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84.5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火箭炮 的原始碼
←
火箭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火箭炮'''<br><img src="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1727/d172791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415/680826.htm 圖片來自ettoday]</small> |} '''火箭砲'''或稱'''噴進砲'''是[[炮兵]]裝備的用[[火箭]]推进[[炸弹]]([[战斗部]])进行爆破打击的[[远射武器]]<ref>[https://www.sohu.com/a/330980501_612632 远射武器],搜狐</ref> ,通常专指没有[[导弹制导|制导能力]]、完全依赖[[弹道]]飞行的火箭类飞弹。单兵可以携带操作的轻型火箭炮通常称为[[火箭彈]]。由於火箭彈由自己攜帶的燃料通過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飛行,該裝置無須考慮像身管式火炮那樣承擔如巨大的後坐力等問題,故該裝置較簡單。並且能以大口徑多發聯裝的方式提高發射速度和火力。 主要配用殺傷爆破火箭彈以壓制、殺傷有生目標和其他弱防護目標。由於火箭彈的口徑比較大,發射時彈丸所受的加速度和撞擊力較小,也可以發射特種火箭彈(如掃雷火箭、佈雷火箭、照明火箭等)。相比於身管式火炮,火箭炮的火力密集度比較高。缺點是再裝填速度慢、射擊精度不如身管式火炮。但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部分發達國家的軍隊已經裝備了帶有自動再裝填設備的火箭彈運輸/裝填兩用車輛,協同火箭炮一起作戰;同時為火箭彈裝備各種各樣的制導裝置来提高精度,有些專業程度已經類似飛彈。 == 多管火箭發射器 == 多管火箭發射器是一種多發射管無制導的多管火箭發射器,與多管火箭發射器類似,精度及裝填速度低,但可在短時間發射大量爆炸性的火箭以命中大範圍目標。 == 历史 == 早在1621年,當時[[明朝]]的《[[武備志]]》就記載了以[[黑火藥]]為能源的火箭彈和其發射裝置百虎齊奔箭和群鷹逐兔箭在明朝軍隊中的使用情況。可以算的上是火箭炮在軍事應用的最早記載。 1930年代,納粹德國發明[[六膛火箭發射器]],比起導軌火箭發射器,六膛火箭發射器利用膛線增加了準確度,破壞力及火力更強。 1939年,[[苏联]][[苏联红军|紅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正式裝備火箭發射器的軍隊。型號是BM13,也就是[[卡秋莎火箭炮|卡秋莎]]。目前號稱火力最強的是俄國製的[[BM-30|BM-30龙卷风多管火箭發射器]],最大射程可達到70[[公里]],傷害面積大約67.2萬[[平方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火箭炮
」頁面