時兩年興建廟宇,2004年4月22日安座。不過,新廟地屬於水湳重劃區,未來廟宇依然有拆遷的可能。 ==祭祀== 廟為當地的陳姓、蔡姓、葉姓等家族共同膜拜、管理。農曆八月初八,[[泉州府]][[同安縣|同安人]]後裔所居的[[五股區|五股]]、蘆洲的土地廟會一同舉行祭祀。 廟祭祀一名和尚,至於耆老和廟方均表示該尊雕像已不可考、不知為誰,楊蓮福推測可能是當初開墾蘆洲的[[新竹城隍廟]]僧人梅福。[[伊能嘉矩]]曾紀錄梅福在乾隆時至蘆洲招佃墾闢,獲准將產業充作[[關渡宮]]香油錢,因此蘆洲古稱為「和尚厝」、「和尚洲」。楊蓮福認為這雕像或許更能鞏固福壽宮的文化地位和價值。 灰磘在祭祀圈上屬於[[蘆洲湧蓮寺]]的土地公角,該角由[[蘆洲五福宮]]統轄。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化大革命|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ref>[https://religion.moi.gov.tw/Goods/Content?ci=3&cid=2&id=26 信仰自由],religion</ref>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傳播媒體|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复兴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室|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福德老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灰磘福壽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