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6.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灰木莲 的原始碼
←
灰木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灰木莲</big> ''' |- | [[File:T01fd1d0730984c50c6.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fd1d0730984c50c6.pn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39842&sid=7162203 灰木莲]]]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灰木莲 拉丁学名:Magnoliaceae glanca Blume 别称:[[落叶木莲]] 界:植物界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目:木兰亚纲、木兰目 科属:木兰科、木莲属 |} '''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a Blume)是木兰科中的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其为木兰科的木莲属与木兰属之间找到了一种相互衔接的链环,对研究木兰科的系统演化、探讨被子植物的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简介== 灰木莲原产[[越南及印度尼西亚]],适生于南亚热带,[[喜暖热气候]],[[不耐干旱]],能耐短期—2℃的低温。海拔800m以下丘陵平原,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赤红壤和红壤,幼龄期稍耐荫,中龄后偏阳,深根性根种。我国广东、海南和广西1960~1963年引种的灰木莲试验林普遍生长良好,24年生平均树高24.0~27.5m,平均胸径25.1~34.2cm,其生长表现达到或超过原产地,干形通直,具早期速生特性,高径生长可持续30年以上。 在原产地越南热带雨林区,灰木莲为上层林树种,伴生树种常见有坡垒、青皮、羯布罗香、拟肉豆蔻、交趾缅茄、巴里黄檀、蒲葵以及多种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在同等立地条件下所进行的灰木莲与木兰科树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灰木莲比[[火力楠]]、[[观光木]]、[[木莲]]、[[海南木莲]]生长快,与山白兰、香梓楠不相上下。 ==形态特征== 灰木莲是[[常绿乔木]],[[树冠伞形美观]],花大清香,[[似白玉兰花]],花期长。灰木莲树高30多米,胸径50~70cm 树干通直,圆满。树形整齐美观,树冠广卵形,枝叶茂盛,2~3月开花,9~10月种子成熟,果实由浅绿色变为黄绿色,稍微裂,即可采种,出种率23%,种子千粒重40~50g,发芽率70%~80%。其干形通直,树姿优美,[[花果华丽]],极具观赏价值。<ref>[https://www.qianqianhua.com/huimulian.html 灰木莲],千千花卉网</ref> ==生长分布== 灰木莲幼龄时稍耐荫,中龄后偏荫,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沙壤土至轻黏土生长良好]],在土壤干旱、瘠薄立地生长较差,忌积水地。适生于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年积温6 000℃~8 000℃,绝对低温-2℃,年降雨量1 200~2 700mm 的地方。灰木莲具有早期速生的特性,10年生以前高生长较快,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1.0~1.5m;且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更新采伐每一伐桩可长萌条3~5 条不等。 灰木莲育苗主要为种子繁殖,因其种子不易保存,所以,[[最好能随采随播]]。播种前,将处理好的种子用0.2%~0.5% 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溶液浸种半小时,捞出沥干后播于沙床内进行催芽。待种子发芽,幼苗长出沙面,子叶完全展开且转绿时,将芽苗移植到装配好营养基质的育苗袋内,按照常规容器苗培育措施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苗木高度达到25cm以上,可出圃造林。灰木莲具有移植容易成活且移栽恢复快的优点,是非常适于移植的优良树种。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于2004 年对胸径8cm 左右的灰木莲大苗进行截干移植试验,移植株数200 株,移植成活率达到95%,移植两年,已枝繁叶茂,曾被截除的树冠已基本得到恢复。 灰木莲原产越南及印度尼西亚,适生于南亚热带。 ==繁殖培育== '''栽培技术''' (一)[[采种]] 选择13至15年生的优良植株作采种母树。9至10月果熟时,由浅绿变黄绿色,蓇荚微裂,即可采种。果采回后摊放通风处阴干,待蓇荚开裂时,轻敲出种子,用细沙搓去假种皮,洗净,混湿润细沙贮藏备用。出种率23%,种子千粒重40至50g,发芽率70%至80%。 (二)[[育苗]] 最好是随采随播种,也可在早春2~3月播种。作畦撒播,覆土厚1至1.5cm,并加盖一层稻草保湿。播种后20天种子开始发芽出土。幼苗出土后约1个月左右长出真叶,待幼苗高4至5cm,可移人容器培育,苗期要加强管理,做好除草淋水施肥工作。苗高30cm以上,雨量渐多的5至6月出圃造林。 (三)[[造林]] 灰木莲喜温喜湿喜肥,造林地宜选择在北回归线以南丘陵山地,土层疏松深厚、肥沃湿润的山坡中下部酸性土壤。先清山后穴垦,挖植穴50cm×50cm×35cm,株行距3m×2.5m,造林密度1 500株/hm2,雨后阴天定植。除纯林栽培外,还可营造混交林,但要严格控制阔叶树的比例。灰木莲与尖叶杜英、黄桐、木荷、马占相思等混交,混交比例为1:3或1:4,即灰木莲占20%至25%,其它树种占75%至80%,可采用行带混交或均匀错开,照顾均匀,株行距2至2.5m。 '''幼林抚育''' 灰木莲早期速生,植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及施肥工作。头3年,每年4至5月和9至10月进行2次铲草松土,春夏季结合抚育每株施复合肥l00g,以后每年铲草或割草1次,直至郁闭成林。到6至7年生,林木开始分化,此时应协调种间关系,合理间伐,促进林分增长,以利培育中、大径材。<ref>[https://www.qianqianhua.com/huimulian.html 灰木莲],千千花卉网,2017-10-4引用</ref> ==病虫防治== 灰木莲病虫害不多,主要虫害苗期有蝼蛄、大蟋蟀咬食幼苗。幼苗易发生根腐病。 '''蝼蛄防治方法''': (1)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减少蝼蛄的产卵]]。 (2)[[灯光诱杀成虫]]:特别在闷热天气、雨前的夜晚更有效。可在19:00-22:00时点灯诱杀。 (3)[[鲜马粪或鲜草诱杀]]:在苗床的步道上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土坑,将马粪、鲜草放入坑内,次日清晨捕杀,或施药毒杀。 (4)[[毒饵诱杀]]:用40.7%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拌入50kg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 (5)[[灌药毒杀]]:在受害植株根际或苗床浇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大蟋蟀防治方法''' 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热带作物和农作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有时也为害植物的根部。受害橡胶幼苗整株枯死;受害成苗被咬去顶芽,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人工捕杀;阻隔法。②[[化学防治]]。将切碎的甘薯或炒香的米糠按100:1加90%敌百虫做成毒饵诱杀。 ==价值== [[园林用途]] 绿化、美化、净化:灰木莲四季常绿,枝繁叶茂,生长快,适应性较强;干形通直,树形优美,花多且花期长,花大而洁白,并能散发清香,是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此外,灰木莲还具有较强的杀菌保健能力。因此,适于在城镇市区街道、公园、庭院、路旁、草坪等地种植,在城市主干道作行道树效果甚佳。 [[木材用途]] 灰木莲木材纹理细致,易加工,切面光滑美丽,容易干燥,可供建筑、家具和胶合板等用。<ref>[http://www.huamu.cn/pinzhong/detail-985.html 灰木莲],全球花木网,2017-10-4引用</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灰木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