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51.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灰头麦鸡 的原始碼
←
灰头麦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灰头麦鸡'''(学名:Vanellus cinereus)是鸻科、麦鸡属下的中型水鸟。中型水边鸟类,头、颈、胸灰色。下胸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茶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黑色端斑。嘴黄色,先端黑色,脚较细长,亦为黄色。飞翔时除翼尖和尾端黑色外,翅下和从胸至尾全为白色,翅上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白分明。 [[File:灰头麦鸡.jpg|缩略图|[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856233037,3711747092&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B%D2%CD%B7%C2%F3%BC%A6&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百度图片]]] 灰头麦鸡活动于近水的开阔地带,飞行速度较慢,以[[蚯蚓]]、昆虫、螺类等为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南半岛,[[太平洋]]诸岛屿。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以及江苏、[[福建]]一带,越冬于广东和云南等地。保护等级为低危。 ==分布范围== 俄罗斯、孟加拉、柬埔寨、印度、韩国、老挝、蒙古、缅甸、尼泊尔、菲律宾、越南。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524168/4c12kVm8t0WwTtGY1amLO5YnpznrhBXYJh0kHlgYRulMwEiR8XvmPpooX2Zi7sXaCrqxLpye22Cikfvdub_fmQVXmUfH8tgqcmsLFv4YP76IQg Vanellus cinereus]</ref> 中国则繁殖于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松花江、吉林白城、四平、长春和吉林等中西部地区,也见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北部地区,偶见在南京地区繁殖;部分越冬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香港;迁徙经过辽宁西南部、河北、山东至长江中下游、云南、贵州、四川、香港和台湾。 ==栖息环境== 灰头麦鸡栖息于平原草地、沼泽、湖畔、河边、水塘以及农田地带,有时也出现在低山丘陵地区溪流两岸的水稻和湿地上。 ==形态特征== [[File:灰头麦鸡2.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28951228,2783993874&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B%D2%CD%B7%C2%F3%BC%A6&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百度图片]]] 夏羽头、颈、胸灰色,后颈缀有褐色,多呈淡灰褐色。背、两肩、腰、两翅小覆羽和三级飞羽淡褐色,具金属光泽,腰部两侧、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除最外侧一对尾羽全为白色,最外侧第二对尾羽具黑色羽端外,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和窄狭的白色端缘,尤以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次端斑最为宽阔。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内嘲具白色羽缘,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白色。胸灰褐色,其下紧连一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颈多褐色,颏、喉白色,黑色胸带部分不清晰。 幼鸟头、颈和胸褐色,喉白色,无黑色胸带。 虹膜红色,嘴黄色,尖端黑色,眼前肉垂和脚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鸟247-280克,雌鸟236-413克;体长:雄鸟320-350毫米,雌鸟338-360毫米。 ==生活习性== 灰头麦鸡多成双或结小群活动于开阔的沼泽、水田、耕地、草地、河畔或山中池塘畔,迁飞时常10余只结群。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至数百只的大群。 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地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有时亦栖息于水边或草地上,当人接近时,伸颈注视,发现有危险则立即起飞。有时还和风头麦鸡一起活动。 主要啄食甲虫、蝗虫、蚱蜢、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也吃水蛭、螺、蚯蚓、软体动物和植物叶及种子。 ==繁殖方式== 灰头麦鸡的繁殖期是5-7月。一雄一雌制,成对营巢于苇塘和湖泊等水域附近草地上,也在田野和沼泽边的干地或盐碱地上营巢。通常置巢于开阔的裸地上,巢甚简陋,仅为一浅的凹坑,内无任何铺垫,或仅垫以苔草草茎和草叶。巢呈盘状,巢的大小为外径18-20厘米,内径10-15厘米,深1-4厘米。每窝产卵4枚,卵为梨形或尖卵圆形,米灰色或黄绿色或土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2-34.2毫米×41-46.2毫米,重22-24克。卵在窝中常成尖端在内,钝端在外,尖端对尖端的十字形排列。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27-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即能行走。 ==保护现状== [[File:灰头麦鸡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5661676229&di=4ed222780b008c63db2593fb9a3a0333&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203%2F24%2Fc9%2F11024306_11024306_1332603131968_m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B%D2%CD%B7%C2%F3%BC%A6&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百度图片]]]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524168/b7e46Ws7ArBZ7YQI7q1H3FcdpdnWlAuDx3CiJd941_9UMeyWftw01z_HK1nAnTdW8JfEKim777mulirp2EZ5IG3wxHPwqpDwflnchYhzcNdW7cCdQjGUqJUOIS5dZw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524168/4c12kVm8t0WwTtGY1amLO5YnpznrhBXYJh0kHlgYRulMwEiR8XvmPpooX2Zi7sXaCrqxLpye22Cikfvdub_fmQVXmUfH8tgqcmsLFv4YP76IQg Vanellus cinereus]</ref> ===种群现状=== 灰头麦鸡种群状态与保护数量较少,不常见,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应注意保护。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灰头麦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